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倒计时的日子像上了发条,每天都在刷题、讲题、模考中匆匆过去。
凌依然的速写本越翻越厚,里面除了学习场景,多了不少细碎的温暖——有林溯放在她桌角的热牛奶,有黎微塞给她的薄荷糖,还有裴衍帮她打印的美术学院历年分数线。
这天早自习,凌依然刚把速写本放进抽屉,黎微就抱着语文古诗文手册凑过来,一脸愁容:
黎微“依然,《离骚》这几句我背了三天还没背下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后面是什么来着?再记不住,语文老师又要让我罚抄了。”
凌依然放下笔,接过手册,指着那几行字:
凌依然“你试试把句子和意思绑在一起记,‘亦余心之所善兮’是说这是我心中追求的美好啊,‘虽九死其犹未悔’就是哪怕死九次也不后悔,后面是‘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你联想一下屈原的心境,是不是好记点?”
黎微跟着念了两遍,突然拍了下手:
黎微“真的记住了!依然,你这方法也太管用了!”
她刚说完,就看到裴衍拿着一沓试卷走过来,连忙问:
黎微“这是上次模考的语文试卷吗?我作文分出来了吗?”
裴衍“分出来了。”
裴衍笑着把试卷递给她。
裴衍“你这次作文扣了5分,比上次进步多了,老师说你立意比之前明确了。”
他又把另一张试卷递给凌依然:
裴衍“你的作文也进步了,老师还把你的作文当范文念了,说你描写很有画面感,不愧是学画画的。”
凌依然接过试卷,看到作文纸上老师写的“文笔细腻,情景交融”,心里暖暖的。
刚想道谢,就感觉到抽屉里多了个东西,低头一看,是一颗橘子味的糖,包装纸上还画了个小小的太阳——不用想,就知道是林溯放的。
她抬头看向林溯,他正假装低头刷题,耳朵尖却悄悄泛红。
凌依然忍不住笑了,把糖放进笔袋里,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小小的橘子,推到他面前。
林溯看到草稿纸,嘴角弯了弯,在橘子旁边画了个小小的笑脸,又推了回去。
课间操结束后,教室里闹哄哄的,凌依然刚想趴在桌上歇会儿,就看到谢缈拿着一本物理练习册走过来,这次却没找裴衍,而是停在凌依然面前:
谢缈“凌依然同学,这道电场题的受力分析我不太懂,你能给我讲一下吗?我问了好几个同学,他们讲的我都没听懂。”
凌依然愣了一下,接过练习册,指着图中的电荷分布:
凌依然“你看这里,正电荷的电场线是向外的,负电荷是向内的,先确定电场方向,再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方向……”
她一边说,一边在草稿纸上画图。
凌依然“这样一步步来,就能算出加速度了。”
谢缈跟着她的思路走,没过一会儿就懂了,语气里带着一丝感激:
谢缈“谢谢你,凌依然同学,你讲得比他们清楚多了。”
凌依然“不用谢,都是同学,互相帮助应该的。”
凌依然笑着说。
谢缈点了点头,转身离开时,正好碰到裴衍和黎微。
她顿了一下,对黎微说:
谢缈“黎微同学,之前我可能有些地方做得不好,让你误会了,对不起。”
谢缈“这一百天,我们都好好复习,一起加油吧。”
黎微没想到她会道歉,愣了一下,连忙说:
黎微“没事,之前的事都过去了,我们一起加油,考个好大学。”
看着谢缈离开的背影,黎微小声对凌依然说:
黎微“没想到她会道歉,其实她人也不算坏,就是之前太执着了。”
凌依然“是啊。”
凌依然笑着说:
凌依然“大家都是为了高考努力,没必要闹得不愉快。”
下午的模考结束后,四人一起去食堂吃饭。
黎微看着餐盘里的糖醋排骨,忍不住叹气:
黎微“每天模考真的太累了,我感觉我的脑子都要装不下知识点了。”
裴衍“再坚持一下。”
裴衍给她夹了块排骨。
裴衍“等高考结束,我们去海边吃海鲜,想吃多少吃多少。”
黎微“好啊!”
黎微瞬间来了精神,转头问凌依然和林溯:
黎微“你们到时候想在海边玩什么?我想捡贝壳,还想在沙滩上写我们四个的名字。”
凌依然“我想在海边画日出。”
凌依然笑着说:
凌依然“之前在山顶看的日出是金色的,不知道海边的日出是不是红色的。”
林溯“我陪你画。”
林溯看着她:
林溯“我可以帮你举画板,还能帮你找最佳观赏位置。”
黎微看着他们俩,笑着打趣:
黎微“你们俩这默契,到了A大肯定能成为校园里最让人羡慕的一对。”
凌依然的脸颊瞬间红了,连忙低头吃饭:
凌依然“别乱说!我们就是好朋友!”
林溯没反驳,只是看着她,眼里满是温柔——他知道,不用急,等高考结束,等他们一起走进A大,他会慢慢告诉她,他的心意从来都不只是“好朋友”。
回到教室,凌依然翻开速写本,在之前画的“百日并肩”那一页旁边,画了四个小小的人影,他们坐在海边的沙滩上,手里拿着贝壳,旁边写着一行字:
凌依然“百日辛苦,只为盛夏,A大与海,皆在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