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裹着桂花香撞进明德中学的校门时,林晓星正蹲在操场边捡被风吹跑的物理试卷。白色校服裙摆沾了圈草屑,她伸手去够最后一张飘到跑道边的卷子,指尖刚碰到纸角,一双白色运动鞋突然停在眼前。
“同学,你的卷子要被跑道吞了。”
少年的声音像冰镇汽水开瓶时的脆响,林晓星抬头,看见沈亦舟背着黑色双肩包站在阳光下,额前碎发被风吹得轻晃,校服领口别着枚银色校徽,上面“高二(3)班”的字样格外清晰。他弯腰捡起那张试卷,指尖擦过她的手背,带着点初秋的凉意。
“谢谢。”林晓星慌忙把卷子拢成一摞,脸颊发烫。她认得沈亦舟,学校的运动会海报上总贴着他的照片——1500米冠军、跳远纪录保持者,是那种会被低年级女生偷偷议论的男生。
沈亦舟没多说话,只是指了指她试卷上的一道题:“这里受力分析错了,应该画重力和支持力。”说完便转身走向第三跑道,那里有几个男生正喊着他的名字,要一起练接力。
林晓星看着他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眼试卷上的红叉,突然觉得九月的阳光好像没那么刺眼了。她把试卷抱在怀里,慢慢走回教学楼,路过第三跑道时,忍不住多望了一眼——沈亦舟正在跑弯道,白色校服在风里扬起,像只展翅的鸟。
那之后,林晓星总能在校园里撞见沈亦舟。可能是早自习前的教学楼走廊,他抱着一摞作业本从办公室出来,会顺手帮她扶住快要关上的门;也可能是午休时的食堂,他端着餐盘走过,会提醒她桌角有洒出来的汤;最常见的还是下午的操场,她坐在看台上背单词,他在第三跑道上练跑步,偶尔会朝她的方向看一眼,然后举起手比个“加油”的手势。
林晓星的物理成绩一直不好,每次考试都在及格线徘徊。第一次月考后,物理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递过来一张名单:“学校组织了互助小组,你跟沈亦舟一组,他物理好,你多向他请教。”
林晓星拿着名单走出办公室时,心跳得飞快。她在第三跑道找到沈亦舟,他刚跑完步,正靠在栏杆上喝水。看见她过来,他笑着扬了扬下巴:“听说我们要当同桌了?”
“不是同桌,是互助小组。”林晓星纠正他,却忍不住笑了。
从那天起,每周三下午放学后,他们都会在图书馆的角落见面。沈亦舟会把自己的笔记借给林晓星看,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遇到她不懂的题,他会拿张草稿纸,一步一步地演算,直到她点头说“懂了”。有时候林晓星会走神,盯着他握笔的手发呆——他的手指很长,指甲修剪得很整齐,写字时会轻轻皱着眉,样子很认真。
“又走神了?”沈亦舟敲了敲草稿纸,“这道题要是再错,下次就要罚你陪我跑一圈。”
林晓星赶紧收回思绪,拿起笔认真演算。其实她有点期待“罚跑”,这样就能跟他一起在第三跑道上走一走,听他讲学校里的趣事,比如哪个老师上课爱拖堂,哪个同学打篮球时闹了笑话。
十一月的某天,下起了小雨。林晓星抱着物理书去图书馆,刚走到门口就看见沈亦舟站在屋檐下,手里撑着一把黑色的伞。他看见她,连忙把伞递过来:“刚去你教室找你,你已经走了,我猜你会来这里。”
林晓星接过伞,心里暖暖的。那天他们没在图书馆待太久,因为雨越下越大,沈亦舟说要送她回家。两人共撑一把伞,走在湿漉漉的小路上,雨水打在伞面上,发出“沙沙”的声音。林晓星故意放慢脚步,希望这条路能长一点,再长一点。
“下周就要运动会了,你会去看我比赛吗?”沈亦舟突然问。
“当然会。”林晓星立刻回答,“我还会给你带水。”
运动会那天,阳光特别好。林晓星早早地来到操场,在第三跑道旁找了个位置坐下,手里拿着一瓶冰镇矿泉水。沈亦舟要参加1500米和接力赛,她特意在矿泉水瓶上贴了张便签,写着“沈亦舟加油”。
1500米比赛开始时,林晓星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看着沈亦舟跑在队伍最前面,一圈、两圈、三圈……到最后一圈时,有个男生突然加速,超过了他。林晓星忍不住站起来,大声喊:“沈亦舟,加油!”
