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上海正值酷暑,午后的阳光透过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在“星途电竞俱乐部”的训练基地走廊上投下刺眼的光斑。陈奕恒拖着银色的行李箱,站在挂着“星途战队”门牌的玻璃门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行李箱的拉杆——这是他离开“极光”战队后,第一次踏入新的职业赛场根据地。
玻璃门应声而开,穿着黑色战队卫衣的杨博文率先迎了上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陈队吧?我是杨博文,辅助位。”他伸手接过陈奕恒手里的行李箱,动作利落,“基地刚收拾好,你的房间在二楼,跟我来。”
陈奕恒点点头,跟在杨博文身后往里走。训练基地的一楼是开放式训练区,十台配置顶尖的电脑整齐排列,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此起彼伏。左奇函正戴着耳机坐在电脑前练补刀,听到动静抬头看了一眼,咧嘴笑出两颗小虎牙:“哟,这就是传说中的‘野区帝王’陈队吧?我左奇函,ADC!”他说着就要起身,椅子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杨博文无奈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别咋咋呼呼的,陈队刚到,让他先放行李。”
“没事。”陈奕恒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浅淡的笑。他早听说过左奇函的性格——像团永远燃着的小火苗,热情得让人无法拒绝。
几人刚走到楼梯口,就看到张桂源背着双肩包从外面进来,身后跟着缩着肩膀的张函瑞。张桂源个子高,穿着亮色的连帽衫,一眼就看到了陈奕恒,主动走上前伸手:“张桂源,上单。这位是张函瑞,替补中单兼数据分析师。”他说话时声音洪亮,旁边的张函瑞悄悄抬了抬头,又飞快地低下头,小声说了句“陈队好”,耳尖微微泛红。
陈奕恒一一回应,目光在张函瑞身上顿了顿——少年看起来比资料里更显腼腆,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笔记本,封面上画着简单的游戏地图标记,看得出来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人差不多都到齐了,就差中单了。”杨博文看了眼手机,“刚跟经理确认过,他应该也快到了。”
话音刚落,基地门口就传来了行李箱滚轮的声音。几人同时看过去,只见一个穿着白色连帽衫的少年站在门口,帽檐压得有些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干净的下颌和淡色的唇。他手里拖着一个黑色的小行李箱,身形偏瘦,却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冷感——正是陈浚铭。
陈浚铭抬起头,目光缓缓扫过训练区,最后落在陈奕恒身上。四目相对的瞬间,陈奕恒明显感觉到对方的眼神顿了顿——那是一种很淡的目光,像初秋的雾,清冷却带着不易察觉的重量,仿佛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什么。
“陈浚铭,中单。”少年开口,声音比想象中更轻,却很清晰。他没有主动走上前,只是站在原地,手指轻轻勾着行李箱的拉杆,帽檐下的眼睛始终没从陈奕恒身上移开。
左奇函是最先打破沉默的人:“终于等到你了!咱队的中野组合总算齐了,以后可就靠你俩带飞了!”他说着就要凑过去,却被陈浚铭不着痕迹地避开——少年往后退了半步,刚好躲在行李箱后面,眼神里多了一丝警惕。
杨博文赶紧打圆场:“浚铭刚到,也先去放行李吧,你的房间在陈队隔壁。”他指了指二楼的方向,又对陈奕恒说,“陈队,我先带你去你房间?”
陈奕恒点头,转身往楼梯走。刚踏上第一级台阶,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陈浚铭正站在原地,帽檐微微抬起,目光还落在他的背影上,像是在确认什么。见他回头,少年又飞快地低下头,推着行李箱往楼梯这边走,脚步很轻,几乎听不到声音。
二楼的房间不大但很整洁,靠墙放着一张单人床,旁边是书桌和衣柜,窗外正对着基地的小花园。杨博文把行李箱放在门口:“陈队,你先收拾,楼下训练区有你的专属机位,外设下午会送过来。”
“麻烦了。”陈奕恒道了谢,等杨博文离开后,才打开行李箱开始整理。他的东西不多,几件换洗衣物、常用的护腕和一个黑色的战术笔记本,很快就收拾妥当。刚把笔记本放在书桌上,门外就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
陈奕恒抬头,看到陈浚铭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白色的水杯,帽檐已经掀开,露出一张清俊的脸。少年的眼睛很亮,却没什么温度,直直地看着他:“陈队,楼下饮水机没水了,你这里有多余的水吗?”
