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夏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昨天还需要加件薄外套,今天阳光就已经明晃晃地穿过玻璃窗,洒在姜玥的工作台上。
她眯了眯眼,手下数位笔的速度却丝毫未减。屏幕上的插画已经接近完成,是一片暮色中的海岸线,暖橙与淡紫交织的天空下,有个背对画面的身影坐在礁石上。
手机嗡嗡震动起来,姜玥瞥了一眼,是编辑林薇。她开了免提,手上依旧没停。
“玥玥,画稿进度如何?后天能交吗?”林薇的声音总是带着恰到好处的急迫感,既不让作者感到压力,又明确传达了 deadline 的重要性。
“差不多了,明天能完稿。”姜玥轻声回应,最后调整了一下海浪的色调,“你放心。”
“太好了!对了,有件事要跟你说。”林薇语气突然兴奋起来,“你那本《星辰微光》的影视版权,制作方想请你参与剧本讨论,特别是主角职业相关部分——毕竟你是作者,又懂绘画,能给点专业意见。”
姜玥手中的笔终于停了。“我?参与剧本讨论?”她有些惊讶,“一般不都是版权卖出去就没作者什么事了吗?”
“制作方是辰星影视,他们比较重视原著精神。而且你不是也挺有名气的插画师吗?双重身份,他们很看重你的意见。”林薇顿了顿,补充道,“主要是关于女主角作为插画师的工作场景和心理状态的呈现。”
姜玥犹豫了一下。她本来就不太擅长社交,更别说要参与那种可能有众多陌生人的讨论会。但《星辰微光》像是她的孩子,从文字到插图都是她一手打造,如果能确保改编不失真...
“好吧,什么时候?”她最终问道。
“明天下午两点,辰星影视会议室。不会太久,大概就一两个小时。”林薇听起来很高兴,“那我把你微信推给项目负责人了?她会加你并发具体地址。”
“行。”姜玥简单应下,挂了电话后却莫名有些紧张。
她走到窗前,望着楼下熙攘的街道。作为一名网络小说作者兼插画师,她习惯了独处,习惯了与自己创造的角色和世界相处。突然要踏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与影视行业的人打交道,这让她有些不安。
第二天,姜玥提前十分钟到达辰星影视大楼。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浅蓝色牛仔裤,肩上挎着一个装有必要物品和素描本的大帆布包。
前台核查名单后,礼貌地指引她到三楼的会议室。姜玥深吸一口气,推开会议室的门。
房间里已经坐了几个人,正在低声交谈。见她进来,一个三十多岁、干练利落的女性立刻站起来迎向她。
“是姜玥老师吧?我是制作人李静,很高兴你能来。”李静热情地与她握手,然后简单介绍了在场的编剧和助理制作人。
姜玥礼貌地一一问好,找了个不太显眼的位置坐下。她悄悄观察了一下环境——大会议桌,墙上挂着显示屏,桌上放着水和笔记本。很专业的氛围,与她杂乱却温馨的工作室截然不同。
门再次被推开,一个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
“抱歉来晚了,路上有点堵。”男人的声音温暖而略带磁性,听起来莫名有些熟悉。
姜玥抬头望去,看到一个穿着简单白色T恤和黑色外套的男人正对着制作人微笑道歉。他个子很高,笑起来眼睛弯成好看的弧度。
李静笑着拍拍他的肩:“大勋来得正好,刚要给姜老师介绍项目情况呢。”
姜玥微微一怔。大勋?这名字她似乎在哪里听过。她悄悄打量着他——确实有点面熟,可能是在某部剧或综艺里见过?但她平时很少看电视剧,更少看综艺,一时竟想不起来全名。
“这位是魏大勋,我们这部剧暂定的男主角。”李静转向姜玥介绍道,“大勋,这是姜玥,《星辰微光》的原作者,也是著名的插画师。”
魏大勋转向姜玥,友好地伸出手:“姜老师你好,很喜欢你的作品。”
姜玥起身与他轻轻握手,注意到他的手很大,很温暖,但握手的时间恰到好处,不会让人感到不适。
“谢谢,叫我姜玥就好。”她微微点头,没有过多寒暄。
大家落座后,会议正式开始。李静简单介绍了项目进度和预期拍摄计划,然后讨论转向了女主角的职业设定。
“姜玥,”编剧张老师推了推眼镜,“我们想更真实地呈现插画师的工作状态,特别是接稿、创作和交稿的流程,以及一些专业细节。怕写外行了闹笑话。”
姜玥点点头,打开自己的笔记本:“我准备了一些插画师日常工作的常见场景和术语,如果你们需要的话...”
