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萌学园:光与影的交织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乌克娜娜  焰王     

损友之道与众人的无奈

萌学园:光与影的交织

斯坦家族的诅咒解除,谜亚星和诺蓓儿兄妹相认,萌学园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氛。诺蓓儿虽然依旧性格高傲,但眉宇间那层挥之不去的阴郁和痛苦已然消散,整个人变得明亮了许多。她不再刻意躲避谜亚星,反而经常“管教”起这个看起来不太靠谱的哥哥。

而与此同时,她和艾格尼丝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让众人哭笑不得的阶段——从“互掐”升级为了“互损”。

没有了诅咒的压力和需要严守的秘密,诺蓓儿的毒舌功力似乎完全解放了,而艾格尼丝那理性的反驳也毫不逊色。她们不再像以前那样为正事争吵,而是将这种“交锋”融入到了日常的方方面面。

食堂里,艾格尼丝正优雅地吃着午餐,餐盘里的食物摆放得整整齐齐,营养均衡。

诺蓓儿端着餐盘经过,瞥了一眼,冷哼一声:“吃个饭都像在做化学实验,精确到克?难怪性格这么刻板无趣。”

艾格尼丝头也不抬,冷静回击:“总比某些人靠着预知‘作弊’,连盐和糖都分不清,差点炸了厨房要强。”——这是指前几天诺蓓儿想帮忙却因为依赖预知忽略了基本常识,差点引发小事故的事情。

诺蓓儿脸一红,梗着脖子:“那是一次意外!而且我预知到会炸了,所以提前躲开了!” 艾格尼丝:“哦?预知到却无法阻止,这就是你能力的局限性?” 诺蓓儿:“比你这种连下一秒会发生什么都算不出来的‘严谨’强!” ……

周围的同学默默吃饭,假装没听见。

魔法练习场上,诺蓓儿尝试一个新的预知类魔法,试图更清晰地捕捉未来片段,却因为控制不当,能量反噬,把自己弄得有些狼狈,头发都炸起来几根。

艾格尼丝刚好练习完收工,看到她的样子,淡淡地说:“预知未来却无法掌控现在?斯坦小姐的理论和实践似乎存在巨大鸿沟。”

诺蓓儿一边手忙脚乱地整理头发,一边反击:“哼,至少我能看到未来!不像某些人,只会对着过去的数据发呆,眼界局限得像井底之蛙!”

艾格尼丝:“井底之蛙也能通过精确测量井口的尺寸推算出天空的大小。而某些人虽然能看到天空,却连自己脚下的井口都看不清。” 诺蓓儿:“你!” ……

路过的焰王挠挠头,对欧趴说:“她们俩关系到底好不好啊?我怎么看不懂?”欧趴无奈地笑笑。

甚至在上课时,两人也能“损”起来。

维多利亚老师表扬艾格尼丝的论文逻辑严密。 诺蓓儿会在下面小声嘀咕(但保证周围人能听到):“可惜缺乏一点想象力和前瞻性,全是过时的数据堆砌。” 艾格尼丝立刻回应:“总比某些只有想象力,缺乏事实依据的‘空中楼阁’要稳固。”

老师夸奖诺蓓儿的预知能力在危机预警中作用突出。 艾格尼丝则会平静地补充:“但如果能结合理性分析,或许能避免百分之七十的‘不必要的预警’和随之而来的混乱。” 诺蓓儿:“混乱源于无知和反应迟钝,与预警本身无关。” ……

谜亚星这个做哥哥的经常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试图打圆场,结果往往是同时被妹妹和艾格尼丝怼: “哥/谜亚星,你闭嘴!” 谜亚星:“……” (内心OS: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乌克娜娜和乌拉拉常常看得目瞪口呆。 乌克娜娜:“她们这样……真的不会打起来吗?” 乌拉拉:“我觉得好像很好玩耶!像说相声!”

柳江韵则非常欣赏这种场面,经常煽风点火: “小雷霆,上!用你的雷劈了她的预知水晶!” “小预知,快预言她下次实验失败的时间!” 茱莉叶通常只是淡淡地瞥一眼闹腾的众人,继续看她的书,仿佛周围的“互损”只是背景白噪音。

叶栎轩依旧冷漠,但如果“互损”升级到可能涉及肢体冲突(比如诺蓓儿气得想用书本丢艾格尼丝,或者艾格尼丝冷静地拿起魔法道具准备“理论验证”),他会用一个冰冷的眼神或者一道无形的能量屏障将两人隔开,然后用看笨蛋的眼神看着她们。

然而,就是这样的“互损”二人组,在真正面对正事或危机时,却又能瞬间切换模式,配合得无比默契。

一次实战演练,需要同时处理多起模拟危机。 诺蓓儿迅速报出危机爆发点和时间顺序:“东区三秒后能量泄漏,北区五秒后幻象失控,西区八秒后有模拟敌袭!” 艾格尼丝立刻根据她的预警,精准分配人手和资源,制定最优处理方案:“欧趴带人去东区遏制泄漏,谜亚星去北区破解幻象核心,焰王和我去西区拦截!诺蓓儿监控全局,提供变化预警!” 两人一个预知,一个调度,天衣无缝,以最快速度解决了所有问题。

结束后,两人对视一眼。 诺蓓儿:“哼,调度得还算及时。” 艾格尼丝:“预警精度比上次提高了百分之五,值得鼓励。” 然后同时别开脸,仿佛刚才的默契不存在。

众人:“……” (哭笑不得.jpg)

大家都明白了,这就是艾格尼丝和诺蓓儿独特的相处方式。她们是损友,是竞争对手,但也是彼此认可、关键时刻最可靠的伙伴。她们的“互损”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份惺惺相惜。

萌学园的日常,就在这对“理性”与“预知”的持续互损中,热闹而平稳地继续着。

上一章 月华破咒与兄妹重逢 萌学园:光与影的交织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月光下的理性与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