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清晨,乡下小院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秦薇薇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锅里的小米粥咕嘟冒泡,香气顺着窗户缝飘出去,引得院角的芦花鸡不停扑腾翅膀。秦凌从井里打了桶凉水,擦了擦院中的石桌,转头喊:“薇薇,奶奶醒了吗?”
“醒啦,正在屋里梳头发呢!”秦薇薇掀开锅盖,用勺子搅了搅粥,“我给奶奶煮了她爱吃的红薯,再蒸个鸡蛋羹,一会儿就能吃了。”
自从上次秦老太提了想在村里住,秦凌真的在茶叶村旁边买了个带院的小房子。翻新后刷了米白色的墙,院子里种上了牡丹和月季,还搭了个葡萄架,正好赶在秋天搬了进来。秦老太每天跟着村里的老人去山上捡板栗、挖野菜,精神头比在城里时还好了不少。
“奶奶,吃饭啦!”秦薇薇端着粥走进屋,看到秦老太正对着镜子发呆,手里攥着一把旧木梳——那是秦爷爷生前用的。她走过去帮老人把头发梳顺,轻声说:“今天天气好,吃完饭我们去山上捡板栗,听说今年的板栗结得特别多。”
秦老太回过神,笑着点头:“好啊,以前你爷爷总带我去捡,说板栗炖鸡最香。”
三人坐在石桌前吃饭时,邻居张大爷扛着锄头路过,笑着喊:“秦凌,今天要不要跟我去山上看看?我那片板栗林,你们随便捡!”
“谢谢张大爷!我们吃完饭就过去!”秦凌笑着应下,又给张大爷递了个刚蒸好的红薯,“您尝尝,薇薇刚蒸的,甜得很。”
张大爷接过红薯,咬了一大口:“好吃!还是你们年轻人会生活,把小院子收拾得这么亮堂。”
吃完早饭,秦凌背着竹篓,秦薇薇推着轮椅(秦老太走累了能歇着),一家三口往山上走。路上遇到不少村民,有的背着竹篓,有的提着篮子,都是去捡板栗的。大家看到秦老太,都热情地打招呼,有人还把刚捡的板栗塞给她:“秦奶奶,这板栗新鲜,您拿回去炖肉吃。”
秦老太笑得合不拢嘴,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谢谢。”
到了张大爷的板栗林,秦凌爬上树晃树枝,金黄的板栗“哗啦啦”往下掉,秦薇薇蹲在地上捡,秦老太坐在轮椅上,小心地把板栗上的刺拨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暖融融的。秦薇薇捡着板栗,突然想起小时候跟着父母去外婆家,那时候父母还没变得贪婪,会笑着帮她剥板栗,可后来怎么就变了呢?
“想什么呢?”秦凌走过来,把一捧板栗放进竹篓,“捡了这么多,够咱们吃好几天了。”
秦薇薇回过神,笑着摇头:“没什么,就是觉得现在这样真好。”
“可不是嘛。”秦凌揉了揉她的头发,“以后咱们每年都来捡板栗,等牡丹开了,再请大家来院子里赏花。”
中午回到家,秦薇薇用刚捡的板栗炖了鸡。锅里的鸡肉炖得软烂,板栗吸饱了汤汁,咬一口满嘴留香。秦老太吃了两大碗饭,摸着肚子说:“比城里饭店做的还好吃。”
下午,秦凌接到林启航的电话,说智慧农业系统的试点成功了,石头村的橘子园用上了智能灌溉,橘子的产量比去年提高了三成,收购商已经上门预定了。“下周咱们开个表彰会,邀请村民代表来参加,顺便跟电商平台签合作协议,你和薇薇可得来。”林启航的声音里满是兴奋。
“一定到。”秦凌挂了电话,跟秦薇薇和秦老太说了这个好消息,两人都高兴得不行。秦老太拉着秦凌的手说:“你们做的是好事,能帮到村里人,比什么都强。”
表彰会那天,秦薇薇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站在台上跟村民代表交流。有个种橘子的大叔握着她的手说:“秦小姐,以前我总担心橘子熟了卖不出去,现在好了,有智能灌溉,产量高了,还有电商帮着卖,我再也不用愁了!今年我准备给儿子在城里买套房,让他也过上好日子。”
秦薇薇笑着说:“这都是您自己努力的结果,我们只是帮了点小忙。以后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们说。”
台下的秦凌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欣慰。林启航走到他身边,小声说:“有几家公益组织想跟我们合作,搞一个‘乡村人才计划’,帮村里的年轻人做职业培训,你觉得怎么样?”
