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第二十八章 《默》创佳绩,神秘创作人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

深夜的录音棚里,只有调音台的指示灯泛着微弱的蓝光。林晚星戴着监听耳机,指尖在推子上反复微调,屏幕上《默》的波形图像一条起伏的河流,在夜色中静静流淌。李曼的 vocals 已经录制完成,此刻正在进行最后的混音打磨 —— 她把人声中频段的增益提高 1.5dB,让 “忍不住化身一条固执的鱼” 这句的咬字更清晰;又将钢琴伴奏的低频衰减 2dB,避免盖过李曼尾音的气声,每一个参数调整都精准到小数点后一位。

“再把混响时间从 2.8 秒调到 3.2 秒试试。” 林晚星对身旁的录音师老吴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却格外专注。老吴点点头,手指在键盘上敲击,混响效果瞬间变化 —— 李曼的声音仿佛被裹上一层柔软的光晕,在空旷的声场里缓缓扩散,像在诉说一个沉淀了多年的故事。“这样就对了。” 林晚星摘下耳机,长出一口气,窗外的天色已经泛起鱼肚白,远处的街道传来第一班公交车的报站声。

这已经是她在录音棚熬的第三个通宵。从人声细节的修复到乐器音色的融合,从情感层次的递进到底噪的消除,每一个环节都反复打磨。她甚至找来李曼十年前的专辑《岁月如歌》,对比两者的声线特点,确保《默》既能展现李曼当下的成熟韵味,又能唤醒老粉丝的青春记忆。“曼姐的中音区是宝藏,必须让每一个字都带着故事感。” 林晚星在混音笔记上写下这句话,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录音棚里格外清晰。

第二天上午,李曼接到混音版 demo 时,正在化妆间准备杂志拍摄。她戴上耳机,刚听到前奏的钢琴声,就停下了化妆的动作。当 “逆着洋流独自游到底” 的歌声响起时,她的眼眶瞬间泛红 —— 混响效果让声音多了几分空灵感,尾音的气声像羽毛般轻轻飘落,把 “固执” 与 “怅惘” 的情绪完美融合。“这就是我想要的感觉!” 李曼激动地给林晚星打电话,声音里满是哽咽,“林总,您把我心里想说却没说出口的话,都放进这首歌里了。”

歌曲上线前一天,林晚星和李曼团队一起召开宣传协调会。王姐拿着最终版宣传方案,语气里满是期待:“云音平台会给咱们开‘独家首发’专题,首页 Banner、弹窗推荐、电台轮播资源全上;抖乐那边,曼姐会在上线当晚开 1 小时直播,现场清唱《默》并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还有二十家音乐媒体,会同步发布乐评,重点突出‘李曼回归 + 神秘创作人’的话题点。”

林晚星却在 “神秘创作人” 部分画了个圈,补充道:“关于‘星晚’的身份,暂时不要透露任何信息。我希望大家关注的是歌曲本身,而不是创作人的背景。” 这个决定让王姐有些意外,但看到林晚星坚定的眼神,还是点了点头:“没问题,我们会调整宣传话术,重点引导听众讨论歌曲情感与曼姐的演唱。”

上线当天中午 12 点,《默》准时在云音平台发布。林晚星坐在办公室里,盯着后台数据 —— 播放量从 0 开始,以每秒数百的速度飙升,评论区瞬间被刷屏:“天!这是我认识的李曼吗?声音里的故事感太绝了”“‘忍不住化身一条固执的鱼’这句,直接戳中我的泪点,想起当年为爱执着的自己”“求问创作人‘星晚’是谁?能写出这么细腻的歌,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下午两点,《默》空降云音 “热门歌曲榜” 第五名,超过了多首流量歌手的新歌;下午五点,播放量突破 100 万,评论量超 3 万,成功冲进榜三;晚上八点,李曼的直播开始,当她现场清唱《默》时,直播间在线人数突破 50 万,弹幕满是 “循环播放”“单曲循环预定” 的留言,甚至有粉丝刷起了 “李曼回归” 的火箭特效。

第二天清晨,《默》成功登顶云音 “热门歌曲榜”,播放量达 230 万,成为平台单日播放量最高的歌曲。更让人惊喜的是,歌曲还被某热播剧《时光里的我们》选为插曲,在剧中男女主角分手的片段播放时,《默》的旋律响起,瞬间引发观众共鸣,# 时光里的我们 默# 话题很快登上微博热搜,带动歌曲播放量再涨 50 万。

听众的评论越来越走心,有人分享自己的爱情故事:“和前任分开三年,今天听到‘你笑着说我有点偏执’,突然释怀了,谢谢你,李曼;谢谢你,星晚”;有人写下对青春的怀念:“高中时最喜欢李曼的《岁月如歌》,现在工作五年,又被《默》打动,原来好的音乐真的能跨越时光”;还有人开始好奇创作人的身份:“能写出这么懂人心的歌,‘星晚’到底是谁?是资深制作人还是隐藏的新人?”

