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社的走廊静得出奇,只有安全出口的绿色标识在远处散发着幽幽的光。林夕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十七分。
她独自一人坐在会议室里,面前摊着打印出来的画稿和数位板,平板电脑上显示着昼川新书插画的最终修改版本。明天就是与印刷厂约定的最终交稿日,所有的插画必须今晚定稿。
本该如此。
如果下午印刷厂那边没有突然通知说文件格式出现问题,导致大半插画分辨率异常的话。
“怎么会这样...”林夕绝望地看着屏幕上显示报错的对话框,她已经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但问题依然存在。初礼出差在外,美术部的其他同事早已下班,整个出版社这一层似乎只剩下她一个人。
深吸一口气,她拿出手机,犹豫着是否该打扰那位脾气不好的作家。但想到明天就是死线,她还是拨通了初礼给她的、昼川的紧急联系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传来昼川带着睡意的、不耐烦的声音:“谁?最好有重要的事。”
“昼川老师,我是林夕...”她尽量让声音保持镇定,“很抱歉这么晚打扰您,但插画文件出了点问题,印刷厂那边...”
“说重点。”昼川打断她,语气依然不悦,但听起来清醒了许多。
林夕简明扼要地解释了情况:“...所以我可能需要重新导出和调整大部分文件,但有些源文件在社里的服务器上,我担心今晚处理不完...”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是窸窸窣窣的穿衣声:“我半小时后到。别碰任何文件,等我来了再说。”
没等林夕回应,电话就被挂断了。
她握着发烫的手机,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为深夜打扰他感到愧疚,另一方面却又莫名地安心——至少不是独自面对这个烂摊子了。
exactly 二十八分钟后,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昼川穿着一件深灰色毛衣,头发有些凌乱,看起来比平时少了几分疏离感,但眉头依然紧锁。他手里拎着一个笔记本电脑包和一个纸袋。
“情况。”他言简意赅地放下东西,拖过一把椅子坐在林夕旁边。
林夕把电脑屏幕转向他,解释了遇到的问题和已经尝试的解决方法。
昼川静静地听着,偶尔问一两个关键问题。然后他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把你的源文件共享给我,我试试从我的终端处理。你继续检查哪些文件需要重新导出。”
两人并排坐着,各自对着电脑屏幕,只有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响。昼川的工作效率高得惊人,很快就找到了林夕忽略的几个技术问题所在。
“这里,”他突然指着屏幕上的一个设置选项,“你用了错误的色彩配置文件,导致转换时分辨率丢失。”
林夕凑过去看,两人的手臂不经意间碰到一起。她下意识地缩回一点,昼川却似乎完全没有注意到,继续专注地解释着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所以只要批量重新设置这个参数,再重新导出就可以了。”他结束讲解,转头看向林夕,发现她正愣愣地看着自己。
“明白了?”昼川挑眉。
林夕猛地回神,脸微微发热:“明白了!我这就开始批量处理。”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他们像配合默契的搭档一样分工合作。林夕负责检查和标记需要重新处理的文件,昼川则用他带来的专业软件进行批量处理。偶尔会有意见分歧时的简短讨论,但大多时候是一种高效而平静的协作。
凌晨一点左右,大部分问题已经解决。林夕伸展了一下酸痛的肩颈,突然听到一阵奇怪的咕噜声。
她愣了一下,才意识到声音来自自己的胃。她尴尬地捂住腹部,希望昼川没有听见。
显然希望落空了。昼川瞥了她一眼,打开之前带来的纸袋,拿出两个保鲜盒推到她面前:“吃吧。”
林夕惊讶地看着保鲜盒里的三明治和水果切片:“这是...”
