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外的走廊上,林夕深吸了一口气,指尖因用力握着平板电脑而微微发白。她能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咚咚咚,像是在敲打着什么重要的大门。
今天是元月社为新签约的顶尖作家昼川的新书项目组织的第一次策划会,而她,一个刚入行不过半年的新人插画师,竟然被指名参与这个重点项目。这一切都多亏了初礼学姐——她大学时代的直系学姐,如今元月社的王牌编辑。
“放轻松,昼川老师虽然说话直接了点,但人很好的。”初礼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她一贯的元气满满,“你的画风很适合这次的主题,我相信你能行。”
林夕转过身,挤出一个笑容:“谢谢你给我这个机会,初礼学姐。我只是...有点紧张。”
毕竟,会议室里坐着的不只是出版社的编辑们,还有那位昼川——畅销书作家,文坛耀眼的天才,也是她偷偷崇拜了多年的偶像。虽然她从不敢承认自己是他的“书粉”,怕显得不够专业。
“记住,专业态度第一。”初礼拍拍她的肩,推开了会议室的门。
会议室内,椭圆桌旁已经坐了几个人。林夕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坐在主位上的男人——昼川。他比照片上看起来更高挑,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袖子随意挽到手肘,露出一截线条流畅的小臂。他正低头看着手中的资料,额前碎发微微垂落,遮住了部分眉眼,却遮不住那股天生的疏离感。
初礼为大家做了简单介绍:“这位是我们新合作的插画师林夕,虽然年轻,但画风独特,很有灵气。”
林夕微微鞠躬:“大家好,我是林夕,请多指教。”
昼川这才抬起头,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不到一秒,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眼神里没有任何波澜,仿佛她只是会议室里多出来的一把椅子。
会议开始,讨论进行得相当顺利。直到初礼将话题引向书籍的视觉设计部分。
“那么,关于新书的插画风格,林夕提前准备了几版初稿,大家可以看看。”初礼示意林夕开始。
林夕连接好平板电脑,将自己精心准备的三版插画草稿投影到大屏幕上。每一版都展现了不同的风格取向:第一版梦幻唯美,第二版冷峻犀利,第三版则试图结合前两者的特点。
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自信:“这是我根据昼川老师新书的故事梗概和人物设定创作的初稿。第一版侧重浪漫氛围的营造,第二版更强调人物内心的矛盾,第三版则是尝试将两者融合...”
编辑们纷纷点头表示赞赏,初礼也投来鼓励的目光。林夕稍稍放松了些,直到她听到一声极轻的、几乎听不见的哼声。
来自昼川。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
昼川身体微微前倾,手指交叉放在桌上,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上的画作,最后定格在林夕脸上。
“林小姐是吧?”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你读过我的书吗?”
林夕愣了一下,点头:“当然读过。”
“那么,”他微微挑眉,“你是怎么从我的文字中,解读出这种...”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甜腻得像融化了的冰淇淋一样的风格的?”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林夕感觉脸颊发烫,但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我理解您的作品通常带有一定的锐度和深度,但我认为这部新作中有更多关于温暖和救赎的元素,所以尝试加入了一些柔和的表达...”
“温暖和救赎不等于审美庸俗。”昼川打断她,语气依然平静,却字字犀利,“第一版的人物眼睛大得像外星生物,第二版的色调阴沉得像是世界末日,第三版...好吧,前两者的缺点它都完美继承了。”
他拿起触控笔,在平板上快速圈点:“这里的线条处理太过稚嫩,这里的色彩搭配毫无层次感,这里的人物比例明显失调...林小姐,你是美术专业毕业的吗?”
这句话像一根针,直直刺入林夕最敏感的地方。她抿紧嘴唇,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初礼试图打圆场:“昼川老师,林夕的风格确实还需要磨合,但她的创意和...”
