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儿的招供,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僵持的局面,但也让东宫的气氛更加凝重。皇后既然已经不惜动用埋藏的钉子来监视福来来,说明她对“旧事重提”的忌惮已到了相当程度。
就在福来来和太子白雪商讨下一步该如何利用翠儿的口供,以及如何应对皇后可能的反扑时,大皇子白擎那边,终于传来了新的消息。
这次,他不再是“偶遇”点菜,而是派了一名绝对心腹,趁着夜色,将一个小小的、密封的铜管直接交到了太子白雪手中。
铜管里没有信笺,只有一小卷薄如蝉翼的丝绢,上面用极细的墨笔,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药材名称、用量片段和日期。这显然是从某个更大篇幅的记录上小心翼翼誊抄下来的关键部分。
随铜管而来的,还有心腹一句低语:“殿下说,此物来自李太医失踪前秘密存放的一处私宅。宅子已被清理过,只找到这点残片,与……废太子府旧案可能有关。”
白雪立刻将福来来召至书房,两人在灯下仔细研读那丝绢上的内容。
上面的字迹潦草而古旧,确实是多年前的笔迹。记录的多是些安神、定惊的方子,但其中几处,却显得格外突兀:
“……钰美人惊悸失眠,脉象浮滑,疑为心火亢盛,肝气郁结。拟方:朱砂二分,黄连一钱……另,皇后赐‘宁神香’辅助,嘱其日夜燃用……”
“……复诊,钰美人症候未见好转,反添烦躁多语,脉象更显紊乱。香仍用否?答曰:娘娘厚恩,不敢稍怠……”
“……钰美人言语颠倒,行为渐失常态!其脉竟有中毒之象!细查饮食无误,唯‘宁神香’……吾疑!然……不敢言……”
丝绢的记录到此戛然而止,最后几个字墨迹深重,充满了惊惧和犹豫。
书房内,死一般的寂静。
福来来捧着那轻飘飘的丝绢,双手却抑制不住地颤抖,浑身血液仿佛瞬间冻结!
这残片,分明是李太医当年为姑妈曲钰诊病的记录碎片!
上面清晰地显示,姑妈最初只是普通的“惊悸失眠”,而皇后恰在此时“厚赐”宁神香!姑妈遵嘱日夜使用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急速恶化,出现了明显的中毒症状!连李太医都怀疑到了那香上,却因恐惧而“不敢言”!
这与姑妈日记中的记载完全吻合!皇后赏香是假,利用香中暗藏的毒物,一步步将姑妈逼疯才是真!
而李太医,他是知情人!他或许没有直接参与下毒,但他诊出了中毒之象,却因畏惧皇后权势而选择了沉默!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姑妈日记缺失的关键部分会指向他——姑妈很可能在疯癫前,也曾隐隐察觉到太医的异常,或者,李太医内心饱受煎熬,曾留下过更直接的证据!
“果然……果然是她!”福来来声音哽咽,眼泪夺眶而出,是愤怒,是悲伤,更是为姑妈感到的无尽冤屈,“用这么阴毒的手段……就因为我姑妈撞破了她的秘密!”
白雪的脸色也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虽早已猜到与皇后有关,但亲眼看到这来自太医的、近乎铁证的记录碎片,心中依旧翻涌起惊涛骇浪。残害妃嫔,构陷毒杀,这已不仅是后宫阴私,更是触犯国法的大罪!
“李太医的失踪,现在完全可以确定了。”白雪的声音带着冰冷的杀意,“皇后这是在进行最后的清理!她怕李太医手中还有更直接的证据,或者怕我们找到李太医,问出当年的实情!”
他看向福来来,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决绝:“这丝绢残片,加上翠儿的口供,虽仍不足以在明面上扳倒皇后,但已是强有力的佐证。至少在我们东宫内部,皇后的罪行,已然确凿!”
福来来擦去眼泪,目光变得坚定起来:“殿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李太医生死未卜,姑妈日记最关键的部分缺失,皇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我们还不知道。”
白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急。皇后现在必定如同惊弓之鸟,我们越是接近核心,她反扑的手段就会越疯狂。现在我们有了一些筹码,更需要谨慎布局。”
他沉吟片刻,道:“当务之急,是继续追查李太医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其次,要想办法找到那缺失的日记残页,或者,从其他可能知情的旧人那里打开缺口。皇后经营多年,不可能所有痕迹都抹得干干净净。”
福来来点了点头。她知道,接下来的路将更加危险,但有了这确凿的证据,她的心中反而燃起了更旺盛的斗志。
姑妈的冤魂,仿佛就在这沉沉的夜色中凝视着她,等待着沉冤得雪的那一天。
皇宫求生指南第一百五十六条:尘封的医案往往是揭开真相最有力的铁锤!第一百五十七条:来自敌方阵营内部的碎片化证据,拼凑起来可能就是完整的犯罪链条!第一百五十八条:当证据开始指向最高处时,每一步都必须如履薄冰!第一百五十九条:盟友送来的关键线索,往往意味着决战临近的号角!第一百六十条:冤屈的重量,会化作复仇者最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