“太好了。”秦凌眼睛一亮,“村里的年轻人有想法,就是缺机会,这个计划能帮他们实现梦想。后续的方案,我们一起商量。”
表彰会结束后,秦凌和秦薇薇带着秦老太去了城里的商场。秦老太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睛都看花了。秦薇薇拉着她走进一家服装店,给她选了件枣红色的外套:“奶奶,这件衣服适合您,穿上肯定好看。”
秦老太试了试,对着镜子转了一圈,笑着说:“好看,就是太贵了。”
“不贵,您喜欢就好。”秦薇薇付了钱,又给秦老太买了双软底鞋,“您走路多,穿这个舒服。”
逛到傍晚,三人去吃了秦老太爱吃的饺子。秦老太吃着饺子,突然说:“要是你爷爷还在,看到你们现在这样,肯定高兴。”
秦凌握着老人的手:“爷爷在天上看着呢,他知道我们过得好。”
回去的路上,秦老太靠在秦薇薇的肩膀上睡着了。秦薇薇看着老人安详的睡颜,轻声对秦凌说:“哥,你说咱们现在算不算幸福?”
“算啊。”秦凌笑着说,“有奶奶在,有彼此在,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就是最幸福的生活。”
日子就这样在平淡中慢慢流淌。冬天的时候,秦凌和秦薇薇在院子里搭了个暖棚,种上了青菜和草莓。秦老太每天都去暖棚里浇水,看着绿油油的青菜,笑得特别开心。有时候秦凌的同事会来乡下玩,大家一起在暖棚里摘草莓,在院子里烤红薯,热闹得像一家人。
春节前,秦凌和秦薇薇带着秦老太去买年货。商场里张灯结彩,到处都是过年的气氛。秦薇薇给秦老太买了新的棉裤和帽子,秦凌则买了春联和灯笼,还买了秦老太爱吃的芝麻糖。
“以前过年,家里总是冷冷清清的。”秦薇薇看着手里的年货,笑着说,“今年咱们肯定能过个热闹年。”
“那是自然。”秦凌说,“我已经跟张大爷他们约好了,除夕夜一起吃年夜饭,再放烟花。”
除夕夜那天,小院里挂满了灯笼,春联贴在门上,红彤彤的一片。张大爷和村里的几个老人带着自家做的菜来做客,桌子上摆满了红烧肉、炖鸡、炸丸子,还有秦薇薇做的饺子。大家围坐在一起,喝酒聊天,笑声不断。
秦老太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的热闹,眼里满是泪水,却笑着说:“这是我过得最热闹的一个年。”
零点的时候,秦凌和秦薇薇拿出烟花,在院子里点燃。绚烂的烟花在夜空中绽放,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秦薇薇靠在秦凌的肩膀上,看着烟花,心里满是安稳——她终于明白,幸福不是大富大贵,而是有亲人在身边,有温暖的烟火气,有平凡的日常。
春节过后,秦凌的“乡村人才计划”正式启动。他和团队在村里办了培训课,教年轻人做电商、拍视频、搞养殖。有个叫小虎的年轻人,以前在外打工总找不到好工作,参加培训后开了个网店卖家乡的土特产,第一个月就赚了五千多。他特意来感谢秦凌:“秦总,谢谢您给我机会,我再也不用背井离乡了,能陪着爸妈过日子了。”
秦凌拍着他的肩膀:“这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好好干,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这天,秦薇薇在村里的培训课结束后,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刘梅。刘梅穿着破旧的外套,头发花白,看起来老了很多。她看到秦薇薇,犹豫了半天,才走上前,声音沙哑地说:“薇薇,我……我就是想来看看你,你过得好吗?”
秦薇薇看着她,心里没有了波澜,只是平静地说:“我过得很好,不用你担心。你要是有困难,可以去民政局申请救助,他们会帮你。”
刘梅的眼里泛起了泪水:“我知道错了,以前不该对你那么坏,不该偷你奶奶的钱……你能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弥补你?”
“不用了。”秦薇薇摇了摇头,“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我不会恨你,但也不会再跟你有任何牵扯。你以后好好生活,别再打扰我们了。”说完,她转身离开,没有回头。
回到家,秦凌看到她脸色不好,问她怎么了。秦薇薇把遇到刘梅的事说了,秦凌握住她的手:“你做得对,我们的生活,不该再被她们影响。”
秦薇薇点了点头,看着院子里正在浇花的秦老太,突然笑了:“哥,你看奶奶多开心,咱们以后就守着奶奶,守着这个小院,好好过日子。”
“好。”秦凌笑着说。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小院里。秦老太坐在葡萄架下,手里拿着秦薇薇给她画的牡丹,慢慢看着;秦凌和秦薇薇坐在石桌旁,讨论着下个月的培训计划。院角的芦花鸡在悠闲地踱步,暖棚里的草莓结出了小小的果实,一切都那么平静而美好。
秦薇薇看着眼前的画面,心里充满了感激。她曾经以为,家破人亡后,她的人生再也不会有阳光;可现在她才知道,只要心里有光,只要身边有亲人,哪怕是最平凡的烟火日常,也是最安稳的幸福。
未来的路还很长,或许还会有风雨,但秦凌和秦薇薇知道,只要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相互扶持,彼此温暖,就没有什么能打倒他们。他们会守着这个小院,守着这份幸福,一直走下去,直到牡丹花开满庭院,直到岁月把所有的美好都酿成温暖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