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救命!我教的皇帝们画风不对!
本书标签: 古代  架空历史  玄幻仙侠   

第59章盛唐天子至,长恨歌动人

救命!我教的皇帝们画风不对!

时光荏苒,在青徽的严格教导(以及各种现代与修仙结合的奇葩训练方式)下,别墅内的皇帝们修为皆是精进不少。

嬴政周身剑气愈发凝练,已至筑基期巅峰,寻宝灵猫小白偶尔能为他衔来一些蕴含金系灵气的细微矿粒,助他修行。刘彻的噬灵战猪“刚烈”体型又大了一圈,吞噬灵气的范围更广,虽依旧贪吃,但在刘彻的拳头教育下,已能勉强控制不在别人修炼时捣乱。李世民对神识的运用更为精妙,甚至能短暂屏蔽“知心”鹦鹉的窥探,让那扁毛畜生急得乱叫。赵匡胤的肉身力量恐怖,已能轻松与“大黑”角力而不落下风。朱棣的幻术抗性极大增强,偶尔还能借助“雪睛”的力量制造更逼真的小型幻象,用于实战演练。

这一日,众人刚结束晨练,别墅客厅中央光华一闪,系统又送来了一位新“同学”。

来人约莫中年,面容俊朗,气质风流,身着锦绣龙袍,眉宇间既有帝王威严,又带着一丝文人雅士的洒脱与…一丝难以掩饰的忧郁。他环顾四周,看到一群形貌各异、穿着从秦汉到明朝都有的人,先是震惊,随即强自镇定,拱手道:“朕乃大唐天子李隆基,不知此处是何地?诸位是……?”

又一位唐皇?李世民微微皱眉,打量着这个后世子孙。

青徽简单解释了此地规则与目的。李隆基听得将信将疑,但感受到此地浓郁的灵气(相比他的时代)和眼前这群人明显不凡的气息,尤其是那位自称太宗皇帝的李世民,其身上那股令他心悸的威压做不得假,他不得不接受了这匪夷所思的现实。

互相介绍认识后,免不了又是一番“历史研讨会”。当李隆基了解到安史之乱、马嵬坡兵变、大唐由盛转衰的历程后,脸色煞白,踉跄后退数步,眼中充满了痛苦、难以置信和深深的悔恨。

“是朕…是朕之过…倦怠朝政,宠信奸佞,以致山河破碎,百姓流离……”他喃喃自语,神情颓然。尤其是听到杨贵妃最终香消玉殒于马嵬坡,这位风流天子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无声滑落。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一位帝王当着众人面落泪,本可能引人嗤笑,但李隆基那份真切的悲痛与悔恨,却意外地没有引起嘲讽。

刘邦叹了口气,难得没有说风凉话。曹操眯着眼,似在品味这复杂的人性与命运。朱元璋哼了一声,想骂句“昏君”,但看到他那副样子,话又咽了回去。嬴政沉默不语,不知在想什么。武则天眼神复杂,她对李唐皇室感情微妙,但同为经历过权力与情感纠葛的人,亦有一丝感慨。杨坚眼神迷离,感同身受。

李世民看着这位后世子孙,心情最为复杂。既有对其导致盛世崩塌的怒火,亦有对其此刻悲痛的些许怜悯,最终化作一声长叹:“唉……崛起艰,守成更难。沉迷享乐,疏于治国,便是如此下场。你……好自为之。”

李隆基拭去泪水,向李世民深深一揖:“后世子孙不肖,愧对祖宗基业,必当谨记教训!”

这时,或许是情绪需要宣泄,或许是想要解释什么,李隆基开始讲述他与杨玉环的故事。从最初的惊艳相遇,到志趣相投的恩爱,霓裳羽衣舞的绚烂,长生殿内的盟誓……他的讲述深情而哀婉,那些美好的过往与残酷的结局交织,勾勒出一段传奇帝妃恋的动人与悲情。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低声吟诵着白居易后来为此写的诗句,虽此时白居易尚未出世,但这诗句却完美契合了他此刻的心境。

客厅里一片寂静。就连最闹腾的灵宠们都似乎感受到了这悲伤的氛围,安静了下来。这些千古帝王,或许难以认同李隆基的昏聩,但却或多或少被这极致的情感所触动。权力之巅的孤独,真挚情感的难得,以及命运弄人的无奈,他们各有体会。

就在这沉浸于“长恨歌”氛围中的时刻,一道清嗓子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咳咳!”只见乾隆皇帝不知何时摆好了姿势,手持一柄折扇(系统兑换的文艺装逼款),一脸感慨万千,朗声道:“如此凄美绝伦之情,当有诗记之!朕有感而发,赋诗一首,诸位品鉴!”

