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第十七章 专业谈判,展现实力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秋日的晨光透过病房的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明暗交错的条纹。林晚星将最后一份 “新人培养方案” PDF 保存到桌面,文件夹图标特意换成了星芒音乐的 logo—— 这是她熬了三个通宵的成果,从艺人定位到推广路径,每一页都标注着详细的数据支撑与执行细则。手机屏幕上,张恒的微信对话框停留在昨晚的消息:“明天下午三点,线上会议详谈,我会带团队核心成员一起参会。”

苏母端着刚热好的牛奶走进来,看到桌面铺满的文档,忍不住轻声叮嘱:“星星,别总熬夜,你这身体刚好转,可不能累着。” 她把牛奶杯放在方案旁,指尖轻轻拂过 “艺人声线匹配表”,“这些字看得妈眼晕,可妈知道,你做的都是正经事,比啥都强。” 林晚星笑着接过牛奶,指尖触到杯壁的温热,心里泛起一阵暖意 —— 这份方案不仅是给星芒音乐的合作提案,更是她向 “音乐创业” 迈出的关键一步,容不得半点马虎。

上午的时间,林晚星反复演练会议流程。她对着镜子模拟讲解 “声线匹配逻辑”,将每个艺人的嗓音特点编成易懂的口诀:“林小夏的气声像云朵,适合裹着旋律走;陈默的胸腔共鸣足,摇滚曲里能炸场;赵玥的转音带甜意,国风歌里最适配。” 遇到需要展示数据的环节,她提前将图表调整到最清晰的视角,确保星芒团队能一眼看懂 “不同曲风的市场接受度对比”。系统面板上,“商业谈判技巧” 初级技能的图标闪烁着微光,她知道,这次会议不仅要展现方案的专业性,更要让张恒团队看到她的战略眼光与执行能力。

下午两点五十分,林晚星提前进入会议房间。屏幕上陆续出现四个头像,除了熟悉的张恒,还有三位陌生面孔 —— 根据提前了解的信息,分别是星芒音乐的艺人总监、推广总监与数据分析师。每个人身后的背景都透着专业感:艺人总监身后是练歌房的隔音棉,推广总监的桌面摆着最新的短视频平台数据报告,数据分析师的屏幕上还残留着未关闭的 Excel 表格。

“星晚老师,介绍一下团队成员:这位是负责艺人发掘的李总监,这位是统筹推广的王总监,这位是做市场分析的刘老师。” 张恒的声音率先响起,语气比上次更显郑重,“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深入探讨‘新人培养方案’的可行性,也希望能听听您的详细规划。”

林晚星微笑着点头,手指在键盘上轻轻一点,屏幕瞬间切换到方案首页:“感谢张总监和各位老师的时间。今天我带来的‘新人培养方案’,核心逻辑是‘以内容定人设,以数据控路径’,分为三个核心模块:艺人声线匹配、分阶段推广策略、市场风险管控。咱们先从第一个模块说起。”

她点击鼠标,切换到 “艺人声线匹配表”,表格里清晰标注着三位潜力新人的声线特点、适配曲风、代表作品参考:

林小夏:气声浓郁,中音区稳定,适配 “治愈系抒情”,参考作品《小幸运》《这世界那么多人》,建议后续定制《向阳》这类温暖向歌曲;

陈默:胸腔共鸣强,高音爆发力足,适配 “励志摇滚”,参考作品《追梦赤子心》《逆战》,可开发 “热血向” 原创曲目;

赵玥:转音灵活,咬字带古典韵味,适配 “国风流行”,参考作品《知否知否》《芒种》,适合结合传统诗词创作。

“我们做过声线数据分析,” 林晚星点开附带的音频波形图,“林小夏的气声占比达 35%,在‘深夜陪伴’类播放场景中,听众留存率比平均值高 28%;陈默的高音持续时间可达 15 秒,适合在演唱会等现场场景带动氛围;赵玥的咬字清晰度评分 92 分,唱国风歌时,歌词理解度比其他艺人高 15%。”

艺人总监李姐忍不住开口,语气里满是惊讶:“星晚老师,您这份声线分析,比我们内部做的还细致!我们之前也觉得林小夏适合抒情,但一直没找到具体的数据支撑,您这分析真是说到点子上了。” 她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显然已经被方案打动。

林晚星没有停顿,继续推进到 “推广策略” 模块:“基于艺人定位,我设计了‘三阶段推广路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 KPI 与资源匹配。”

第一阶段:短视频预热(1-2 个月)

内容方向:为每位艺人定制 “声线展示” 短视频 —— 林小夏拍摄 “深夜弹唱” 系列,背景选在温馨的卧室,突出治愈感;陈默拍摄 “街头摇滚” 片段,用 live 感吸引年轻听众;赵玥拍摄 “古风翻唱”,搭配传统服饰与乐器,打造国风人设。

