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雄英传
本书标签: 历史 

第一章

雄英传

代国,京城

代国历经八代帝王统治,已有衰落之势。目今代嘉宗病入膏肓,可叹代国国运直下,恐怕难以恢复到先前强盛了。

寝宫内,烛火摇曳,将代嘉宗苍白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皇后跪在床前,她的手微微颤抖,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指尖轻抚过夫君的手背,那温度正在一点点流逝。她抿着唇,泪珠无声滑落,在锦被上晕开一朵朵暗色的花。代嘉宗的呼吸越来越微弱,眼神也逐渐涣散,但他仍努力抬起手,轻轻抚过皇后的脸颊。“别哭……记住一定要辅佐好凝儿,勿要让他人夺权呀”他的声音几乎微不可闻,却像一把刀,狠狠扎进皇后的心里。“陛下,臣妾记住了,那您还记得过去的事吗?是您一直疼爱我呀。陛下,你可不要抛弃我呀。"

太医们退到一旁,低垂着头,不敢与皇后对视,恐徒增伤感。殿内静得可怕,只有滴漏的声音在回荡。突然,一声惊雷炸响,震得窗棂簌簌作响。皇后抬头望去,只见天际乌云翻涌,电光如银蛇般在云层中穿梭,仿佛天都在为即将逝去的帝王哀鸣。一道金光破开乌云,直射而下,穿透殿顶,笼罩在代嘉宗身上。"陛下!"皇后惊呼一声。随着时间的流逝,皇帝渐渐没了气息。

殿外,狂风大作,卷起落叶漫天飞舞。宫人们跪伏在地,瑟瑟发抖。皇后踉跄后退,撞倒了身后的椅子,发出一声闷响。她的身体无力地滑落在地,泪水如决堤般涌出,模糊了她的视线。“陛下……”她低声呢喃,声音沙哑,仿佛从喉咙深处挤出。皇后跪在灵柩前,泪水早已流干,眼神空洞而麻木。她的手抚过灵柩的木质纹理,指尖冰冷,仿佛触摸到的不是木头,而是代嘉宗冰冷的身体。她的呼吸微微急促,胸口起伏,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得她喘不过气。“娘娘,请节哀,您该休息了。”宫女轻声劝道,声音小心翼翼,生怕触怒了这位悲痛欲绝的皇后。皇后没有回答,只是缓缓站起身,脚步虚浮地走向殿外。雨水打在她的脸上,混合着未干的泪痕,湿透了她的衣襟。她抬头望向天空,乌云密布,雷声依旧,仿佛在嘲笑她的无助。她仿佛想起曾经与皇帝相伴的日子,想起那时的欢乐。再美好也是回忆,一去不复返了。

“灵云寺……”她低声呢喃,眼神中闪过一丝茫然。宫女们会意,连忙上前,想要拦住她,却被她冰冷的目光逼退。皇后独自一人走出皇宫,雨水打湿了她的发丝,顺着脸颊滑落。她的脚步坚定,却带着一丝踉跄,仿佛随时都会倒下。她虔诚地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虔诚地祷告。"求佛祖保佑,让朝堂安定,让天下太平。"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说不出的沉重。灵云寺,代国八大宗之一,也是三大护国之宗之一。寺内檀香袅袅,钟声悠远。皇后闭着眼,泪水从眼角滑落。她知道,代国早就不是那个强盛的代国了。目今代国连年遇灾,百姓食不果腹,各地亲王蠢蠢欲动。呜呼,代国危在旦夕呀!

与此同时,,皇宫密室中,参议大臣何利、丞相厉力龙与中丞离举围坐在一张圆桌旁,烛光摇曳,映照出三人阴晴不定的脸色。“陛下驾崩,朝局动荡,我们必须尽快行动。”何利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厉力龙皱眉,手指轻轻敲击桌面,发出规律的声响。“豫王公祖仁实力最弱,易于掌控,但他真的能服众吗?”离举冷笑一声,眼神中闪过一丝轻蔑:“服众?只要我们掌握朝政,谁还敢不服?”何利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阴狠:“没错,只要我们假传诏令,号召天下分封之王进京,然后再一一诛杀,便可借机掌控局面。”

两天后,丞相府内,厉力龙正在书房中来回踱步。这人有两道竖眉,下有一双深邃的眼睛,偶有冷光。他的目光不时扫向门口,似乎在等待什么。终于,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传来。"丞相。"参议大臣何利推门而入,身后跟着中丞离举。"可算来了。"厉力龙停下脚步,又向四周一看,确定没有危险后,示意二人坐下。"事情都安排好了?"何利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一卷诏书。"已经拟好了,只等丞相过目。"厉力龙接过诏书,仔细查看。他的目光在"召集天下分封之王速来京城"几个字上停留片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很好。"他点点头并将诏书递还给何利,"就按这个发出去。记住,一定要快,不能给诸王反应的时间。"离举皱眉道:"可那些诸侯王会相信吗?尤其是豫王,他可是出了名的谨慎。""正因为谨慎,他才更不会轻举妄动。"厉力龙冷笑道,"皇帝诏书,谁敢不来。只要我们表现得够十分相像,他就不得不来。"何利若有所思地点头:"确实如此。而且,豫王修为最低,最好掌控。"三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野心。这场权力的游戏,才刚刚开始。