“有。”陈奕恒从行李箱里拿出一瓶未开封的矿泉水,递了过去。陈浚铭伸手接过,指尖不经意地碰到了陈奕恒的指腹,冰凉的触感让陈奕恒微微一怔——少年的手比常人凉很多。
“谢谢。”陈浚铭低声道谢,握着矿泉水瓶的手指微微收紧。他站在门口没走,目光落在书桌上的战术笔记本上,眼神里多了一丝探究:“陈队以前的打野思路,我看过比赛录像。”
“嗯?”陈奕恒有些意外。
“你的野区入侵节奏很特别,”陈浚铭说着,抬眼看他,语气依旧平淡,却多了几分认真,“以后配合的时候,我会尽量跟上你的节奏。”他说完,没等陈奕恒回应,就转身往隔壁房间走,白色的连帽衫衣角在门框边晃了晃,很快消失不见。
陈奕恒站在原地,手里还残留着刚才碰到陈浚铭指尖的凉意。他走到窗边,刚好看到陈浚铭从二楼的楼梯口下来,少年没有去训练区,而是走到了基地门口的树荫下,拿出手机不知道在看什么。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落在他身上,明明是热烈的夏天,却让他透出一种清冷的疏离感。
“在看什么呢?”左奇函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吓了陈奕恒一跳。他回头,看到左奇函和杨博文站在门口,左奇函手里拿着两瓶可乐,递过来一瓶:“刚看你跟新中单说话,感觉他是不是有点冷啊?我刚才想跟他搭话,他都没怎么理我。”
杨博文接过话茬:“浚铭以前是路人王,没怎么跟职业战队磨合过,可能还不太习惯。不过他的天赋是真的好,经理给我们看他的rank记录,韩服千分,中单刺客胜率90%以上。”
陈奕恒拧开可乐喝了一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却没压下心里那点微妙的感觉。他想起刚才陈浚铭看他的眼神——看似冷淡,却像带着钩子,悄悄在他心里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印记。
“对了,经理说晚上一起吃个饭,算是战队的第一次聚餐,互相熟悉一下。”杨博文拍了拍陈奕恒的肩膀,“刚好趁这个机会,大家好好聊聊战术配合。”
陈奕恒点头应下,目光又不由自主地飘向窗外。树荫下的陈浚铭已经收起了手机,正抬头往二楼看,两人的目光再次相遇。这次陈浚铭没有躲闪,只是静静地看了他几秒,然后微微偏过头,看向训练区的方向,仿佛刚才的对视只是一场偶然。
陈奕恒收回目光,指尖在可乐瓶上划出一圈圈水痕。他忽然觉得,这次加入“星途”战队,或许会比他想象中更有意思——尤其是在遇到陈浚铭之后。这个看起来清冷又神秘的少年,像藏在野区里的刺客,带着未知的锋芒,正悄悄走进他的职业赛场,也走进他原本平静的生活。
傍晚的时候,陈思罕和王橹杰也赶到了基地。陈思罕穿着干练的西装,手里拿着文件夹,简单跟队员们介绍了战队的近期规划;王橹杰则穿着运动服,手里抱着一摞战术手册,说话时语气严谨:“下周开始正式训练,先从基础的5v5训练赛开始,磨合阵容和战术。”
聚餐定在基地附近的一家私房菜馆,包厢里的气氛很热闹。左奇函不停给杨博文夹菜,嘴里还念叨着“辅助爸爸多吃点,以后下路就靠你保护我了”;张桂源逗张函瑞,把剥好的虾递到他碗里,看着他红着脸道谢,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杨博文偶尔会跟王橹杰讨论战术,陈思罕则在一旁补充着商业合作的细节。
陈奕恒坐在靠窗的位置,安静地听着大家聊天,偶尔夹一筷子菜。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对面的陈浚铭身上——少年正低头吃饭,动作很慢,每一口都吃得很仔细,偶尔有人跟他说话,他也只是简单回应一两句,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
吃到一半,左奇函突然提议:“不如我们每人说一个自己的游戏小习惯吧?以后配合起来也方便!”他第一个举手,“我先说!我打团的时候喜欢喊‘保我保我’,博文你到时候可别忘奶我!”
杨博文无奈点头:“知道了,忘不了。”
张桂源接着说:“我抗压的时候喜欢让打野来反蹲,别直接开团,我怕扛不住。”他说着看了陈奕恒一眼,“陈队,以后就靠你了。”
张函瑞小声说:“我做数据分析的时候,会把对手的弱点标红,到时候发给大家。”
轮到杨博文,他想了想:“我会提前跟奇函沟通游走路线,不会突然消失。”
最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陈奕恒和陈浚铭身上。陈奕恒放下筷子:“我打野的时候,会在地图上标记信号,你们看到信号就准备配合。”
然后是陈浚铭。少年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奕恒身上,语气平静:“我玩中单刺客的时候,喜欢跟打野同步节奏,你入侵野区,我就推线支援。”他说得很自然,仿佛这是再平常不过的配合习惯,却让陈奕恒心里微微一动——刚才在房间里,陈浚铭说“会尽量跟上你的节奏”,现在看来,他不仅是说说而已。
聚餐结束后,几人一起回基地。夜色渐浓,路灯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影子。陈浚铭走在最后面,跟大家保持着一小段距离。陈奕恒放慢脚步,等他跟上来,随口问了句:“你以前没跟职业打野配合过,会不会不习惯?”
陈浚铭侧过头看他,路灯的光落在他脸上,明明灭灭:“不会。”他顿了顿,补充道,“你的节奏,我能跟上。”
少年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陈奕恒看着他的侧脸,忽然觉得,或许从今天开始,他的野区不再是一个人的战场——有一个清冷又敏锐的中单,正准备跟他一起,在峡谷里开辟出属于他们的天地。
回到基地后,陈奕恒洗漱完准备休息,却听到隔壁房间传来轻微的键盘敲击声。他走到门口,轻轻推开一条缝——陈浚铭正坐在电脑前,屏幕上是韩服rank的界面,他玩的是劫,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操作着,屏幕上的刺客像一道黑色的闪电,精准地秒杀了对面的中单。
陈奕恒站在门口看了一会儿,没有打扰。他知道,这个看似冷淡的少年,其实比任何人都要努力。而他作为队长,作为新的打野搭档,需要做的,就是跟上他的脚步,一起在赛场上发光。
回到房间,陈奕恒打开战术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下“星途战队”四个字,然后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打野图标和一个中单图标。他笔尖顿了顿,想起陈浚铭那双清冷又明亮的眼睛,忽然在两个图标之间画了一条连接线——或许,这条线,会成为他们在赛场上最坚固的羁绊。
3859字
(有错别字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