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断绝关系后,她们悔不当初
本书标签: 都市  励志复仇爽文都市重生 

第19章 旧信里的余温

断绝关系后,她们悔不当初

林砚之蹲在阁楼积灰的木箱前,指尖刚触到那叠泛黄的信纸,窗外就滚过一声闷雷。潮湿的风卷着雨丝扑进窗棂,混着樟木箱特有的陈旧气味,像忽然翻开了十年前的某个午后。

她是三天前接到老宅拆迁通知的。父母过世后这栋老房子便一直空着,若不是居委会打来电话,她几乎要忘了这个藏着整个青春期的地方。木箱是母亲的,当年打包时她特意嘱咐“等你能自己扛事了再打开”,如今锁扣早已生锈,轻轻一掰就“咔嗒”开了。

信是按年份叠的,最上面那封贴着褪色的邮票,收信人写着“砚之亲启”,落款是“阿时”。林砚之的指尖顿了顿——这个名字像被埋在心底的玻璃碴,平时碰不到,一沾就硌得人生疼。

十年前的夏末,她和阿时就是在这阁楼里分的手。那时阿时手里攥着去南方的录取通知书,衬衫领口被汗水浸得发皱:“砚之,我得去试试,那边有全国最好的摄影展。”她坐在吱呀作响的藤椅上,盯着他球鞋上的泥点,半天憋出一句“你走了,就别回来了”。话出口时窗外正落着暴雨,和此刻的雨势重叠在一起,恍惚得让她鼻尖发酸。

信纸被手指捻得发卷,阿时的字迹清瘦,带着少年人特有的用力痕迹:“今天在摄影棚拍到一只落在镜头上的蝴蝶,突然想起你总在窗台种的那盆茉莉,去年夏天你说要等它开花,结果暴雨把花苞打落了,你蹲在台阶上哭了好久……”

林砚之忽然想起那盆茉莉。当年她哭到眼睛红肿,阿时蹲在她身边,把碎花瓣一片片捡起来,夹进她的课本里:“没关系,明年开花了,我帮你一起守着。”可第二年春天,他已经在千里之外的城市,寄来的第一封信里夹着一张照片——南方的春天来得早,照片里的山茶开得浓烈,背面写着“替你看的春天”。

阁楼的雨越下越大,她接着往下读,信里的内容从校园里的琐事,慢慢变成他在南方的挣扎:第一次投稿被拒,在出租屋里啃了半个月的面包,拍到满意的照片时在街头大哭一场……每封信的结尾都写着“等我站稳了,就回去找你”,可直到最后一封信,他也没回来。

最后一封信的日期是七年前的冬天,信纸边缘有被水洇过的痕迹:“砚之,我拿到了摄影展的金奖,主办方问我最想感谢的人是谁,我说是你。可我不敢给你打电话,我怕你还在怪我……昨天路过花店,看到有卖茉莉的,突然想起你说要一起等花开,我买了一盆,等它开花了,我就带着它回去找你。”

信读到这里,林砚之的眼泪终于砸在信纸上,晕开了十年前的字迹。她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同学聚会上有人提起阿时,说他三年前在一次采风途中遇到山体滑坡,再也没回来。当时她正端着酒杯,闻言手一抖,酒洒在裙子上,却笑着说“早忘了这个人了”。

可此刻握着这些信,她才发现自己从来没忘。那些年她故意不回信,把他寄来的照片压在箱底,甚至在母亲提起“阿时托人问你的消息”时,谎称自己已经有了男朋友。她以为这样就能把他从生活里抹去,却没想到这些信藏在木箱里,替她守着十年的牵挂。

雨势渐小的时候,林砚之在箱子最底层摸到一个铁盒。打开时里面掉出一张照片,是她和阿时的合影——那年夏天茉莉花开得正好,她站在窗台前,手里举着一朵茉莉,阿时蹲在她身边,镜头对着她,嘴角带着没藏住的笑意。照片背面是阿时的字迹,比后来的信里潦草许多,大概是当时匆忙写的:“等茉莉再开花,我们就永远在一起。”

窗外的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阁楼的地板上。林砚之把照片贴在胸口,忽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阿时那孩子,每年都托人给老宅的窗台送一盆茉莉,直到三年前……”

她走到窗台前,那里空荡荡的,只有积灰的花盆。可她仿佛能看到每年春天,阿时悄悄把茉莉放在窗台,也许他曾站在楼下,望着她房间的窗户,犹豫着要不要敲门。就像信里写的那样,他一直在等茉莉开花,而她一直在等他回来,只是他们都没等到。

林砚之把信和照片小心地收进铁盒,抱着箱子走下阁楼。老宅的楼梯吱呀作响,阳光从楼道的窗户里照进来,落在她的身上。她忽然想去南方看看,看看阿时拍过的春天,看看他信里写的山茶,还有他没来得及带回来的茉莉。

走到门口时,她回头望了一眼阁楼的窗台,仿佛看到少年时的阿时蹲在那里,手里捧着一盆茉莉,笑着对她说:“砚之,花开了,我回来了。”

上一章 第18章 旧物里的心意 断绝关系后,她们悔不当初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20章 南方的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