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沉舟缓缓转过身,脸上依旧看不出喜怒,但眼底深处,仿佛有冰川在碰撞、崩裂。
他摇了摇头,声音低沉而冷静:“不必。提醒会打草惊蛇。
皇帝既要动手,必是雷霆万钧。我们……静观其变,等他出招。”
他需要证据,需要确凿的、能让他,也让天下人看清赵昚真面目的证据。他更需要知道,这场交易的具体内容,以及北荒人会如何配合。
与此同时,身在江南云家总号的云瑶,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劲。
朝廷派驻在各大商埠的官员,态度忽然变得极其暧昧,不再是之前的刁难,反而带着一种诡异的“热情”,开始旁敲侧击地打探云家各地库藏的具体位置与库存数量。几个原本已经疏远的皇商,也突然回头,提出了想要大批量、现款收购云家紧俏物资的请求,而且指定了交割地点靠近北疆!
“他们在摸我们的底,想调走我们的物资,甚至……想锁定我们的财富位置。”云瑶站在巨大的账房内,对着眉头紧锁的父亲和一众核心管事,一针见血地指出,“朝廷,要有大动作了。这次,恐怕不再是打压,而是……鲸吞。”
她立刻下令,所有核心库藏开始秘密转移、分散,账目进行多重加密处理,对外交易变得更加谨慎。
她嗅到了浓烈的危险气息,一种类似于前世云家被围剿前的不安,再次笼罩了她。
但这一次,她不再只有绝望,她手中有了力量,有了盟友,更有了……洞悉阴谋的清醒。
皇帝的毒计,开始一步步展开。
首先发难的,是舆论。
被操控的御史台再次发力,这一次,弹劾的罪名更加骇人听闻——不再是“与民争利”,而是“云家勾结权力帮,暗通北荒,资敌叛国!”
他们拿出了“确凿”的证据:
几条云家商队通往北荒的模糊路线图(实则是通往北疆前线的隐秘路径),几封伪造的、云瑶与“北荒商人”往来的密信(笔迹模仿得惟妙惟肖)。
与此同时,朝廷的兵马开始以“缉拿叛国钦犯”的名义,明目张胆地围困了云家在汴京及周边的几处重要府邸和仓库,虽然尚未直接动手抄家,但已是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而在北疆,战局也发生了诡异的变化。
北荒军队似乎突然失去了锐气,在几次小规模接触战后,主动后撤了数十里,摆出了一副“厌战”的姿态。这反常的举动,让萧秋水等人更加警惕。
紧接着,一道来自兵部的“严令”送到了萧秋水手中:以其部久战疲敝为由,命其即刻率主力后撤至 secondary 防线休整,将落鹰峡等前沿阵地,“移交”给正从后方开来的、由皇帝心腹将领率领的“禁军精锐”。
“此时后撤,等于将之前血战的成果拱手相让!而且,来的真是禁军精锐吗?”唐方第一个反对,她直觉这里面有陷阱。
萧秋水握着那卷黄绫命令,手背青筋暴起。他同样不信,但他面对的,是代表着朝廷法度的圣旨!
也就在萧秋水犹豫不决,与朝廷使者僵持之时,真正的杀招,在无人关注的阴影处,袭向了李沉舟。
三名武功诡秘、不属于任何已知江湖门派的顶尖杀手,利用朝廷提供的、关于李沉舟某个秘密落脚点的精确情报,发动了突袭。他们的目标明确——不惜一切代价,格杀李沉舟!
这一战,发生在远离人烟的荒山古刹。李沉舟虽武功盖世,但在对方以命搏命、配合默契且早有准备的围攻下,也付出了代价——他身边一位跟随他多年、沉默寡言却忠心耿耿的老仆,为了替他挡下致命的一击,当场殒命。鲜血,染红了古刹斑驳的地面。
看着老仆倒下的身影,李沉舟眼中最后一丝对于血脉亲情的微弱幻想,彻底熄灭了。他徒手拧断了最后一名杀手的脖子,站在血泊与尸体中间,玄衣染血,眼神冰冷得如同万古不化的寒冰。
证据,已经足够多了。
舆论的构陷,对云家的围困,北疆反常的调令,以及,这直接针对他性命的、来自皇兄的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