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三月,柳丝吐绿,暖风熏得满城春色。一年一度的花魁大赛即将在侯府外的广场拉开帷幕,这赛事不仅是京城乐坊歌姬崭露头角的绝佳机会,更牵动着达官显贵、市井百姓的心弦 —— 谁能摘得花魁头衔,不仅能一跃成为京城炙手可热的人物,背后扶持的势力也能借此挣足颜面。
花魁大赛之前都是柳氏主持,今年沈玉容受托主持,自筹备之初便事事亲力亲为,只求一个 “公平” 二字。可连日来,府中却隐隐传来些风言风语,说二嫂周氏为了让自家女儿夺魁,私下里正四处活动,甚至与大赛评委有不清不楚的往来。沈玉容初听时只当是谣言,可接连几日看到周氏的贴身丫鬟频繁出入客栈,且每次都带着精致的礼盒,心中的疑虑便渐渐生了根。
她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真有舞弊之举,不仅会毁了花魁大赛的名声,更会让侯府颜面扫地。
沈玉容暗中派心腹侍女晚晴去调查周氏与评委的往来。晚晴心思缜密,乔装成送茶水的杂役,在评委们居住的客栈附近蹲守了三日。第三日傍晚,便看到周氏的贴身丫鬟偷偷给一位姓刘的评委送了一个锦盒,晚晴悄悄跟上,在丫鬟离开后,从窗户缝隙看到刘评委打开锦盒,里面竟是一张的银票,还有一支成色极佳的翡翠簪子。
晚晴立刻将此事禀报给沈玉容,沈玉容听后,怒火中烧,却也很快冷静下来。她知道,此时若是直接揭穿周氏,不仅会打草惊蛇,还可能让大赛陷入混乱。她必须想出一个既能保证公平,又能让周氏无从下手的办法。
当晚,沈玉容召集所有评委在侯府议事。众人到齐后,沈玉容开门见山:“诸位都是京城有名望的人,此次花魁大赛能邀请到大家担任评委,是侯府的荣幸。只是近日有不少人传言,说大赛存在舞弊之事,虽不知真假,但为了保证大赛的公平公正,也为了不辜负大家的名声,我有一个提议,想与大家商量。”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沈玉容,尤其是周氏和那几位收了好处的评委,神色格外紧张。沈玉容继续说道:“我提议,在决赛中采用‘双盲评审’的方式。首先,各位评委的姓名会被密封起来,在评审过程中,任何人都不知道哪位评委是谁;其次,所有选票都采用匿名投放的方式,评委在选票上只需要填写参赛女子的编号,不需要署名;最后,在统计选票时,我们会邀请三位德高望重的老儒担任公证人,由他们当场唱票、统计结果,确保整个过程公开透明。”
沈玉容的话一出,在场德高望重的评委们纷纷表示赞同。那些原本没收好处、一心想公平评审的评委,觉得这个办法能有效避免舞弊;而那些收了周氏好处的评委,虽然心中不满,却也不敢公开反对,毕竟 “公平公正” 的名声对他们来说更为重要。周氏坐在一旁,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却也只能强压着怒火,附和道:“姑小姐考虑得真周到,这样确实能保证大赛的公平性。”
沈玉容看着周氏的模样,心中冷笑,却也没再多说,只是让人当场准备密封评委姓名的信封和匿名选票。
决赛当天,京城的百姓纷纷涌向侯府外的广场,想要亲眼见证花魁的诞生。广场中央搭建了一个高大的戏台,戏台两侧挂着写有参赛女子编号的灯笼,气氛十分热闹。
比赛开始后,参赛女子们依次登台表演,有的弹奏古琴,琴声悠扬;有的跳起惊鸿舞,舞姿曼妙;有的挥毫泼墨,写下一手好字。台下的百姓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评委们则坐在戏台后方的评审席上,他们的面前都摆放着一个密封的信封,里面装着他们的姓名,只有在评审结束后才会打开。每位评委手中都拿着一张匿名选票,在看完一位参赛女子的表演后,便在选票上写下对应的编号,然后投入面前的投票箱中。
沈梦瑶是第十位登台的,她表演的是一曲《霓裳羽衣曲》。她身着华丽的舞衣,头戴金钗,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确实有几分姿色。周氏坐在席上,不停地给收了好处的评委使眼色,可那些评委看着面前的匿名选票和一旁监督的老儒,却不敢轻易舞弊,只能按照自己的真实想法投票。
比赛结束后,三位老儒当场打开投票箱,开始唱票。随着唱票声响起,台下百姓的心情也变得紧张起来。一开始,沈梦瑶的票数还比较领先,周氏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平民歌女柳如烟的票数逐渐超过了沈梦瑶,并且差距越来越大。
最终,柳如烟以绝对的优势夺得花魁,沈梦瑶只得了第二名。当老儒宣布结果的那一刻,台下百姓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纷纷为柳如烟喝彩。
周氏气得脸色铁青,冲到沈玉容面前,怒气冲冲地说:“沈玉容,你这是故意让侯府丢脸!一个平民歌女怎么能当花魁?这要是传出去,别人还以为我们侯府没人了呢!”
沈玉容平静地看着周氏,语气坚定:“二嫂,话不能这么说。花魁大赛比的是才艺和品德,不是出身。柳如烟才艺出众,深受百姓喜爱,她当花魁,实至名归。而且,高门大户从不用关系户,规矩比面子重要。若是为了所谓的面子,让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夺冠,才是真的丢侯府的脸!”
周氏被沈玉容说得哑口无言,只能愤愤地转身离开。沈玉容看着周氏的背影,心中暗自庆幸:幸好自己及时采取了措施,才保住了大赛的公平,也维护了侯府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