皇后在灵云寺祈福完毕,返回皇宫。途中,她听闻三官假传诏令之事,心中忧虑重重。她的手紧紧攥住衣袖,指节泛白,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与无奈。“娘娘,您没事吧?”宫女小心翼翼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皇后叹了一口气,紧紧地抓住侍女小萍的手说:“小萍,你说我会辅佐好凝儿吗?”小萍深情地看了皇后一眼说:“娘娘和太子都很聪慧。奴婢相信娘娘一定会的。”皇后摇头,她深知自己无力改变什么。不过她却被小萍坚定的眼神所震撼。她淡淡地说:“回宫吧。”她坐在马车中,眼神望向窗外,雨水依旧倾盆而下,哪知这雨竟暗藏无数哀愁。

次日清晨,诏令发布,京城内外一片哗然。百姓们议论纷纷,各种猜测四起。

"听说先帝临终前留下遗诏,要立安南王为储君。"

"怎么可能?安南王资质一般,怎么可以担当起大任?"

"谁知道呢?也许是先帝有什么深意吧。"

茶馆内,人们压低声音讨论着。角落处,一个身着黑色便服的男子静静听着,叹了一口气,眉头微皱。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那些议论纷纷的人。"看来,京城要变天了。"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豫王府内,公祖仁正在院中练剑。他的动作并不快,却十分精准,每一剑都带着破空之声。突然,一个侍卫急匆匆跑来,手中捧着一卷诏书。"王爷,京城急报!"公祖仁收剑入鞘,接过诏书,快速浏览起来。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最后将诏书重重合上。"召集天下诸侯?"他低声自语,"这可不像是先帝的作风啊。"他的目光投向远方,似乎穿透了重重宫墙,看到了那三位权臣阴险的笑容。他对侍卫说:"去吧李田叫来。"不一会儿,谋士李田来到,他行了一礼道:"公子可有事?"公祖仁微微一笑,说:"谋士可知诏令一事。"已知。公子如此聪慧,怎不知对策呢?"”你呀,真是没法说。""公子深知三官当权,何不写一份讨逆书,从而号召天下诸王呢?”好呀,谋士,就依你所言。”

皇宫内宫中,皇后站起身,走到窗前。雨水顺着屋檐流下,形成一道水帘,模糊了她的视线。她的手指紧紧扣住窗框,指尖泛白。“传令下去,秘密召见所有忠于陛下的朝臣。”她的声音突然变得坚定,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宫女连忙应声,匆匆退下。皇后站在窗前,雨水打湿了她的衣襟,但她浑然不觉。她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绝不能让三官的阴谋得逞。

三官在皇宫中密切关注各路分封之王的动向,眼中皆是野心与阴谋。他们计划在众人抵达京城后,立即宣布豫王继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掌控朝局。

皇后秘密在寝宫中召见了几位忠于代嘉宗的朝臣,他们的脸色凝重,眼中皆是担忧。“娘娘,三官假传诏令,意图掌控朝政,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一位老臣沉声说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皇后点头,眼神坚定:“我已联络了几位分封之王,他们愿意支持我们。但三官势大,我们必须小心行事。”另一位朝臣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娘娘,三官手握玉玺,假传诏令,天下人皆以为真。我们若贸然行动,恐怕会陷入被动。”皇后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玉玺虽在他们手中,但民心在我们这边。只要我们揭露他们的阴谋,天下人自然会站在我们这边。”朝臣们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决然。他们知道,这是一场生死之战,胜则大代江山稳固,败则万劫不复。“娘娘,我们该如何行动?”老臣低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皇后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们要在京城内暗中集结力量,等待时机。”朝臣们纷纷点头,迅速退出寝宫,开始行动。皇后独自一人站在寝宫中,烛光映照出她苍白的面容。她的心中一片冰凉,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逐渐崩塌。

与此同时,豫王公祖仁在封地接到了皇后的密信。他的眉头紧锁,心中疑惑不已。“公子,皇后娘娘的密信,您怎么看?”李田问道。豫王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犹豫:“皇后娘娘信中揭露了三官的阴谋,先前谋士也极言三官诏我们入京不是好事,但此事仍真假难辨,我们需谨慎行事。”李田不语却又叹了一口气,说:“公子,既然您有疑虑,就应该立即派人查探,确认消息真假。”豫王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好,立即派人查探,务必小心行事。”李田行了一礼,随即退出书房。豫王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烛光映照出他阴晴不定的脸色。

雄英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