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日消纵即逝。
别墅内,青徽正琢磨着如何优化“小迷踪阵”的布置方案,以节省她可怜的能量点。忽然,系统提示音毫无预兆地响起。
【叮!检测到强烈时空执念波动,符合接入标准。目标时空:大明。目标人物:朱元璋,朱棣。即将同时召唤。请宿主做好准备。】
“等等?同时?还是朱元璋和朱棣?!”青徽一愣,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这两位的关系在历史上可是出了名的“父慈子孝”(反向版),系统这是嫌她这里不够乱吗?
不等她吐槽完毕,客厅中央,两道比以往似乎更粗壮几分的黑色裂缝猛地撕开!
光芒乍现,两位身着明黄龙袍、气质却截然不同的皇帝几乎同时迈出。
左边一位,面容沧桑,皱纹深刻如刀刻,眼神锐利如鹰隼,带着一股草莽崛起的悍厉之气和久居上位的压迫感,正是明太祖朱元璋。
右边一位,身材略显魁梧,面容刚毅,眉宇间既有帝王的威严,又带着几分征伐沙场的英武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正是明成祖朱棣。
两人落地瞬间,都是猛地一个踉跄,显然这次的跨界传送让他们极为不适。他们警惕地环顾四周,目光瞬间锁定在场中唯一的活人——青徽身上。
“妖人!此乃何处?!”朱元璋反应极快,声若洪钟,带着浓重的淮西口音,手下意识就往腰间摸去(可惜没配剑),“尔使何妖法掳朕与……老四?!”他这时才注意到身旁的身穿龙袍朱棣,瞳孔骤然收缩,惊疑不定。
朱棣也是骇然失色,看着身旁本该早已故去的父皇,又看看这光怪陆离的环境,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父……父皇?!您……您怎会在此?你不是已经……仙逝……而此地是……”
“朕还想问你呢!”朱元璋厉声打断他,眼神狐疑地在眼前的朱棣和青徽之间来回扫视,“莫非是你这逆子勾结妖人,设局害朕?登堂称帝……!”
眼看开局就要陷入父子相疑、剑拔弩张的境地,青徽不得不再次出面控场。
“二位陛下,稍安勿躁。”她清冷开口,带着一丝灵力,抚平两人躁动的情绪,“此地非是妖窟,本尊亦非妖人。此乃一方奇异世界,名青徽,引二位前来,乃是为解一段因果,予二位一场机缘。”
“机缘?”朱元璋冷笑一声,眼神依旧警惕,“朕看是陷阱!老四,你说!是不是你搞的鬼?你怎么穿龙袍?我的孙儿允炆去哪里?”他对朱棣的猜忌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
朱棣一脸冤枉加懵逼:“父皇!儿臣岂敢!儿臣方才还在宫中批阅奏章,转眼便至此地,实不知情啊!……而允炆他……他”
青徽叹了口气,知道不拿出点“干货”是镇不住这位疑心病极重的洪武大帝了。她直接让系统调出了大明历史的概要,准备快进到“剧透”环节。
“洪武陛下,无需猜疑。朕引你们来,只因你们大明王朝,后世出了不少‘意难平’之事。譬如……”青徽故意顿了顿,看向朱元璋,“您苦心孤诣设计的宗室供养、废除丞相、锦衣卫监察……可曾想过,后世子孙如何?”
朱元璋眉头紧锁:“朕之法度,自是為保朱家江山万世永固!”
“万世?”青徽轻轻摇头,开始投放历史影像(文字摘要配合一些悲情画面),“您可知,您驾崩后,您指定的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
朱元璋脸色稍霁,微微点头,这是他安排的继承人。
但青徽话锋一转:“建文即位,锐意削藩,逼死湘王,囚禁代齐诸王……最终,逼得燕王朱棣……”她目光扫向一旁已经开始冒冷汗的朱棣,“以‘清君侧’之名,起兵南下,历经四年血战,攻入南京城。建文帝下落不明,或说自焚宫中,或说逃亡海外……”
“什么?!!”朱元璋如遭雷击,猛地瞪向朱棣,目眦欲裂,“逆子!你竟敢造反?!篡你侄儿的位?!!”他气得浑身发抖,下意识就想找东西抽朱棣。
朱棣脸色煞白,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父皇!儿臣……儿臣……”他百口莫辩,因为青徽说的,正是他心底最深处的野望和……未来?!
青徽没给两人消化的时间,继续投放:“朱棣即位,是为明成祖。迁都北京,五征蒙古,七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开创永乐盛世。然,其皇位得来不正,终身背负篡逆之名,且……”
影像再变:“然大明国祚,传至崇祯皇帝朱由检,内忧外患,天灾人祸不断。最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帝自缢于煤山。随后关外女真崛起,入主中原……”
画面中显现出明末饥荒、战乱、崇祯自缢的悲惨景象,以及最后清军入关的场景。
“大明朝……亡了?!”朱元璋踉跄一步,捂住胸口,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绝望和痛苦,“咱的大明……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就这么没了?!亡于流寇,亡于东虏?!!”
