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第一个法律援助日,我和欣榕带着林晓一起去了城郊的乡村。车子驶进村子时,路边的油菜花正开得灿烂,黄灿灿的一片,像极了当年欣榕送我的向日葵。
“以前总听你说想找个有花的地方做普法,”欣榕握着我的手,眼里满是笑意,“今天终于实现了。”我笑着点头,想起以前在律所加班到深夜,她总陪我在窗边看月亮,说“等以后不忙了,就带你去看满世界的花”。
村里的活动室很简陋,我们搬来几张长桌当咨询台,刚摆好宣传册,就有村民围了过来。有位大爷拿着土地承包合同来问,欣榕耐心地帮他逐条款解释,偶尔转头问我法律条文的细节,默契得像当年在学校一起准备模拟法庭。林晓在旁边帮忙记录,认真的样子,让我想起第一次跟着前辈做普法的自己。
中午休息时,村里的阿姨们送来刚蒸好的糯米糕,甜香扑鼻。欣榕接过一块,掰了一半递给我:“你尝尝,比咱们上次在小吃街买的还好吃。”我咬了一口,软糯的口感裹着豆沙的甜,忽然想起大学时,她总在早自习前给我带早餐,说“吃饱了才有力气背法条”。
下午的时候,我们去了村里的小学,给孩子们上普法课。欣榕穿着警服,给孩子们讲安全知识,还教他们唱《少年警察歌》,孩子们围着她拍手,笑声像银铃一样。我坐在旁边看着,阳光落在她身上,竟和当年在警校操场上教新生队列的她,慢慢重合。
临走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把一幅画塞给欣榕:“警察姐姐,这是我画的你,以后我也要当警察,保护大家!”画纸上,穿警服的女孩牵着穿律师袍的女孩,身后是盛开的油菜花。欣榕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头:“姐姐等你,以后我们一起保护大家。”
车子驶出村子时,夕阳正慢慢落下,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林晓靠在后座睡着了,我和欣榕并肩坐在前排,看着窗外的晚霞。“秋芝,”欣榕轻声说,“以后我们每个季度都来一次这里吧,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村民们懂法用法,比什么都有意义。”
“好啊,”我握着她的手,指尖触到她掌心的薄茧——那是常年握笔、训练留下的痕迹,“还要带他们去看城市的律所,去看警校的操场,让他们知道,只要心怀热爱,就能走到想去的地方。”
晚风从车窗吹进来,带着油菜花的香气,欣榕把头轻轻靠在我肩上。我知道,我们不仅在守护别人的正义,也在守护彼此的约定;不仅在传递法律的温度,也在延续当年的热爱。往后的日子,不管是乡村的油菜花田,还是城市的写字楼,只要我们并肩,每一段路都是最好的时光,每一次出发都是对初心最好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