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我们来谈恋爱吧
本书标签: 现代 

第二十一章

我们来谈恋爱吧

周一清晨六点半,姜玥已经站在辰星影视三号棚外。北京的晨光微熹,影视基地才刚刚苏醒,只有零星工作人员穿梭其间。她比约定时间早了半小时,习惯性地为任何可能发生的延误预留余地。

“姜老师?这么早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转身,她看到魏大勋从一辆黑色轿车上下来,身着简单的运动装,手里拿着剧本和保温杯。与上周视频中的疲惫相比,他今天看起来精神许多,尽管眼下的淡淡阴影仍未完全消退。

“习惯提前到,”姜玥简单解释,“你也来得早。”

他微笑:“开机日总是兴奋又紧张,睡不着就提前来了。”他示意入口,“进去吧,里面已经有人了,休息区有咖啡。”

走进摄影棚,姜玥被内部的规模所震撼。高大的空间被分成多个区域,有的已经搭建成精致的内景,有的还空着,堆放着各种器材和设备。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准备工作,有种忙碌而有序的氛围。

魏大勋带她到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那里有几张椅子和一张小桌,桌上确实放着咖啡机和一些纸杯。

“想喝什么?”他问, already 走向咖啡机。

“黑咖啡就好,谢谢。”姜玥放下背包,观察着周围的环境。

魏大勋递给她咖啡,然后拿出标记得密密麻麻的剧本:“感谢你能提前来。主要是关于第三场戏,角色在创作瓶颈期的具体表现方式。”

他们讨论了约二十分钟,魏大勋问了许多细致入微的问题,从“插画师长时间工作后的身体姿态”到“面对不满意作品时的微表情”。姜玥发现他不仅关注表演技巧,更注重真实性和对创作者职业的尊重。

“所以更可能是疲惫中的执着,而不是戏剧化的挣扎?”他确认道。

姜玥点头:“真实创作中很少有大开大合的情绪表现,更多是内敛的坚持。”

讨论被逐渐增多的人流打断。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演员们也陆续到达。姜玥注意到魏大勋与每个人打招呼时都能叫出名字,从灯光师到场记,态度一如既往地谦和专业。

化妆师过来请魏大勋去化妆间,他离开前对姜玥说:“再次感谢。一会儿拍摄时,导演可能会需要你的意见,特别是插画特写镜头。”

姜玥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被一位助理引导到导演监控区,那里已经摆放好了她的椅子,位置在导演旁边。

开机仪式简单而庄重。主创人员齐聚,上了香,切了烤乳猪,预祝拍摄顺利。姜玥作为特邀顾问也被邀请参与,站在团队边缘。魏大勋在她旁边,轻声解释着一些传统仪式的含义。

“第一次参加开机仪式?”他问。

姜玥点头:“比想象中正式。”

“这行当有点传统不是坏事,”他微笑,“提醒我们尊重创作过程。”

第一场戏开拍,是魏大勋饰演的男主角在工作室深夜创作的场景。姜玥专注地看着监视器,注意到他的表演确实融入了早上讨论的细节——手指偶尔揉捏酸痛的后颈,凝视画作时眼神中既有批判又有执着。

“Cut!很好!”导演满意地喊道,“姜老师觉得怎么样?插画师的工作状态真实吗?”

姜玥略微惊讶被点名,但仍专业地回答:“很真实,特别是修改草图时的那种专注与犹豫之间的平衡。”

拍摄继续进行,姜玥的角色主要是确保与插画相关的细节准确。几次导演征求她的意见,她都给出了简洁而专业的反馈。

中午休息时,剧组提供盒饭。姜玥领了一份,准备找个安静角落用餐,却看到魏大勋向她招手。他正与导演和几位主演坐在一张桌子旁。

“姜老师,一起来吧,”导演热情邀请,“正好聊聊下午那场画廊戏。”

姜玥犹豫了一下,还是加入了他们。席间,大家讨论着拍摄进度和角色理解。魏大勋似乎刻意将话题引向创作过程,让姜玥能够自然地参与讨论。

“姜老师刚才说的很对,”他在讨论中说道,“创作者面对自己作品时的那种既爱又批判的心态,我试图在表演中捕捉这种矛盾。”

下午的拍摄包括几幅姜玥插画的特写镜头。她现场指导摄影师如何最好地呈现画作的细节和质感,建议灯光调整以突出特定笔触。

一场戏拍摄间隙,魏大勋来到监控区回看表演。站在姜玥旁边,他轻声问:“看起来如何?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

姜玥思考片刻:“第四镜时,你拿起画笔的动作可以更随意些。职业插画师不会那么小心翼翼地拿工具,除非是特别精细的工作。”

他点头:“说得对,太表演化了。重来时我调整一下。”

最终那条又拍了一次,效果更加自然。导演满意地拍拍姜玥的肩:“专业意见就是不一样!”

收工时天色已晚。姜玥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魏大勋走过来,已经换回自己的衣服,卸了妆。

“今天谢谢你,”他说,声音带着些许疲惫但满意,“你的意见让很多细节更加真实。”

“只是力所能及的,”姜玥回答,“拍摄比想象中耗时。”

他笑起来:“等待的时间远比拍摄长。习惯就好。”他犹豫了一下,“一起出去?我司机可以送你。”

姜玥正要拒绝,李静过来插话:“姜老师,明天同一时间可以吗?导演希望你能继续在场指导插画相关镜头。”

确认日程后,姜玥终于点头接受魏大勋的提议。走出摄影棚,夜晚的空气凉爽舒适。

车上,两人聊着今天的拍摄。魏大勋分享了一些表演中的挑战,姜玥则谈到观察拍摄过程对她自己创作的启发。

“你看待场景构图的方式让我想到绘画,”她说,“特别是灯光如何塑造空间和情绪。”

魏大勋眼睛亮起来:“确实!表演和视觉艺术有很多相通之处。”

到达姜玥的工作室楼下,他下车为她开门:“明天见。再次感谢今天的帮助。”

姜玥点头道别,看着车驶远才转身上楼。回到工作室,她不像往常立即投入工作,而是站在窗前回味这一天。

开机日的兴奋感仍在空气中弥漫,那种集体创作的能量与她平日独自工作的宁静截然不同,却同样令人满足。

手机响起,是魏大勋发来的消息:“安全到家了吗?附上导演特别满意的那条镜头——你的指导让表演更加真实。”

照片中是他修改草图时的特写,手指放松地握着笔,眼神专注而自然。

姜玥回复:“已到家。表演很真实。”

她放下手机,没有立即开始工作,而是拿出素描本,快速勾勒出今天记忆最深刻的几个场景:忙碌的摄影棚、监控器上的特写镜头、开机仪式的瞬间...

最后一张是魏大勋在表演创作瓶颈时的表情,那种内敛而真实的挣扎与坚持。

姜玥在这些草图下写道:“开机日——艺术的不同形式,相同的追求。”

保存草图后,她终于打开数位板,继续未完成的工作。但今晚,她的笔触似乎多了些新的维度——对光影更加敏锐,对人体姿态更加理解,对情感表达更加细腻。

或许,走出自己熟悉的世界,偶尔进入他人的创作领域,反而能为自己带来新的灵感。艺术之路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无数交叉小径组成的网络,每条路都能通向新的境界。

夜深了,姜玥保存所有文件,准备休息。

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创作日。而这次,她对此感到真正的期待。

上一章 第二十章 我们来谈恋爱吧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