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苏晚刚走进教室,就看见林薇薇和陆时衍围着课桌忙碌。林薇薇手里拿着一沓装订好的纸,上面贴满了彩色便利贴;陆时衍则拿着一支马克笔,在白板上写着“错题汇总分工表”。见苏晚进来,两人立刻招手:“快来!我们把上周模拟卷的错题整理好了,还分了科目和类型,你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
苏晚凑过去,桌上的错题汇总本按“数学”“物理”分成两册,每册里又按“力学”“电磁学”“导数”等知识点分类,每道错题旁边都贴了便利贴——红色写错误原因,蓝色写正确思路,黄色写拓展提醒。林薇薇指着一道电磁复合场题说:“这道题你当时用了‘轨迹分解法’,我用了‘受力分析三步法’,我们都把方法写在旁边了,以后复习能多一种思路。”
陆时衍也补充道:“我还在每道题后面标了‘对应模拟卷题号’和‘难度等级’,以后想回顾原题或者按难度刷题都方便。”他顿了顿,又拿出一个活页夹:“这里面是我们三人的错题草稿纸复印件,连当时画的示意图都保留了,有些思路可能记不清了,看草稿纸就能想起来。”
早自习时,班里同学听说三人整理了错题汇总,都围过来看。数学课代表拿起数学册,翻到导数部分,笑着说:“你们连‘复合函数拆法步骤’都写了,比我自己记的笔记还详细!”林薇薇立刻把汇总本递给他:“你可以借去复印,要是有补充的错题,也可以加进来,我们一起把这本汇总本做得更完整。”
苏晚也把物理册分给同学:“里面的‘电磁复合场解题口诀’是陆时衍编的,特别好记,你们可以试试看。”陆时衍笑着说:“其实就是把复杂步骤简化成了‘一画轨迹、二析受力、三列方程’,记起来方便,做题时也不容易乱。”同学们听得频频点头,有人还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口诀。
数学课上,王老师看到错题汇总本,忍不住称赞:“你们把错题整理得这么细致,不仅帮自己复习,还能带动全班同学,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特别好!”他提议把汇总本放在班级图书角,供大家随时借阅,班里同学立刻鼓掌同意——原本只是三人的错题整理,渐渐变成了全班的学习资源。
午休时,三人去了图书馆,继续完善错题汇总。林薇薇把同学补充的两道新错题贴进数学册,还在旁边画了小图标:“这道是数列题,画个小箭头代表递推关系;这道是几何题,画个三角形,一眼就能分清。”苏晚则把“解题口诀”重新排版,用彩色笔标了重点,让口诀更醒目;陆时衍则检查每道题的难度等级,把标注错的地方修正过来。
整理到一半,林薇薇忽然停下手,看着汇总本轻声说:“没想到我们居然整理了这么多错题,从刚开始连外接球半径都算错,到现在能帮同学讲题,还能编解题口诀,好像真的成长了好多。”苏晚点点头,翻到汇总本第一页,上面写着“苏晚、陆时衍、林薇薇 共同整理”,下面还有三人的签名,字迹从一开始的生疏,到后来的默契,每一笔都藏着并肩的时光。
陆时衍也笑着说:“其实错题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一起把错题变成了‘宝藏’,以后不管是省赛还是平时考试,这本汇总本都会是我们的帮手。”他拿出一支笔,在汇总本扉页添了一行字:“每道错题都是成长的脚印,每一次整理都是并肩的证明。”
放学后,夕阳把天空染成橙红色。三人并肩走在小路上,林薇薇忽然说:“等省赛结束,我们把这本汇总本送给学弟学妹吧?他们以后备战竞赛,说不定能少走很多弯路。”苏晚和陆时衍异口同声地答应:“好啊!”陆时衍还补充道:“我们可以在里面加一封‘致学弟学妹的信’,把我们的备考经验也写进去。”
走到岔路口,林薇薇把错题汇总本递给苏晚:“你晚上再检查一遍,要是有遗漏的地方,我们明天再补充。”苏晚接过汇总本,指尖触到厚实的纸页,心里满是温暖——这本汇总本里,不仅有错题和思路,还有三人一起讨论的笑声、一起修改的痕迹,更有全班同学的支持和补充。
苏晚回到家,把错题汇总本放在书桌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摆着三人的签名笔和补充的错题草稿纸。她翻开汇总本扉页,在陆时衍写的话下面,又添了一行字:“错题汇总里的每一页,都藏着我们一起努力的星光,这些星光汇聚起来,照亮了我们的备考路,也温暖了身边的人。”
灯光下,汇总本上的小图标闪着淡淡的光,解题口诀格外清晰。苏晚看着这本沉甸甸的汇总本,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不管省赛结果如何,这本汇总本,还有背后那些并肩的时光,都会成为最珍贵的回忆。而那些藏在错题里的星光,会一直照亮她未来的学习路,也照亮更多人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