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至暮春,云漠关的英雄祠前挤满了人——这日是凌霜与萧决的诞辰纪念日,大胤各地的百姓都自发赶来,有的带着自家种的粮食,有的捧着亲手绣的锦旗,还有的带着孩子,来听阿古拉讲英雄的故事。
此时的阿古拉已长成挺拔青年,身着铠甲,手持那枚“初心”令牌,站在英雄祠的台阶上,声音洪亮地讲述着:“当年凌将军在澎湖寨外,率领火龙舰大败罗刹国船队,为的不是军功,是让沿海百姓能安心出海捕鱼;萧将军在京城力阻宫变,为的不是权位,是让天下百姓能远离战乱……”
台下,一位鹤发童颜的老者坐在轮椅上,正是已年过八旬的沈砚。他身旁的巴图也已年迈,却仍坚持拄着拐杖前来。两人听着阿古拉的讲述,眼中满是欣慰——当年的嘱托,如今已开花结果。
突然,人群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斥候翻身下马,快步走到阿古拉面前,躬身禀报:“校尉,西域边境有小股乱匪袭扰商队,请求支援!”
阿古拉眼神一凛,立刻下令:“集合队伍,随我前往支援!”他转身看向沈砚,双手捧出“初心”令牌:“沈将军,此去我定不负初心,护好商队与百姓!”
沈砚点头,眼中满是信任:“去吧,记住,将军们的精神,就在你手中的令牌里,在你心里。”
阿古拉握紧令牌,翻身上马,率领骑兵朝着西域边境疾驰而去。百姓们纷纷站在路边,挥舞着手臂为他们送行,口中高喊着:“平安归来!”“像凌将军萧将军一样英勇!”
三日后,阿古拉率军凯旋。不仅击退了乱匪,还护送着被劫的商队平安返回。商队首领捧着西域的宝石,要送给阿古拉,却被他婉拒:“我守护商队,不是为了赏赐,是为了守住将军们留下的太平,守住百姓的安宁。”
消息传回云漠关,百姓们欢呼雀跃,自发在英雄祠前举办庆功宴。沈砚让巴图取出那本泛黄的《凌萧列传》,亲手交给阿古拉:“这本书,记载着将军们的故事,也记载着初心。现在,该由你继续续写它,把这份精神,传给更多人。”
阿古拉接过列传,郑重地在扉页写下自己的名字,又在后面留出大片空白:“我会把这次护商队的故事写下来,以后还会有更多人续写,让将军们的精神,永远留在书中,留在每个人心里。”
这年深秋,新帝再次来到云漠关。此次他带来了一份震撼人心的旨意——将凌霜与萧决的“初心”精神,定为大胤的“国魂”,要求全国的学堂都开设《凌萧列传》课程,让每一个大胤子民,从孩童时期就懂得守护与担当。
旨意宣读那日,英雄祠前的广场上,百姓们自发唱起了《云漠谣》,歌声从云漠关传到草原,传到西域,传到海疆,回荡在大胤的每一寸土地上。沈砚与巴图坐在人群中,看着阿古拉带着孩子们,在英雄祠内临摹凌霜与萧决的画像,眼中满是安宁。
岁月匆匆,沈砚与巴图最终安详离世,他们的骨灰被埋在英雄祠旁,与凌霜、萧决的精神永远相伴。阿古拉则接过了守护边疆的重任,成为新一代的大将军,他时常带着孩子们来到英雄祠,讲述那些跨越岁月的英雄故事,将“初心”令牌一次次传给下一辈。
数百年后,大胤的盛世依旧延续,云漠关的互市依旧热闹,英雄祠前的香火从未断绝。《凌萧列传》被不断续写,早已成为一部厚重的史书,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在诉说着“初心”的力量;那枚“初心”令牌,也历经无数人之手,却依旧光亮如新,成为大胤子民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炬。
这火炬,照亮了大胤的万里山河,也照亮了后人的前行之路。凌霜与萧决或许早已远去,但他们用一生守护的太平,用精神铸就的国魂,终将永远流传,让大胤的盛世,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