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府内的厮杀声渐渐平息。
权力帮的精锐以绝对的实力和早有准备的战术,迅速控制住了局面。负隅顽抗的禁军被尽数歼灭,余下的则成了俘虏。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与被打砸抢掠后的狼藉景象交织,诉说着刚刚发生的惊心动魄。
李沉舟没有去看那些俘虏,也没有理会侥幸未死、面如土色的禁军将领。他大步走到云瑶面前,玄色的衣袍下摆沾染了点点血迹,如同雪地中绽放的红梅。
“没事了。”他看着她,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那焚天的怒火已然收敛,化为一种深沉的、令人安心的力量。
云瑶看着他,千言万语堵在胸口,最终只化作一个轻轻的点头:“嗯。”她知道,从他踏入云府、下令格杀禁军的那一刻起,一切就都不一样了。这不是简单的江湖仇杀,这是公开与朝廷、与皇帝决裂,是造反!
李沉舟自然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他转身,对迅速清理战场的柳随风沉声吩咐:“肃清城内所有朝廷耳目,控制江南各关键枢纽。云府……加派人手,务必确保安全。”
“是,帮主!”柳随风领命,眼神锐利,他知道,权力帮这艘巨舰,已经正式驶入了争夺天下的惊涛骇浪之中。
安顿好惊魂未定的云父和云家族人,确保云府固若金汤之后,李沉舟与云瑶来到了相对安静的书房。
窗外,权力帮的旗帜已经取代了朝廷的龙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城内偶尔还会传来零星的战斗声,但大局已定。
两人相对无言,气氛凝重而微妙。他们都明白,从此刻起,他们以及他们背后所代表的势力,已经被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之上,驶向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你……”云瑶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接下来有何打算?”她知道,以李沉舟的性格,绝不会仅仅满足于占据一个江南。
李沉舟走到窗边,望着这座即将属于他的城池,目光深邃如渊:“赵昚卖国求荣,构陷忠良,已失人君之德,不配再坐那龙椅。”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
“他将北疆国土、前线将士、乃至天下民心,皆视为可交易的筹码。此等行径,天人共愤!”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云瑶:“这已非我李沉舟一人之私怨,而是关乎天下苍生,社稷存亡。这‘清君侧’的大旗既然竖起,便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
清君侧,最终清的,只能是那个昏君本人!
几乎不需要过多的酝酿与宣传,皇帝赵昚与北荒秘密议和、割让国土、诛杀忠臣、抄掠富户以充敌资的丑闻,便如同野火燎原般,通过权力帮和云家掌控的各种渠道,迅速传遍了天下每一个角落。
这消息,比任何檄文都更具震撼力和号召力。
北疆前线,最先沸腾。
那些正在与北荒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得知皇帝竟然要将他们用鲜血守卫的土地拱手让人,还要将他们视为“障碍”清除,无不目眦欲裂,军心彻底倒戈!
萧秋水手持武林盟主令,与众多将领联名发布公告,痛斥赵昚卖国行径,宣布脱离昏君统治,响应李沉舟“清君侧”之号召!
江湖之上,群情激愤。
少林、武当等原本中立的门派,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也无法再坐视。江湖儿女,最重家国大义,皇帝如此倒行逆施,已触犯众怒。
加上萧秋水这武林盟主的登高一呼,无数江湖义士、绿林好汉,纷纷自带干粮兵器,前往投奔李沉舟。
朝堂之内,暗流汹涌。
许多本就对皇帝不满、或心怀正义的官员,在得知真相后,或暗中与权力帮联络,提供情报,或干脆挂印辞官,转而支持起义军。
地方上,一些有识之士、深受朝廷盘剥的豪强,也看到了改天换地的机会,纷纷起兵响应。
民间百姓,更是人心向背。
云家平日里乐善好施,口碑极佳,皇帝如此对待云家,本就让人心寒。
加之割地卖国的行为,更是激起了所有普通民众最朴素的家国仇恨。李沉舟和权力帮,此刻在他们眼中,不再是可怕的江湖势力,而是拨乱反正、拯救江山社稷的希望!
一呼百应,星火燎原!
李沉舟,以其强大的武力、云家庞大的财力、以及此刻占据的绝对道德制高点,成为了这场席卷天下风暴的中心。
起义军的队伍如同滚雪球般壮大,势如破竹,一路向北,直指汴京!
腐朽的朝廷军队,在内外夹击、民心尽失的情况下,节节败退。曾经坚固的城池,在愤怒的起义军和觉醒的民众面前,纷纷易主。
这场战争,已不再是简单的权力争夺,而是一场顺天应人、涤荡乾坤的正道之举!
云瑶站在李沉舟身边,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心中感慨万千。
她从一个被迫害、被定义的“女配”,到如今与这个男人并肩站立,共同推动着时代的车轮。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证明了她的价值。
李沉舟的目光从远处的烽火收回,落在云瑶沉静的侧脸上。他知道,这条通往龙椅的道路,注定充满血腥与荆棘。但有她在身侧,这孤寂的帝王之路,似乎也不再那么冰冷。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
一个旧的时代,即将在血与火中落幕;而一个新的时代,正在他们手中,缓缓揭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