她开始有条理地介绍插画师接到项目后的工作流程,从理解需求、构思草图到数位绘制的技巧,偶尔在素描本上简单画几笔示意图辅助说明。
过程中,她注意到魏大勋听得很认真,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什么。当讲到色彩运用的心理效应时,他忽然抬头问道:“所以插画师会根据故事的情绪选择主色调,就像演员根据角色情绪选择表演方式一样?”
姜玥有些惊讶地看他一眼:“可以这么类比。颜色能传递情感,比如蓝色调可能表达忧郁或冷静,暖色调则可能表达温暖或激情。”
魏大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提问,但表情显示他确实在思考这个问题。
会议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大部分时间姜玥都在解答编剧和制作人的问题。魏大勋偶尔会插问一句,问题总是切中要害,显示出他对角色理解的用心。
讨论接近尾声时,李静突然说:“姜玥,我们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请你为剧中的一些关键场景创作插画?这些画会作为女主角的作品出现在剧中,我们希望是真正专业的作品。”
姜玥愣了一下:“但是剧组的美术组不是应该...”
“我们知道这可能是额外的工作,会单独签合同付酬劳。”李静急忙补充,“只是觉得由原作者来画这些画再合适不过了,能让剧集更加贴合原著精神。”
姜玥思考了片刻。工作量不小,但她确实希望剧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完美呈现她的作品。
“好吧,我可以接。”她最终点头,“但需要明确交稿时间和具体要求。”
“太好了!”李静看起来松了一口气,“细节我们可以会后再谈。”
会议结束后,大家开始收拾东西。魏大勋走到姜玥身边,微笑着说:“今天的讨论很有帮助,让我对要饰演的角色有了更立体的理解。”
姜玥抬头看他。近距离看,他比她最初感觉的还要高一些,需要微微仰头才能与他对视。
“能帮上忙就好。”她简单回应,不太擅长与陌生人过多交流。
魏大勋似乎察觉到她的拘谨,没有继续攀谈,只是礼貌地点头告别:“期待下次见面,希望还能向你请教一些关于创作的问题。”
他离开后,姜玥轻轻舒了口气。与制作人敲定后续合作的细节后,她也准备离开。走到电梯口时,发现魏大勋还在那里等电梯。
两人并肩站着,有些尴尬的沉默。姜玥盯着电梯数字变化,希望它快点来。
“姜老师是北京人吗?”魏大勋突然问道,语气自然如同闲聊。
姜玥摇摇头:“不是,来自南方小城。毕业后留在北京的。”
“一样,”他笑了笑,“我也是外地来的,刚开始时挺不容易的。”
电梯终于到了,里面空无一人。他们走进去,魏大勋礼貌地让她先进。
“你喜欢北京吗?”他又问。
姜玥思考了一下:“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只是这里机会多,适合我的工作。”
魏大勋点点头,似乎理解她的意思:“确实如此。有时候觉得这座城市太大太快,但又能容纳各种各样的梦想。”
电梯到达一楼,他绅士地伸手示意她先出。
“谢谢你今天的分享,”走出大楼时,魏大勋说,“希望后续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姜玥礼貌回应,然后转向另一个方向准备去打车。
走出几步后,她突然想起什么,回头想问他全名是什么——毕竟只知道他叫“大勋”,似乎不太礼貌。但他已经走远,阳光下的背影高大而挺拔。
姜玥摇摇头,拿出手机打算搜索一下。这时一辆车停在她面前,是网约车到了。
算了,下次见面再问吧,她想着,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窗外,北京的街景缓缓后退。姜玥打开手机,开始记录今天会议的一些要点和灵感。作为一名创作者,她总是习惯随时记录观察到的细节和突然的灵感火花。
今天遇到的那个演员,她写下,观察力不错,问题提得到位。虽然名气似乎不小,但没摆架子,相处起来挺舒服。
然后她关掉备忘录,望向窗外。夕阳开始西下,给城市的高楼镶上金边。不知为何,那个温暖而略带磁性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回响。
“有时候觉得这座城市太大太快,但又能容纳各种各样的梦想。”
她轻轻弯起嘴角。说得没错,北京就是这样的地方。而她,还有很多画要完成,很多故事要讲。今天的插曲,只是创作生涯中的一个小小意外罢了。
但人生,不就是由无数意外组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