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动漫同人小说 > 梧桐影里的倒计时
本书标签: 动漫同人  双男主 

无题

梧桐影里的倒计时

梧桐影里的倒计时

九月的上海中学,香樟树把阳光剪得细碎,沈亦舟抱着一摞物理竞赛题从实验楼出来时,撞见了蹲在花坛边的陆屿。对方校服袖口卷到小臂,指尖捏着片刚掉的梧桐叶,正低头在草稿本上演算着什么,铅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沙沙的响。

“又在这儿逃课?”沈亦舟的声音惊得陆屿手一抖,铅笔在抛物线图像上戳出个小黑点。陆屿抬头,额前碎发垂下来,遮住一点眼底的倦意:“没逃,课间十分钟,算道题而已。”他把草稿本往身后藏了藏,却被沈亦舟伸手抽了过去——除了密密麻麻的公式,纸页右下角还画着个小小的倒计时:离竞赛还有47天。

沈亦舟挑眉,指尖点了点那个数字:“这么紧张?上次模拟考你不是稳居第一?”陆屿没接话,伸手去抢草稿本,动作幅度太大,校服口袋里掉出颗水果糖,滚到沈亦舟脚边。是柠檬味的,和沈亦舟每次竞赛前塞给陆屿的一模一样。

“捡起来。”陆屿的声音有点闷,耳尖却悄悄红了。沈亦舟弯腰捡起糖,剥了糖纸递过去:“怕考不过我?”陆屿咬着糖,柠檬的酸意漫开,他抬头瞪了沈亦舟一眼,却没反驳——去年全国赛,他就是以一分之差输给了沈亦舟,奖杯旁的合照里,沈亦舟笑得张扬,他却攥着奖牌,指节泛白。

之后的日子,实验楼三楼的自习室总亮到很晚。沈亦舟刷题时,会多带一杯热牛奶,放在陆屿手边;陆屿解不出题烦躁时,沈亦舟会把写好思路的草稿纸推过去,纸上偶尔会画个歪歪扭扭的笑脸。有次陆屿熬夜赶论文,趴在桌上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身上盖着沈亦舟的校服,口袋里还放着颗柠檬糖,糖纸压着张便签:“步骤错了两处,在第三页标了红笔。”

竞赛前一天,两人留在自习室整理资料。窗外的梧桐叶被风吹得作响,陆屿忽然问:“如果这次还是你赢怎么办?”沈亦舟合上书,灯光落在他眼底,映出陆屿的影子:“那我就把奖杯借你摆一周,不过——”他顿了顿,指尖碰了碰陆屿的手背,“我更想和你一起去北京。”

陆屿的手猛地僵住,心跳快得像要撞开胸膛。他抬头,撞进沈亦舟认真的眼神里,忽然想起第一次在花坛边遇见时,沈亦舟递给他的那颗柠檬糖,酸里裹着甜,像他们藏在草稿本和倒计时里的心事。

竞赛那天,沈亦舟在考场门口塞给陆屿一颗糖:“别慌,我在。”陆屿捏着糖,指尖的温度传过来,他忽然笑了,点头说:“好,一起去北京。”

后来成绩出来,两人并列全国第一。站在领奖台上,沈亦舟悄悄碰了碰陆屿的胳膊,低声说:“下次倒计时,该算去北京的日子了。”陆屿望着台下的相机,嘴角扬起,把奖牌往沈亦舟那边靠了靠,在心里悄悄接了句:嗯,一起算。

梧桐影外的新坐标

领完奖回上海的高铁上,沈亦舟靠窗坐着,指尖在手机地图上划来划去,把北京几所大学的物理实验室标成了小红点。陆屿靠在他旁边,翻着竞赛组委会发的纪念册,忽然瞥见沈亦舟屏幕上的标记,嘴角悄悄弯了弯:“你早就查好了?”

