年后开春,展清衍和丞知予工作室筹备的首部自制剧《时光里的我们》正式启动,这部剧聚焦老电影修复师的故事,既是他们对“光影艺术”的致敬,也是两人首次尝试幕后创作——展清衍担任艺术总监,丞知予则负责剧本统筹,还特意邀请了当年带他们入行的白清清担任总导演。
开机仪式当天,白清清看着站在台前的两人,笑着调侃:“当年拍《风月》时,一个紧张到忘词,一个总偷偷给人塞糖,现在都能独当一面做幕后了,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台下传来阵阵笑声,丞知予脸颊微红,展清衍却自然地揽住他的肩膀:“还是要谢谢白导当年的包容,现在我们也想把这份耐心传递给新人,让更多人看到好故事的力量。”
拍摄期间,两人的分工既有默契又有互补。展清衍对画面质感要求极高,常常在片场和摄影师反复调整灯光角度;丞知予则更关注人物情感,会和演员一起打磨台词细节,偶尔还会想起自己刚拍戏时的样子,轻声鼓励新人:“不用怕犯错,把真实的情绪放进去就好。”
有一场老电影修复完成的戏份,需要演员表现出“跨越时光的感动”,年轻演员始终找不到状态,急得眼眶发红。丞知予想起当年拍《风月》淋雨戏时,展清衍教他“把委屈藏在眼神里”,便拉着演员坐在监视器前,轻声说:“你想想,如果你花了三个月修复一部爷爷生前最喜欢的电影,当画面清晰的那一刻,你心里会想什么?是遗憾,还是庆幸?”
演员愣了愣,眼里渐渐泛起泪光。展清衍适时调整灯光,将暖光打在演员脸上,镜头捕捉到的瞬间,满是细腻的情绪。拍摄结束后,年轻演员鞠躬道谢:“谢谢丞老师,我好像懂了。”
丞知予笑着点头,转头却看到展清衍正用手机拍他,眼里满是笑意:“刚才教人的样子,像个小老师。”
“还不是跟你学的。”丞知予戳了戳他的胳膊,耳尖泛红,“当年你教我拍戏的时候,比我有耐心多了。”
剧组的日子忙碌却充实,每天收工后,两人会在片场附近的小面馆吃一碗热汤面。老板是他们的老粉丝,每次都会多放一勺丞知予喜欢的酸豆角,笑着说:“两位老师辛苦啦,多吃点,明天才有精神拍戏!”
《时光里的我们》杀青那天,剧组举办了简单的庆祝宴。白清清举起酒杯:“这部剧能顺利拍完,多亏了清衍和知予的用心,你们不仅是好演员,更是好搭档、好伙伴。”
宴后,两人并肩走在夜色里,展清衍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对银色袖扣,上面刻着电影胶片的图案:“给你的,以后开策划会的时候戴,配西装好看。”
丞知予接过袖扣,指尖轻轻摩挲着纹路:“你怎么知道我想要这个?”
“上次你在古董店看了好久胶片造型的饰品,我就记下来了。”展清衍握住他的手,“等剧播出的时候,我们一起去看老电影展,好不好?”
“好。”丞知予点头,心里满是暖意。
《时光里的我们》播出后,凭借细腻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收获了口碑与收视双丰收,还入围了国内顶级电视剧奖项。颁奖典礼上,两人作为出品人上台领奖,展清衍看着台下的丞知予,眼里满是温柔:“这部剧的每一个镜头,都藏着我们对光影的热爱,更藏着我对知予的感谢。是他让我明白,好的故事不仅需要匠心,更需要真心。”
丞知予接过话筒,声音带着点哽咽:“谢谢清衍,一直陪我从台前走到幕后。未来,我们还想拍更多关于‘传承’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平凡人身上的光芒。”
台下的粉丝举着“清丞并肩,光影永续”的灯牌,欢呼声此起彼伏。典礼结束后,当年举兔子灯牌的粉丝再次来到后台,这次她带着女儿,手里拿着一幅画——画里是展清衍和丞知予站在片场,身边围着一群年轻演员,背景是漫天星光。
“我女儿说,以后也要当像你们一样的人,拍温暖的故事。”粉丝笑着说。
丞知予蹲下身,摸了摸小女孩的头:“那你要加油哦,以后我们在片场等你。”
回家的路上,车窗外的夜景很美,丞知予靠在展清衍的肩膀上,轻声说:“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一起看电影吗?在电影院里,你偷偷牵我的手,我紧张得手心全是汗。”
展清衍笑了,握住他的手:“怎么不记得?现在我们不仅能一起看电影,还能一起做电影,真好。”
车缓缓驶过熟悉的街道,路过他们当年约会的餐厅,路过第一次合作的片场,路灯的暖光洒在两人身上,像岁月温柔的拥抱。他们知道,未来还有很多故事要写,还有很多风景要看,但只要彼此相伴,就能在光影流转中,把每一段岁月都过成温暖的模样,让“清丞”的故事,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