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冰冷的评估小字,像判决书一样压在林小夕心头。
干预成功率:低于15%。风险等级:高。
APP第一次展现出它超越单纯“预知”的一面,仿佛一个冷漠的裁判,在告诉她:此事难度极大,后果难料,你好自为之。
恐慌和无力感像潮水般涌来,几乎让她窒息。她甚至不知道那个女孩是谁!
但就这么放弃吗?眼睁睁等着明天那条鲜活的生命变成热搜上一则冰冷的新闻?
不。绝对不能。
她猛地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乱。
她重新拿起手机,但这次没有盲目搜索,而是目光锐利地再次审视那条热搜标题。
【花季少女深夜坠楼,生前疑似遭遇网暴】
“生前疑似遭遇网暴…”她喃喃自语,捕捉到了最关键的信息,“网暴…源头一定在网上!”
她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再次扑到电脑前。这一次,她不再漫无目的地搜索,而是集中火力,开始筛查本地微博、本地贴吧、本地校园论坛和空间。
她重点关注那些充满了恶意评论的帖子,尤其是近期发布的、针对某个特定女孩的围攻。她的眼睛因为长时间紧盯屏幕而酸涩流泪,但她不敢停下。
时间不多了。
一条条恶毒的言论划过屏幕,像无形的刀子,连她这个旁观者都觉得触目惊心。她难以想象,那个被围剿的女孩正承受着多大的压力。
终于,在一个本地热门高中的贴吧里,她发现了一个被顶了几百楼的“扒皮帖”。
帖子的主角是一个ID叫“小雨滴”的女孩。楼里充斥着各种不堪入目的猜测和人身攻击,起因似乎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误会和嫉妒。有人曝光了她的班级、照片,甚至家庭信息。替她说话的声音微弱,很快就被更大的声浪淹没。
林小夕的心跳骤然加速。
就是这里!这种规模的恶意,足以压垮一个人!
她点进“小雨滴”的主页,最后一条动态停留在昨天深夜,只有一句话:“好累啊。是不是只要我消失,大家就满意了?”
配图是一张极其黯淡的、对着窗户拍的夜景照片。
林小夕的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就是她!时间、情绪、遭遇,全部对得上!
她找到了目标,但更大的难题摆在了面前——她该如何干预?
直接发帖澄清?她自己都会立刻被喷成筛子,而且根本没人会信。
私下联系“小雨滴”?对方现在极度敏感脆弱,一个陌生人的消息很可能适得其反。
报警?警察会相信一个来自“预知APP”的荒诞报警吗?
每一个方案都看似可行,却又都充满了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那低于15%的成功率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她该怎么办?
巨大的压力和迷茫几乎将她吞噬。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机,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
就在这时,一个极其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钻进了她的脑海。
这个APP因“互动”而存在,她的故事因“读者”而展开。那么这一次,为什么不让真正在看这个故事的人,来帮她做出这个最关键的选择?
她猛地打开话本小说APP,点开了自己的作品管理后台。在最新一章的末尾,她手指颤抖却无比坚定地写下了“作者说”:
【 >> 话本作者说:】
【紧急求助!】宝宝们!小夕找到了那个可能被网暴的女孩!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直接联系?报警?还是发帖硬刚?每一种选择都可能救命,也可能导致更糟的结果!干预成功率只有15%!请立刻在楼聊里投票告诉我你的选择!
【A. 私下联系女孩,尝试安慰和开导】
【B. 果断报警,并提供所有能找到的线索】
【C. 冒险发帖反击,试图引导舆论】
【D. 放弃干预,风险太高了】
【你们的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改变一个生命的走向!请帮帮她!】
写完最后一行字,她将章节迅速发布出去,然后像被抽空了所有力气一样,瘫倒在椅子上,闭上了眼睛。
她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现在,她把一部分决定权,交给了屏幕另一端那些素未谋面、却一直在追随着这个故事的人们。
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等待着来自“楼聊”的审判。
(作者注:亲爱的读者,正如文中所说,这一次,请真的在评论里告诉我你的选择吧!A、B、C还是D?接下来的剧情,将会由你们的选择而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