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漫过云漠关的戈壁时,英雄祠前的“同心林”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守护地标”——来自全球的游客都会在此种下一棵象征初心的树苗,树上挂着的木牌写满不同语言的祝福,有的是“愿草原永远碧绿”,有的是“愿冰川不再消融”,还有的是“愿所有文明都被温柔守护”。
卓雅正带着卡伦与一群东南亚小游客,在林中辨认去年种下的珊瑚标本树苗。卡伦手中捧着迷你版《凌萧列传》,认真地给孩子们讲述凌霜救险的故事:“千年前,凌将军用战马守护百姓;现在,我们用双手守护地球,不管是草原、海岛还是雨林,都是我们的家。”来自巴厘岛的小女孩拉雅,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贝壳,送给卡伦:“这是我家海边的贝壳,能听到海浪的声音,就像你们的令牌能记住英雄的故事一样。”
不远处,卓拉与埃及学者、意大利修复师正共同研发“文化遗产数字修复系统”。屏幕上,西域古城的残垣断壁与罗马古竞技场的破损石柱通过技术手段逐步“复原”,埃及学者指着系统界面说:“我们把金字塔的修复算法融入进去,以后不管是东方古城还是西方遗迹,都能通过这个系统得到更好的保护。”卓拉点头,将萧将军当年绘制的古城防御图数据导入系统:“千年前的智慧与现在的科技结合,这才是对文明最好的守护。”
初夏,“全球初心守护计划”第六站抵达北美洲五大湖区。卓雅带着卡伦与当地环保组织汇合,共同开展“淡水生态保护”行动——他们借鉴云漠关“固沙护水”的经验,在湖区周边种植水源涵养林,同时用东南亚海岛的珊瑚监测技术,跟踪湖区水质变化。当地志愿者汤姆,拿着祖父留下的老照片感慨:“我祖父当年就守护这片湖,现在你们从遥远的东方来帮忙,这就是‘天下一家’吧。”卡伦立刻举起“初心”令牌:“这是我们的信物,以后我们就是一起守护湖水的伙伴!”
在湖区的观景台上,他们共同立下“淡水守护碑”,碑上刻着五大洲主要淡水流域的地图,旁边用不同语言写着“每一滴水,都值得被守护”。夕阳西下时,卓拉与志愿者们坐在湖边,唱起多语言版《云漠谣》,歌声伴着湖水的涟漪,飘向远方的城市——那声音里,有戈壁的辽阔、海岛的清澈,更有全人类对水资源的珍视。
入秋后,英雄祠迎来了“初心守护者联盟”成立五周年庆典。来自全球的守护者代表带着各自的“守护成果”齐聚于此:非洲部落的绿洲航拍图、意大利古城的修复对比照、南极科考站的冰川监测数据、北美洲湖区的水质报告,被一一展示在“同心林”旁的展览区。凌守业虽已无法下床,却通过视频连线观看了庆典,他手中的“初心”令牌在镜头前泛着光:“五年了,你们把初心从云漠关带到了全世界,这比任何战功都珍贵。”
庆典的压轴环节,卓雅与卡伦带领全场守护者,共同宣读《全球初心守护宣言》:“以山河为证,以文明为盟,守护生态,传承文化,让初心融于山海,让和平永伴人间。”宣言声落,无人机编队在夜空组成巨大的地球图案,与英雄祠的钟声、《云漠谣》的歌声交织在一起,震彻云漠关的夜空。
除夕夜,“全球同心守岁”活动变成了一场“守护成果展播”——通过直播,全球观众看到了非洲绿洲的新苗、意大利古城的新颜、南极冰川的稳定数据、北美洲湖区的清澈湖水。卓拉站在“同心林”前,看着屏幕里不同肤色的人们欢庆的场景,忽然觉得,这枚传承千年的令牌,早已成为全人类的精神符号——它从云漠关的英雄祠出发,跨越山海,连接文明,终将让这颗蓝色星球上的山河永远奔腾,让初心永远炽热。
夜风拂过“同心林”,树叶的沙沙声与全球的祝福声隔空呼应。英雄祠的钟声悠扬响起,穿越大气层,仿佛在为这颗地球祈福。那枚“初心”令牌,此刻正被卡伦捧在手中,在烟火与星光的映照下,照亮了少年眼中的未来——那是一个生态和谐、文明共生、山河永盛的未来,是千年前凌霜与萧决期盼的盛世,更是全人类共同追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