朱棣也是如遭重击,跪在地上,呆呆地看着那些画面。他夺了侄儿的江山,开创了盛世,本以为功业彪炳,谁知后世子孙竟如此不肖,最终落得如此凄惨下场?!
巨大的悲痛和愤怒瞬间淹没了朱元璋,他猛地转头,血红的眼睛死死盯住跪在地上的朱棣,所有的怒火找到了宣泄口:“都是你这逆子!都是你开的坏头!篡位!逆贼!若不是你坏了规矩,后世子孙怎会有样学样?朝纲怎会败坏?!咱……咱打死你这孽子!!”
说着,他竟真的如同乡间老农般,抄起旁边沙发上的一个抱枕(幸好没找到更硬的东西),没头没脑地就朝着朱棣打去!
“父皇!父皇息怒!儿臣……儿臣也不知会如此啊!”朱棣不敢还手,只能抱着头狼狈躲闪。一个洪武大帝,一个永乐皇帝,就在这现代别墅的客厅里,上演了一场父追子打的全武行,场面一度极其混乱和……滑稽。
青徽看着这鸡飞狗跳的一幕,无奈地扶住额头。她就知道会这样……
“够了!”她再次释放灵压,强行将两人分开,“打有什么用?能改变既定的历史吗?”
朱元璋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老泪纵横:“咱的江山……咱的标儿(朱标)……都没了啊……”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杀伐果断的帝王,更像一个失去一切心血的可怜老人。
朱棣也跪在地上,面色惨然,心中五味杂陈。
“仙师!”朱元璋猛地抓住青徽的衣袖,如同抓住最后一根稻草,语气近乎哀求,“仙师您既能知过去未来,定有通天之能!求仙师救救大明!改变这结局!无论要咱付出什么代价,咱都答应!”
朱棣也抬起头,眼中充满希冀:“求仙师慈悲!”
青徽看着这两位痛哭流涕、哀求不止的帝王,心中叹了口气。她缓缓摇头:“天道有常,历史轨迹自有其沉重惯性,岂是旁人所能轻易更改?即便本尊有几分能耐,亦无法直接插手干预,否则必遭天谴反噬。”
两人闻言,脸上瞬间血色尽褪,绝望弥漫。
“但是,”青徽话锋一转,开始熟练地画饼,“历史虽难直接更改,未来却可由人创造。尔等既已知晓后世灾祸,便可未雨绸缪,从根源上设法避免。”
“如何避免?”朱元璋急声问道。
“根源,在于尔等自身。”青徽指向他们,“国力衰微,源于君主昏聩或体弱多病,难以长久地励精图治;朝纲混乱,源于继承制度缺陷与人心涣散;天灾人祸,源于应对失策、国库空虚。”
“若尔等能强健体魄,延年益寿,保持清醒头脑以长久执政,细心选拔培养继承人;若能引入高产仙粮,富国强兵,以应对灾荒;若能开阔眼界,知晓世界之大,而非固步自封……或许,便能一点点扭转那既定的命运。”
朱元璋和朱棣听得眼神渐渐亮了起来。
“强健体魄?延年益寿?”朱元璋喃喃道,他想起了那些求长生而不得的往事。
“仙师之意是……修行仙法?”朱棣反应更快些。
“然也。”青徽颔首,“朕可引尔等踏入修行之门,强身健体,增益智慧。亦可提供些许此界高产之作物与知识。但最终能否逆天改命,护住你朱家江山,还需看尔等自身的选择与努力。”
她将选择权抛回给了他们自己。
朱元璋与朱棣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决心。知晓了那般惨淡的未来,他们别无选择!
“咱练!”朱元璋咬牙道,抹了一把脸,“请仙师教咱!只要能保住大明,让咱干啥都行!”
“儿臣亦愿潜心修行,请仙师指点!”朱棣重重叩首。
“很好。”青徽满意地点点头,又拿出了她那套熟悉的“教具”——蒲团和基础炼气诀(广播体操版)。
“既然如此,便从最基础的炼气法门开始吧。此乃……”她刚想介绍。
朱元璋已经一屁股坐在蒲团上,急切地打断:“仙师!咱该怎么做?这仙法可能让咱立刻回去宰了那几个蛊惑允炆削藩的奸臣?!”
朱棣:“……”(冷汗直流)
青徽:“……陛下,修行首重心平气和。我们先从……伸展运动开始。”
看着这两位新学生开始笨拙地学习“仙法”,青徽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别墅里更加鸡飞狗跳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