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裹着夜色慢慢变凉,欣榕把我的手牵得更紧些,脚步也放得更缓。路过江边的便民售货亭时,她忽然停住,笑着指了指里面:“你看,还有卖桂花糖糕的,跟咱们上次在村里吃的很像。”
我顺着她的目光看去,玻璃柜里的糖糕裹着细碎的桂花,透着暖黄的光。“要不要买一块?”我问。她点头,拉着我走近,还特意跟老板说“多撒点桂花,我朋友喜欢这个味”——就像以前每次买零食,她总记得我偏爱甜口。
拿着糖糕坐在旁边的石凳上,我掰了一半递给她,桂花的香气混着晚风漫开来。“对了,”欣榕忽然开口,指尖轻轻蹭过糖糕上的桂花,“下周警校有新生入学礼,邀请我去做分享,你要不要一起去?我想跟他们讲讲,当年你怎么在图书馆帮我划法律重点,咱们怎么一起准备模拟法庭的。”
我咬了口糖糕,甜意从舌尖漫到心里:“好啊,我还可以带本当年的笔记去,给他们看看我画的歪歪扭扭的警徽——你当年还笑我画得像小太阳。”她忍不住笑出声,眼角的梨涡陷得深深的:“哪有,我明明说很可爱,还偷偷夹在自己的警务手册里了。”
正说着,手机忽然响了,是社区居委会的王阿姨打来的。接通后,王阿姨的声音透着欢喜:“秋芝、欣榕,跟你们说个好消息!张奶奶的遗嘱公证办好了,她特意让我跟你们说谢谢,还说等周末包了饺子,请你们来家里吃!”
挂了电话,我和欣榕对视一眼,都笑了。“张奶奶的手艺咱们可不能错过,”欣榕说,“我记得她上次包的白菜猪肉馅,你吃了满满两大碗。”“那是因为好吃,”我笑着反驳,又想起什么,“对了,林晓要是周末有空,也叫上她吧?让她跟张奶奶聊聊,多听听老人们的故事,以后做社区法律工作也更顺手。”
夜色渐深,江边的灯火愈发亮了。我们起身往回走,欣榕手里的蒲扇轻轻摇着,风里带着桂花糖糕的甜香。“秋芝,”她忽然轻声说,“你看,咱们现在的日子,就像小时候盼的那样——有喜欢的事做,有喜欢的人在身边,还有好多温暖的人记着咱们。”
我握紧她的手,看着远处江面上闪烁的灯光:“是啊,以后还会更暖的。等林晓正式加入法律援助站,咱们就能帮更多人;等警校的新生慢慢成长,又会有更多人带着热爱走下去。”
晚风拂过,蒲扇上“平安”的绣字在灯光下隐约可见。我知道,这些平凡又温暖的日常,这些关于陪伴与坚守的小事,都是我们当年约定的最好延续——往后的每一个日子,都会像这江夜一样,平静又充满希望,岁岁年年,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