平台选择:林小夏主攻小红书、网易云音乐播客;陈默侧重抖音、B 站;赵玥发力快手、微博国风话题。

KPI 目标:单平台粉丝量突破 5 万,短视频平均播放量达 10 万 +,艺人相关话题阅读量破百万。

第二阶段:歌曲首发(3-4 个月)

资源匹配:为林小夏首发《向阳》,争取云音平台 “治愈专区” 推荐位;为陈默定制摇滚单曲,联动音乐节做线下首唱;为赵玥打造国风歌曲,投稿至 “国风新语” 官方活动。

数据目标:《向阳》播放量破 30 万,陈默单曲现场视频播放量破 50 万,赵玥歌曲进入国风榜前 20。

第三阶段:IP 深化(5-6 个月)

衍生开发:为林小夏推出 “治愈系电台”,每周分享音乐故事;为陈默策划 “校园巡演”,覆盖 10 所高校;为赵玥开发 “国风周边”,联动汉服品牌推出联名款。

商业目标:艺人商演报价提升 50%,单曲商业授权收入覆盖前期投入成本,粉丝复购率达 40%。

推广总监王总皱着眉提出疑问:“星晚老师,您这推广路径很详细,但短视频预热阶段,我们需要投入多少资源?如果粉丝增长达不到预期,该怎么调整?” 这是行业常见的痛点,也是检验方案可行性的关键。

林晚星早有准备,点开 “资源投入与风险管控” 页面:“前期短视频投入控制在 10 万以内,主要用于优质视频制作与少量平台投放。我们设置了‘双周数据复盘’机制:若某平台粉丝增长低于预期 30%,立刻调整内容方向 —— 比如林小夏若在小红书效果不佳,就转向网易云播客,主打‘睡前伴听’场景;若某艺人的人设不被接受,及时切换适配曲风,避免资源浪费。” 她调出一份 “备选方案表”,上面详细列出了每种风险的应对策略,连 “短视频评论负面率超 10% 时的公关话术” 都提前拟好。

数据分析师刘老师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谨:“星晚老师,您之前提到《逆光》的播放量预测,能否详细说说支撑逻辑?我们内部预测是未来一个月破 35 万,您说能破 50 万,这个差距需要数据支撑。” 这是会议的关键提问,也是林晚星展现市场洞察力的机会。

林晚星打开 “《逆光》播放量预测模型”,屏幕上的折线图清晰展示着数据逻辑:“我的预测基于三个维度:第一,用户画像匹配 ——《逆光》的核心听众是 20-25 岁女性,这类用户近期在‘治愈系’歌曲的搜索量周均增长 12%,且分享意愿强,二次传播率达 45%;第二,平台算法红利 —— 云音平台本月推出‘新人新作扶持计划’,《逆光》已进入候选池,若获得推荐位,单周播放量可增长 8-10 万;第三,外部联动效应 —— 音乐解析社的视频播放量已破 80 万,带动歌曲搜索量日均增长 2 万,且有 3 家影视公司咨询版权授权,若达成合作,播放量会迎来爆发式增长。”

她顿了顿,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做个小测试 —— 明天在抖音发起‘# 逆光成长故事’挑战赛,邀请用户分享自己的奋斗经历,平台会给予流量扶持。根据同类活动数据,这类挑战赛能带动歌曲播放量单日增长 3-5 万,正好验证预测逻辑。”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鼠标点击的细微声响。张恒看着屏幕上详细的数据模型,又看了看身边几位团队成员惊讶的表情,突然开口,语气里带着一丝探究:“星晚老师,恕我直言,您对艺人定位的精准度、对市场趋势的判断,甚至对平台算法的理解,都远超一般的创作者,更像是从业多年的行业老兵。我很好奇,您到底是谁?背后是否有团队支撑?”

这个问题在林晚星的预料之中。她没有回避,而是温和地笑了笑,指尖轻轻划过桌面的 “星之乐” 笔记本 —— 那是原身的音乐手稿,此刻正安静地放在键盘旁:“张总监,我只是个想做优质音乐的人。这些分析,一部分来自对市场数据的研究,一部分来自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就像《逆光》里唱的,‘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我做这些,只是不想看到好音乐被埋没,不想看到有才华的新人被辜负。”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坚定的力量。屏幕那头,张恒的眼神渐渐柔和下来。他想起自己刚入行时的初心,也是想做 “有温度的音乐”,却在行业的浮躁中渐渐妥协。而眼前这个匿名的 “星晚”,用一份详实的方案、精准的预测,让他重新看到了行业的希望。