众人目光聚焦于他。乾隆深吸一口气,摇头晃脑地吟诵道: “大唐天子多情种,马嵬坡下伤心恸。 美人香消实可叹,早知今日何必宠? 若学朕兮专政事,十全武功岂是梦? 闲来亦可品茗趣,诗画双绝传颂众! 呃…这个…结尾再押个韵…嗯…对了! 长生殿里誓言空,不如朕之御笔浓!”

诗毕,乾隆还自得地扇了扇扇子,期待地看着众人。

静。

死一般的寂静。

刚才那点悲伤氛围被他这“诗”冲得干干净净。

刘邦第一个憋不住:“噗……哈哈哈哈!十全武功?诗画双绝?弘历你小子……哈哈哈,是挺‘十全’的,哈哈哈!”(他刚学了十全老人的梗)

康熙雍正皱眉:“丢脸丢到祖先面前,哎!”

曹操扶额:“辞藻堆砌,意境全无,韵脚生硬……唉,还不如听曹某说梦话。”

朱元璋嗤笑:“咱听不懂那些文绉绉的,但咱知道,要是咱的标儿……哼!”(想到朱标又难过了)

刘彻点评:“直白如水,毫无含蓄之美,比朕的《秋风辞》差远了。”

李世民扶额,不想评价,只觉得有点丢脸(毕竟李隆基算是他家的)。

朱棣小声对赵匡胤说:“这诗……还没俺爹写的皇明祖训好听。”

赵匡胤点头:“俺觉得俺的盘龙棍法口诀都比这押韵。”

【系统心声直播适时响起:

嬴政:(冷漠)“……此诗,污朕之耳。长生大道在前,纠缠小儿女情长,已是不该,此诗更是不知所谓。”

刘彻:(嘲笑)“朕的猪哼唧都比这好听些。”

武则天:(轻视)“男子写诗,要么雄浑,要么深情,如此矫揉造作,附庸风雅,可笑。”

成吉思汗:(面无表情)“听不懂,但觉得软绵绵的,不如马蹄声痛快。”

雍正(面无表情):“玩物丧志!有这功夫不如多批几份奏折!等等…他那时候是不是朕的摊丁入亩……”(思维跑偏)】

杨坚(闭嘴忍笑):“这也是诗?我写的都比他好!”

王莽(捂嘴偷笑):“你继续表演,我给你鼓个哐哐哐”

刘秀(瘪嘴轻笑):“你这脑子不拿去拯救苍生,真是可惜?”

朱元璋(鄙视):“蛮子就是蛮子,挂羊头卖狗肉啥也不会,真是见鬼,真想砍了他!”

朱棣(无语):“你的诗句,我左耳进右耳出,脑子说它不接待,等我……消灭蛮子”

李隆基本来还沉浸在悲伤里,被乾隆这诗一闹,表情也变得十分精彩,哭笑不得。

乾隆脸上的得意僵住了,扇子也不扇了,看着众人爆笑和吐槽,脸一阵红一阵白:“你…你们…此乃真情实感!艺术!艺术你们懂吗?!”

青徽忍笑忍得辛苦,最后无奈道:“弘历,你的‘诗’…很有特色。不过,现在还是先带隆基熟悉一下环境,安排住处吧。”

乾隆:“……嗻。”(备受打击,默默退到角落画圈圈)

李隆基看着这一幕,悲伤虽在,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搞笑插曲冲淡了不少,对着众人再次拱手,心中五味杂陈。这处仙境,这些人,当真是光怪陆离,却又……莫名地有种奇特的活力。

上一章 第58章后山开洞府,灵宠添新居 救命!我教的皇帝们画风不对!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0章丹成盲盒赠诸帝,暂返故土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