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萧决与凌霜率领三千疲惫将士,策马奔至京城外二十里的“落马坡”。远远望去,京城城头竟插着北狄的狼旗,城楼下火光闪烁,隐约传来厮杀声。
“王爷,城被破了?”一名将领声音发颤。凌霜攥紧缰绳,目光锐利:“不对,狼旗插得歪歪扭扭,而且没有北狄军队巡逻,恐怕是太子故意设的假象,想诱我们进城。”
萧决点头,立刻下令:“全军隐蔽,派斥候进城探查,务必弄清宫内情况。”半个时辰后,斥候浑身是伤地回来,带来了揪心的消息:“王爷,太子和丞相控制了外城,将陛下和李太傅困在皇宫内城!北狄可汗的大军在城外扎营,只等太子打开内城门,就进城屠城!”
“卑鄙小人!”萧决怒拍马鞍,“凌霜,你带一千人从皇宫西侧的‘水门’潜入,支援李太傅;我带两千人在外城制造混乱,吸引北狄和叛军的注意力。三更时分,内城宫墙燃起烽火为号,我们内外夹击!”
凌霜领命,挑选一千精锐,每人携带短刃和绳索,趁着夜色摸到城西水门。水门守卫是太子的旧部,见凌霜率军前来,立刻举刀阻拦:“凌副将,奉太子令,任何人不得靠近水门!”
凌霜冷笑,翻身下马:“太子勾结北狄,背叛朝廷,你们还要助纣为虐?”她话音刚落,身后将士齐声呐喊:“诛杀叛贼!保卫陛下!”守卫们本就心存疑虑,被这气势震慑,纷纷扔下兵器:“我们愿随副将杀敌!”
众人合力打开水门,沿着水道悄悄潜入内城。刚靠近皇宫,就听到宫墙上传来厮杀声——李太傅正率领禁军与叛军激战,身上已多处负伤,仍手持长剑死守宫门。
“太傅!我们来了!”凌霜一声令下,将士们如猛虎下山,冲入叛军阵营。叛军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李太傅见援军到来,精神一振:“凌副将,快带陛下从密道撤离!叛军马上要打开内城门,放北狄人进来了!”
凌霜跟着李太傅冲进皇宫,在偏殿找到浑身颤抖的陛下。“陛下,此地危险,跟我们走!”她扶起陛下,刚要转身,就听到殿外传来丞相的声音:“陛下,别来无恙啊?识相的就乖乖交出玉玺,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丞相带着五百叛军围了上来,手中还押着几名宫女太监。“丞相,你勾结北狄,背叛祖宗,就不怕遗臭万年吗?”凌霜怒喝。
丞相冷笑:“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只要能掌控大权,名声算什么?”他挥手下令:“拿下他们!”
双方在殿内展开厮杀。凌霜护着陛下和李太傅,与叛军周旋。就在她渐渐体力不支时,宫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呐喊——萧决率领大军在外城发起进攻,北狄可汗以为是援军到了,急令大军进城支援,却不料正中萧决下怀。
“烽火!”一名将士指着宫墙大喊。只见三更时分,内城宫墙上燃起三道烽火,照亮了夜空。凌霜抓住机会,一剑刺穿身前叛军将领的胸膛:“冲出去!与王爷汇合!”
众人护着陛下冲出偏殿,刚到宫门,就看到北狄可汗率领大军与萧决的军队厮杀在一起。太子骑着马,在叛军的保护下,想要趁机逃往城外,却被凌霜拦住:“太子,你勾结北狄,谋害陛下,今日休想逃走!”
太子脸色惨白,拔出佩剑:“凌霜,别逼我!我是储君,只要我登基,定封你为后!”
“无耻之徒!”凌霜一剑挥去,斩断太子的佩剑,将他生擒活捉。北狄可汗见太子被俘,叛军溃败,知道大势已去,想要率军撤退,却被萧决拦住:“可汗,你率军侵犯我中原,杀害我百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两人展开激战,萧决手持长枪,招招致命。北狄可汗渐渐不敌,被萧决一枪刺穿肩膀,生擒活捉。
天亮时分,京城的战斗终于结束。叛军被剿灭,太子和丞相被打入天牢,北狄可汗被关押起来,等待发落。陛下看着满目疮痍的皇宫,感慨道:“若不是萧决和凌霜,朕今日恐怕已成北狄的阶下囚。你们二人,是我大胤的忠良啊!”
萧决和凌霜躬身行礼:“臣等只是尽了分内之事,保卫陛下和百姓,是我们的职责。”
几日后,陛下下旨:处死丞相和北狄可汗,废黜太子,贬为庶人;封萧决为“护国大将军”,掌管全国兵权;封凌霜为“镇国将军”,继续驻守云漠关,同时彻查当年凌霜父亲的冤案,为其平反昭雪。
凌霜站在父亲的墓前,泪水潸然而下:“父亲,您的冤屈终于洗清了。女儿没有辜负您的期望,定会守护好这片土地,让百姓安居乐业。”
萧决站在一旁,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以后,有我陪你一起守护。”
凌霜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心中满是坚定。虽然经历了无数风雨,但正义终究没有缺席。未来的路或许还有挑战,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定能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让大胤王朝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