“我母亲做的,非要我带上说是夜宵。”昼川的语气听起来很不情愿,“我不饿,你解决掉。”
这明显是谎言——保鲜盒里的食物分明是两人份的,而且看起来是刚刚准备好的。林夕心里泛起一丝暖意,但没有戳破他。
“谢谢您,”她小声道谢,拿起一块三明治咬了一口,“嗯!很好吃。”
昼川哼了一声作为回应,目光重新回到电脑屏幕上,但林夕注意到他的嘴角似乎微微上扬了一下。
吃完简单的夜宵,林夕感觉精力恢复了不少。她继续工作,却不知不觉被睡意侵袭。连续几天的熬夜在这一刻找上门来,她的眼皮越来越重,头一点点低下...
等她猛然惊醒时,发现自己不知何时趴在桌上睡着了,身上披着一件熟悉的深灰色毛衣——是昼川之前穿的那件。
她抬起头,看见昼川仍然坐在旁边,专注地盯着屏幕,身上只穿着一件薄薄的衬衫。会议室里的空调似乎出了故障,温度比之前低了不少。
“我睡了多久?”林夕惊慌地问,声音还带着睡意。
“十五分钟。”昼川头也不回,“问题基本解决了,最后三个文件正在导出。”
林夕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注意到他左手无意识地轻轻揉着右肩——那是作家常见的职业病,长时间写作导致的肩颈劳损。
“您肩膀不舒服吗?”她下意识地问。
昼川的动作顿住了,似乎没想到会被注意到:“老毛病。”
林夕犹豫了一下,从自己的包里拿出一小瓶薄荷膏:“这个...可能有点用。我画画时间长了也会肩膀酸痛,涂这个会缓解一点。”
昼川转过头,看了看她手中的小瓶子,又看了看她依然带着睡意的脸,接过了薄荷膏:“谢谢。”
就在这时,电脑发出提示音——所有文件导出成功。林夕长舒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下来:“终于...”
“检查一遍,然后打包发给印刷厂。”昼川的语气依然专业,但比平时柔和许多。
两人最后检查了一遍所有文件,确认无误后发送出去。当时钟指向凌晨三点时,所有工作终于完成。
林夕瘫在椅子上,感觉浑身像散架一样,但心里充满了完成任务的轻松感:“真的太感谢您了,昼川老师。如果没有您帮忙,我肯定处理不了这些问题。”
昼川整理着自己的东西,语气平淡:“是你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才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下来,林夕刚刚升起的好心情顿时消散大半。她低下头,轻声说:“对不起,我会加强学习的。”
“不过,”昼川突然补充道,“你的创意和审美是在线的。技术问题可以学习,天赋是学不来的。”
林夕惊讶地抬头,不敢相信这话出自昼川之口。他是在...夸奖她吗?
昼川避开她的目光,站起身穿上外套:“走吧,我送你回去。”
“不用了,”林夕连忙拒绝,“我自己打车就行,已经不早了...”
“这个时间不安全。”昼川的语气不容反驳,“收拾东西。”
坐在昼川的车里,林夕因极度疲惫而沉默。车窗外的城市一片寂静,只有路灯在夜色中连成一条条光带。她偷偷瞥了一眼驾驶座上的昼川,他专注地看着前方,侧脸在明明灭灭的光影中显得格外清晰。
“今天真的非常感谢您。”在下车前,林夕再次真诚地道谢,“不只是为技术帮助,也为...所有一切。”
昼川只是点点头:“周一见。记得加强基本功训练。”
看着他的车消失在街角,林夕站在公寓楼下,突然忍不住笑了出来。那位表面冷漠毒舌的作家,其实有着不为人知的细心和温柔——虽然表达方式别扭得可爱。
回到家中,她收到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
“薄荷膏很有用。谢谢。”
林夕看着这条简短的信息,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她保存了号码,备注上“昼川老师”,然后一头倒在床上,带着笑意进入了梦乡。
与此同时,昼川在家中书房里,看着桌上那瓶小小的薄荷膏,若有所思。然后他打开新书文档,在某个场景中添加了一段描述:
“她的眼睛在灯光下闪烁着某种坚定的光芒,像是夜空中最执着的星子,让人无法忽视...”
写完这句,他停顿片刻,又轻轻删掉了它。
“太明显了。”他自言自语道,关上了电脑。但那个画面已经刻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
(第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