“星晚老师,我服了。” 张恒的语气里满是真诚,“您的方案不仅专业,更有情怀,这正是我们星芒音乐一直追求的。我代表团队表个态:全力支持‘新人培养计划’,后续的资源调配、资金投入,我们都会优先配合。”

艺人总监李姐立刻接话:“我们明天就安排林小夏试唱《向阳》demo,争取一周内完成录制;艺人包装方案也会根据您的定位调整,确保符合人设。” 推广总监王总也补充道:“短视频预热的资源我们已经对接好,抖音挑战赛明天就能上线,平台给的流量扶持比预期还多 20%。” 数据分析师刘老师则笑着说:“我会每天跟进《逆光》的播放数据,实时调整预测模型,也会为新人的推广效果做数据监测。”

会议的氛围从严谨的谈判,变成了热烈的合作讨论。林晚星看着屏幕上热情的团队成员,心里满是激动。她知道,这次沟通不仅敲定了合作方向,更赢得了星芒音乐的信任 —— 这份信任,比任何商业条款都更珍贵。

会议结束前,张恒提出一个意外的提议:“星晚老师,我们想邀请您担任星芒音乐的‘音乐顾问’,不签排他协议,您只需要在关键节点给出专业建议,薪酬待遇我们按行业顶流标准支付。” 这个提议超出了林晚星的预期,却也让她看到了星芒音乐的诚意。她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笑着说:“谢谢张总监的认可,我需要时间考虑。但后续的合作,我一定会全力配合,争取让《向阳》成为下一个《逆光》。”

挂掉会议,林晚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桌面上的方案 PDF 还亮着,屏幕右下角弹出系统的提示音:

【检测到宿主通过专业能力获得合作方深度认可,触发 “信任达成” 特殊状态。】

【获得奖励:积分 500 点(来自合作方的正向反馈)、“音乐行业资源库” 初级权限(可查询行业最新动态、艺人资源、平台政策)。】

【当前状态更新:】

【积分:2250 点(此前 1750 点 + 新增 500 点)】

【剩余生命值:618 天 0 小时】

【解锁新任务:【完成《向阳》demo 录制与新人试唱】,任务奖励:积分 800 点、爱意值 300 点、“艺人合作优先权”(可优先选择星芒音乐的艺人合作)。】

苏父这时刚好从修理厂回来,手里拿着一张崭新的 “艺人试唱安排表”—— 是他托朋友从星芒音乐拿到的,上面详细标注了试唱时间、地点与伴奏版本。“星星,你看!林小夏明天就试唱,爸明天请假陪你去录音棚!” 他的脸上满是兴奋,指甲在 “录音棚地址” 上轻轻划过,生怕看漏一个字。

林晚星接过安排表,心里满是感动。父母虽然不懂音乐行业,却用最朴素的方式支持着她的梦想:苏母每天变着花样做营养餐,确保她有精力应对高强度的工作;苏父到处打听行业信息,甚至请假陪她跑录音棚。这些看似微小的举动,却构成了她最坚实的后盾。

当天晚上,林晚星收到张恒的微信,附带一个压缩包:“星晚老师,这是林小夏的嗓音分析报告与过往演唱视频,您可以提前熟悉她的声线,方便明天指导试唱。另外,《向阳》的伴奏我们做了三个版本,分别是钢琴版、弦乐版与国风版,您看看哪个更适合。”

林晚星点开压缩包,仔细聆听每个版本的伴奏。钢琴版的清澈、弦乐版的温暖、国风版的悠扬,各有特色。她反复对比林小夏的演唱视频,发现她的气声在钢琴伴奏下更显细腻,便回复张恒:“推荐钢琴版伴奏,后续可根据试唱效果,加入少量古筝泛音,贴合《向阳》的温暖内核。”

回复完消息,林晚星走到窗边。夜色中的医院格外安静,只有远处的路灯散发着柔和的光。她想起重生时的绝望,想起制定健康计划时的认真,想起和张恒团队谈判时的坚定,突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在慢慢开花结果。

书桌上,“新人培养方案” 的 PDF 还亮着,屏幕上的 “艺人声线匹配表” 像一张充满希望的地图。林晚星知道,和星芒音乐的合作只是开始,未来还有很多挑战 ——《向阳》的录制效果、新人的市场接受度、推广策略的落地执行。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有专业的方案、信任的伙伴、支持的家人,还有那份对音乐永不熄灭的热爱。

她拿起原身的 “星之乐” 笔记本,翻开最新的一页,写下:“《向阳》不仅是一首歌,更是一群人的梦想起点 —— 为有才华的新人,为有情怀的团队,也为所有相信‘优质音乐有力量’的人。” 字迹坚定,像在对自己承诺,也像在对未来的合作伙伴,发出最真诚的邀约。

上一章 第十六章 伯乐出现,初步接洽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公司注册,事业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