沈亦舟好像听到了她的声音,突然加快了速度。风把他的校服吹得鼓鼓的,他的头发被汗水打湿,贴在额头上,却依旧跑得很稳。最后一百米,他超过了那个男生,冲过了终点线。
林晓星跑过去,把矿泉水递给他。沈亦舟接过水,拧开瓶盖喝了一口,笑着说:“听到你喊我了,跑得更有劲了。”
接力赛是最后一个项目,沈亦舟跑最后一棒。当接力棒传到他手里时,他们班还落后第二名半米。林晓星和其他同学一起喊着“加油”,看着沈亦舟像箭一样冲出去,一步步缩小差距,最后在终点线前超过了对方,赢得了冠军。
同学们围过来庆祝,沈亦舟却拨开人群,走到林晓星面前,从口袋里掏出一片银杏叶:“刚才在跑道边捡的,给你。”
那片银杏叶是金黄色的,边缘很完整。林晓星接过叶子,小心地夹进物理书里。她抬头看着沈亦舟,他的脸上还沾着汗水,却笑得格外灿烂,阳光落在他身上,好像给他镀上了一层金光。
高二下学期,学习越来越紧张。互助小组的时间从每周一次变成了每周三次,有时候他们会在图书馆待到闭馆,然后一起走回宿舍。路上没什么人,只有路灯的光洒在地上,拉长两人的影子。
“你想考哪个大学?”有一次,林晓星问。
“还没想好,可能会去北方吧,想看看雪。”沈亦舟说,“你呢?”
“我想考南方的大学,喜欢下雨的天气。”林晓星低头踢着小石子,“不过要是能跟你考去一个城市就好了。”
沈亦舟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她:“会的,我们一定能去一个城市。”
那天晚上,林晓星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她摸出那片银杏叶,借着手机的光看着它,心里像揣了只小兔子,跳个不停。她知道,自己好像喜欢上沈亦舟了,喜欢他认真讲题的样子,喜欢他跑步时的背影,喜欢他给她递伞时的温柔,喜欢他所有的样子。
期末考试前的一个周末,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去郊外的森林公园。大家分成小组活动,林晓星和沈亦舟被分到了一组。他们一起爬山,一起摘野果,一起在小溪边玩水。中午休息时,沈亦舟从背包里拿出一块蛋糕:“知道你喜欢吃巧克力味的,特意给你带的。”
林晓星接过蛋糕,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从舌尖传到心里。她看着沈亦舟,鼓起勇气说:“沈亦舟,我有话想跟你说。”
“我也是。”沈亦舟看着她的眼睛,认真地说,“林晓星,我喜欢你,从第一次在操场帮你捡试卷的时候就喜欢了。我想跟你在一起,高考后一起去一个城市,一起看雪,一起看雨,一起过很多很多年。”
林晓星的眼泪突然就掉了下来,她用力点头:“我也是,我也喜欢你。”
沈亦舟伸手擦掉她的眼泪,把她抱进怀里。春风吹过树林,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为他们祝福。
高考结束那天,林晓星和沈亦舟一起回到明德中学,走到第三跑道上。沈亦舟牵着她的手,慢慢往前走:“还记得这里吗?第一次见你的地方。”
“记得,你还帮我捡了试卷,纠正了我的错题。”林晓星笑着说。
“以后每年秋天,我们都来这里捡银杏叶好不好?”沈亦舟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一片新的银杏叶,“就像这样,每年一片,等我们老了,就能攒好多好多片,每一片都是我们的回忆。”
林晓星接过银杏叶,跟之前那片放在一起。她靠在沈亦舟的肩膀上,看着跑道旁的银杏树,叶子正一片片落下,铺成金色的地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
后来,林晓星和沈亦舟都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每周都会见面。他们会一起去故宫看雪,一起去后海划船,一起在图书馆自习,就像高中时那样。每年秋天,他们都会回到明德中学,在第三跑道上捡一片银杏叶,夹进那本物理书里。
大学毕业那年,沈亦舟在第三跑道上向林晓星求婚。他手里拿着戒指,单膝跪地:“林晓星,从高二到现在,我们一起走过了八年。这八年里,有过开心,有过难过,但只要跟你在一起,我就觉得很幸福。以后的日子,我想继续牵着你的手,在第三跑道上走下去,走一辈子。你愿意嫁给我吗?”
林晓星看着他,眼泪又掉了下来,却笑着点头:“我愿意。”
沈亦舟把戒指戴在她的手上,起身把她抱起来,转了个圈。跑道旁的银杏树又落了一地叶子,金色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就像很多年前那个运动会的下午一样,温暖而美好。
很多年后,林晓星和沈亦舟带着他们的孩子回到明德中学。孩子拉着他们的手,在第三跑道上跑着,问:“爸爸妈妈,你们以前在这里做什么呀?”
林晓星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头,笑着说:“妈妈以前在这里背单词,爸爸在这里跑步。就是在这里,爸爸妈妈第一次见到了对方,然后一起走过了很多很多年。”
沈亦舟走过来,握住林晓星的手,看向第三跑道。风吹过,银杏叶又落了下来,好像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一个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第三跑道和银杏叶的故事,一个会持续一辈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