“出版业不需要用‘创意’来掩盖基本功不足的从业者。”昼川淡淡地说,目光再次转向林夕,“如果你的专业水平仅限于此,我认为没有必要浪费彼此的时间。”
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林夕猛地站起来,所有的紧张和不安都被一股突如其来的怒火取代。
“昼川老师,”她的声音出乎意料地稳定,“您说得对,我不是美术专业毕业的。我大学主修文学,画画是自学的。或许我的技巧不够完美,但您不能否认我对您作品的理解。”
她拿起触控笔,快速调出第二版画作,放大其中一个细节:“您说这里色调阴沉,但这是根据您书中第三章那段暴雨中的对峙场景创作的。您写道:‘天色沉得像是要压垮整个世界,而他的心中却比这天空更加黑暗。’我试图用色彩来表达人物内心的状态,而不是单纯描绘天气。”
她又切换到第一版的一个特写:“而这个‘像外星生物一样的大眼睛’,是因为您笔下的女主角被描述为‘有一双能看透人心深处的眼睛’。我夸张化处理是为了强调这一特征。”
最后,她直视着昼川微微睁大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或许我的画技确实有待提高,但我对您作品的理解和尊重,不应该被轻易否定。如果您认为我不合适,我可以退出这个项目。但请不要质疑我的专业态度。”
说完这番话,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林夕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刚才做了什么——她居然当面顶撞了昼川,业内公认最难搞的作家之一。
完了,她的职业生涯还没正式开始就要结束了。
出乎意料的是,昼川并没有发火。他盯着林夕看了几秒钟,嘴角竟然勾起一丝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有意思。”他轻轻地说,然后转向初礼,“就她吧。”
初礼显然也松了口气:“您的意思是...”
“我说,就决定是她了。”昼川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走向门口。在经过林夕身边时,他停顿了一下,低声说:“下周同一时间,我要看到修改稿。记住,不要再有‘融化了的冰淇淋’。”
等他离开会议室,林夕才仿佛重新学会呼吸,跌坐回椅子上。
初礼走过来,眼中带着笑意:“干得漂亮。能让他改变主意的人可不多。”
“我只是...一时冲动。”林夕揉着发烫的脸颊,“我说得太过了吧?”
“正好相反,”初礼笑道,“他欣赏有勇气坚持己见的人。虽然表达方式别扭了点。”
那天晚上,林夕窝在自己的小公寓里,对着平板电脑上被昼川批得一无是处的画作生闷气。
“线条稚嫩...色彩没层次...人物比例失调...”她模仿着昼川那冷淡的语调自言自语,“哼,不就是拿了几个文学奖嘛,懂什么插画...审美庸俗?你才庸俗!你全家都庸俗!”
她越想越气,抓起手边的抱枕狠狠捶了两下:“‘不要再有融化了的冰淇淋’?那我给你画个苦瓜好了!又苦又硬,跟你一模一样!”
发泄完毕后,她却不由自主地开始按照昼川的意见修改画稿。删除过于甜腻的色彩,调整人物比例,强化线条的力度...
直到凌晨三点,她看着修改后的画稿,不得不承认——尽管昼川的批评方式令人难以接受,但他的意见确实一针见血。修改后的作品明显更加成熟有力。
“好吧,”她叹了口气,对着屏幕上昼川新书的封面照片小声说,“算你厉害。”
与此同时,城市的另一隅,昼川坐在书房里,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林夕的个人资料。非科班出身,文学背景,半年前才开始接触商业插画,却已经在几本小有名气的杂志上发表过作品。
他想起会议室里那个女孩——起初紧张得几乎同手同脚,被批评时眼眶微微发红,却又能突然爆发出那样的勇气和洞察力,精准地引用他书中的句子来为自己辩护。
他轻笑一声,打开新书的文档,手指在键盘上停留片刻,然后开始敲击。
第二天,初礼收到昼川发来的邮件,附件是新书某一章的修改稿。文中新增了一个次要角色——一位坚持自我、敢于挑战权威的年轻插画师。
初礼看着描述那个角色的文字,忍不住笑了出来,回复道:“看来您对新插画师很满意?”
几分钟后,回复来了:“只是觉得这个角色类型很有趣,与满意度无关。”
初礼摇摇头,心想,这位傲娇大作家,怕是又要有一段故事可写了。
(第一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