李曼在后续的采访中,更是不吝赞美:“《默》对我而言,不仅是一首回归之作,更是一次音乐的重生。没有‘星晚’老师,就没有现在的我。她太懂音乐,也太懂情感了,每次和她沟通,都能被她对音乐的敬畏心打动。” 当记者追问 “星晚” 的身份时,她只是笑着说:“这是个秘密,但我相信,好的音乐不会因为身份而被埋没,大家只要记住《默》带来的感动就好。”

网友对 “星晚” 身份的好奇愈发强烈,# 寻找星晚# 话题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榜,阅读量突破 5000 万。有人猜测 “星晚” 是某隐居的资深制作人,因为从《小幸运》《追梦赤子心》到《默》,风格多变却都保持高水准;有人觉得 “星晚” 可能是晚星娱乐的某位幕后创作人,甚至有人开始扒苏晓、陆哲的社交账号,试图找到蛛丝马迹;还有音乐博主制作了 “星晚作品分析” 视频,对比三首歌的编曲细节,推测 “星晚” 可能接受过专业的古典音乐训练,视频播放量很快破百万。

晚星娱乐的办公电话也成了 “热线”,每天都有记者和粉丝打来,询问 “星晚” 的身份。张萌每次都笑着回应:“‘星晚’老师希望大家关注作品本身,我们会尊重她的意愿,暂时不透露更多信息。但请大家放心,后续还会有更多优质作品和大家见面。”

而此时的林晚星,却早已投入到新作品的筹备中。她在创作室里,对着苏晓和陆哲的声线分析报告,反复筛选曲库 —— 为苏晓选了孙燕姿的《遇见》,计划改编成 “治愈系钢琴版”,突出她气声的细腻;为陆哲选了 Beyond 的《光辉岁月》,打算加入更多电吉他元素,强化他的摇滚特质。

“苏晓,你唱‘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时,气息可以再轻一点,想象自己在清晨的街道上散步,遇到熟悉的朋友,那种轻松又期待的感觉。” 林晚星坐在钢琴前,边弹边指导苏晓练唱。苏晓穿着淡蓝色卫衣,手里拿着乐谱,按照建议反复练习,嘴角渐渐扬起笑容 —— 经过几次演出和录音,她的台风越来越稳,对歌曲情感的把控也越来越精准。

陆哲则在旁边的排练区,跟着编曲老师调整《光辉岁月》的吉他 solo。他穿着黑色工装裤,手指在琴弦上快速滑动,眼神里满是专注。“这段 solo 可以再野一点,加入一点布鲁斯音阶,突出‘抗争’的感觉。” 林晚星走过去,拿起吉他示范,指尖弹出的旋律带着强烈的张力,让陆哲眼前一亮:“林总,您这技巧也太厉害了!我之前怎么没想到可以这么改?”

“音乐没有固定的答案,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林晚星笑着放下吉他,拿出手机,给他们看《默》的最新数据,“《默》已经连续两周霸占榜首,播放量突破 1500 万,这说明好的音乐总能被看见。你们的新作品,只要用心唱,也一定能打动听众。”

苏晓和陆哲看着数据,眼里满是兴奋。苏晓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下林晚星的指导意见;陆哲则拿起吉他,继续练习 solo,琴声在创作室里回荡,充满了力量。

就在这时,林晚星的脑海里响起系统的提示音,带着温暖的暖意:

【检测到宿主创作的《默》引发广泛情感共鸣,获得大量陌生听众正向反馈,触发 “全民共鸣” 特殊奖励。】

【获得奖励:爱意值 3000 点(来自陌生听众的情感共鸣,已自动兑换 30 天生命值)、积分 1800 点(来自歌曲商业价值评估)、解锁 “隐藏创作人” 称号(可在后续作品中选择性露出身份,提升个人品牌价值)。】

【当前状态更新:】

【积分:9150 点(此前 7350 点 + 新增 1800 点)】

【爱意值:0 点(3000 点已兑换生命值)】

【剩余生命值:647 天 0 小时(此前 617 天 + 新增 30 天)】

【解锁新任务:【完成苏晓《遇见》、陆哲《光辉岁月》改编与录制】,任务奖励:积分 2000 点、爱意值 1200 点、“晚星娱乐艺人全国巡演” 资格(可获得 10 座城市 livehouse 巡演资源)。】

林晚星没有过多关注系统提示,而是拿起苏晓的乐谱,在 “遇见” 两个字旁边画了个小太阳:“这里的情感可以再温暖一点,像清晨的阳光,虽然微弱却充满希望。” 苏晓点点头,跟着钢琴的旋律再次唱起,声音里多了几分轻快的期待,让整个创作室都变得明亮起来。

傍晚时分,陈教授发来消息,附带一段视频 —— 艺术学院的学生们正在举办 “《默》合唱会”,几十个人围坐在草坪上,手里拿着手机手电筒,跟着旋律轻轻合唱,画面温暖而治愈。“星星,你看,好的音乐总能连接人心。” 陈教授的消息里满是欣慰,“学生们都在问‘星晚’是谁,我跟他们说,不管是谁,都是值得尊敬的音乐人。”

林晚星看着视频,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她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渐亮起的路灯。晚风吹进房间,带着初秋的凉意,远处传来苏晓和陆哲的歌声与琴声,交织成一首关于音乐与梦想的序曲。

她知道,《默》的成功只是一个节点,未来还有更多的作品要创作,更多的艺人要培养。至于 “星晚” 的身份,她并不急于揭晓 —— 比起被众人追捧,她更想专注于音乐本身,让晚星娱乐的每一首作品,都能成为听众心里的 “小幸运”,每一位艺人,都能唱出属于自己的 “光辉岁月”。

创作室里,苏晓的《遇见》还在继续,陆哲的吉他 solo 偶尔响起,调音台的指示灯依旧闪烁。林晚星拿起笔,在新作品的乐谱上写下 “用心唱,让每一个字都有温度”,笔尖落下的瞬间,窗外的月亮刚好爬上枝头,温柔的月光洒在乐谱上,像为这份坚持镀上了一层银辉。

上一章 第二十七章 知名邀歌,版权分成 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 竞争来袭,挖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