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明星同人小说 > 最爱赵露思
本书标签: 明星同人 

无题

最爱赵露思

片场之外的星光(新篇续十二)

新年刚过,赵露思就收到了来自敦煌研究院的邀请——参与“数字敦煌·非遗焕新”项目,用非遗技艺还原敦煌壁画中的服饰纹样,再通过数字技术做成可交互的线上展览,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敦煌美学。

接到邀请的第二天,她就带着团队飞往敦煌。站在莫高窟的洞窟里,看着斑驳壁画上的飞天、供养人服饰,她瞬间被震撼:“这些纹样配色大胆又和谐,简直是古代的‘时尚设计’!”在敦煌研究院专家的指导下,她挑选了十组最具代表性的纹样,涵盖唐代的联珠纹、宋代的卷草纹,还有敦煌特有的飞天飘带纹样。

还原工作比想象中更复杂。壁画历经千年风化,很多纹样的色彩和细节已经模糊,赵露思和专家们只能通过高清数字影像一点点比对、补全。比如一组唐代供养人服饰上的宝相花图案,花瓣边缘残缺,他们参考了同时期其他洞窟的相似纹样,又查阅了《唐六典》中关于服饰纹样的记载,才确定完整的图案结构。

接下来,她邀请不同非遗领域的传承人分工合作:苏绣艺人负责还原纹样的细腻线条,缂丝艺人复刻复杂的色彩渐变,还有云锦艺人用金线打造服饰上的华丽装饰。为了让纹样更贴合古代服饰质感,苏绣艺人特意选用了桑蚕丝线,绣制时每厘米要绣12针,确保纹样的精致度;云锦艺人则用传统的“通经断纬”技法,让金线在光线下呈现出流动的光泽,还原唐代服饰的华贵感。

三个月后,首批非遗还原的敦煌服饰纹样完成。当这些纹样被扫描进“数字敦煌”系统,观众不仅能360度查看细节,还能通过交互功能给虚拟人物“穿上”带有这些纹样的服饰。上线当天,“数字敦煌非遗服饰”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有网友留言:“原来敦煌壁画里藏着这么美的设计,现在终于能‘近距离’欣赏了!”

借着这股热度,赵露思又联合敦煌研究院推出了“敦煌非遗文创计划”。设计师们将这些纹样应用在丝巾、笔记本、服饰上,每一件文创产品都附有二维码,扫码就能查看纹样的历史背景和非遗制作过程。在敦煌文创店里,一款印有飞天飘带纹样的丝巾刚上架就被抢购一空,很多游客说:“买的不只是丝巾,更是一份敦煌文化和非遗手艺的纪念。”

这年春天,赵露思还受邀担任“中国非遗海外推广大使”,随文化代表团前往法国、意大利举办“中国非遗展”。展览上,她亲自演示了苏绣针法,还带着敦煌非遗服饰纹样的文创产品与当地设计师交流。意大利设计师看到敦煌纹样后眼前一亮:“这些纹样既有东方韵味,又有很强的设计感,太适合和现代时尚结合了!”双方当场约定,要合作推出融合敦煌非遗纹样的时装系列。

回国后,她马不停蹄地推进合作项目。为了让敦煌纹样更好地融入现代时装,她和设计师们反复调整纹样的大小、配色,既保留传统元素,又符合当代审美。比如将飞天飘带纹样简化后印在连衣裙上,用缂丝工艺制作小型宝相花图案作为服饰配饰。当系列时装在上海时装周亮相时,立刻吸引了国内外时尚媒体的关注,不少模特和明星都主动询问购买渠道。

这年秋天,“非遗少年计划”新增了“敦煌非遗专项班”,赵露思特意从敦煌请来了壁画修复专家和非遗艺人,教孩子们绘制敦煌纹样、学习简单的苏绣技法。有个小女孩在画飞天纹样时,特意给飞天加上了一对翅膀,她说:“我想让飞天飞到更多地方,让大家都知道敦煌的美!”赵露思笑着鼓励她:“你的想法太棒了,非遗就是要这样,既要记得传统,也要有自己的创意。”

年底,赵露思回到敦煌,参加“数字敦煌·非遗焕新”项目的成果发布会。站在莫高窟前的星空下,看着大屏幕上滚动的非遗纹样和海外观众的留言,她忽然想起第一次来敦煌时的场景。从最初被壁画震撼,到用非遗手艺让纹样“活”起来,再到把敦煌文化推向世界,这一路的付出,都在这一刻有了最温暖的回应。

发布会结束后,敦煌研究院的专家握着她的手说:“谢谢你让敦煌文化以新的方式‘活’了下去,这是对文化传承最好的贡献。”赵露思笑着回答:“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非遗艺人、专家和喜欢传统文化的人的共同努力。未来,我们还要一起做更多事,让中国的好文化、好手艺,被更多人看见、喜欢。”

踏上返程的飞机,赵露思望着窗外的云,心里已经开始规划明年的计划——她想把敦煌非遗纹样带到更多国家,还想邀请海外非遗艺人来中国交流,让不同文化的手艺碰撞出更多火花。她知道,非遗的路没有终点,只要心怀热爱,就能一直走下去,让这份星光永远闪耀。

上一章 无题 最爱赵露思最新章节 下一章 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