沈亦舟没藏,把手机递过去:“清华的实验室设备更新快,北大的理论课更扎实,你更倾向哪个?”陆屿指尖点在两个红点中间,抬头看他:“你去哪,我去哪。”话音刚落,他耳尖就热了,赶紧把目光转回到纪念册上,却没看到沈亦舟眼底漫开的笑意。

回到学校,高三的教学楼里多了几分紧张感。两人还是习惯放学后去实验楼三楼的自习室,只是桌上的书从竞赛题换成了高考复习资料。沈亦舟的数学笔记写得工整,每道题旁都标着易错点,陆屿借去复印时,发现最后一页夹着张照片——是领奖台上两人并肩的样子,沈亦舟偷偷把奖牌往他这边挪了半寸。

十二月的上海开始飘冷雨,陆屿的胃不太好,一受凉就疼。有天晚自习,他趴在桌上脸色发白,沈亦舟察觉不对,二话不说把自己的保温杯递过去,里面是温好的姜茶。“早上让你多穿点,偏不听。”沈亦舟的声音带着点责备,却伸手帮他揉了揉胃,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

陆屿喝着姜茶,暖意在胃里散开,他抬头看沈亦舟:“你怎么随身带姜茶?”沈亦舟别开眼,耳尖有点红:“上周见你咳嗽,顺手买的。”陆屿没戳破——他上周咳嗽只提过一次,还是在刷题时随口说的。

春节过后,模考越来越密集。有次陆屿的理综没发挥好,晚自习后一个人留在教室发呆。沈亦舟找到他时,窗外的梧桐枝桠光秃秃的,月光洒在桌上。沈亦舟把一颗柠檬糖放在他手边:“一次考差算什么?去年你输我一分,后来不还是追上来了?”

陆屿捏着糖,忽然觉得眼眶有点酸。他抬头,看见沈亦舟手里拿着两张电影票:“周末有空吗?放松一下,下次模考,我等着被你超。”

高考前最后一个晚自习,两人把自习室的书收拾干净。沈亦舟忽然从书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递给陆屿:“里面记了些易错点,还有——”他顿了顿,声音轻下来,“我填了清华,如果你也填,我们就能一起去看未名湖了。”

陆屿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画着两个小人,站在梧桐树下,旁边写着:“离北京还有XX天。”他抬头,撞进沈亦舟期待的眼神里,笑着点头:“好,一起去看未名湖。”

高考结束那天,两人走出考场,阳光正好。沈亦舟伸手,牵住陆屿的手,指尖相扣的瞬间,陆屿听见他说:“这次不用倒计时了,我们可以慢慢等录取通知书。”

八月,清华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学校。两人一起去取,拆开信封时,沈亦舟忽然拿出颗柠檬糖,剥了糖纸递到陆屿嘴边:“还记得第一次在花坛边吗?现在,我们可以一起去北京了。”

陆屿咬着糖,甜意漫在心里。他看着录取通知书上两人的名字,忽然觉得,那些藏在草稿本、笔记本里的心事,终于在这个夏天,开出了花。

未名湖畔的新序章

九月的北京带着夏末的余温,沈亦舟和陆屿拖着行李箱走进清华园时,梧桐叶正簌簌落在石板路上。报道处的学长笑着递来校园地图,沈亦舟顺手接过来,指尖却悄悄牵住陆屿的手,在人群里轻轻捏了捏:“先去看未名湖?”

陆屿点头,目光扫过路边的指示牌,忽然想起高考前沈亦舟笔记本里的画。两人沿着湖边走,风拂过湖面泛起涟漪,远处的博雅塔在阳光下立着,像嵌在蓝天上的剪影。沈亦舟忽然停下,从背包里拿出相机——是高考后用奖学金买的,他举起相机,镜头对准陆屿,“笑一个,第一次来,得留个纪念。”

陆屿对着镜头弯起眼,快门声响起的瞬间,他听见沈亦舟低声说:“比画里好看。”

开学后的军训格外严格,正午的太阳晒得人头晕。休息时,陆屿刚想拧开水瓶,就见沈亦舟递来一瓶冰镇绿豆沙,瓶身还带着凉意。“刚去超市买的,快喝。”沈亦舟说着,伸手帮他擦了擦额角的汗,动作自然得像做过千百遍。

旁边的同学凑过来笑:“你们俩从报道就形影不离,高中就是同学吧?”陆屿刚点头,沈亦舟就接过话:“不仅是同学,还是未来四年的室友。”他晃了晃手里的宿舍分配单,上面“沈亦舟”和“陆屿”的名字紧挨着,连床位都是上下铺。

军训结束后,专业课的压力渐渐上来。物理实验室成了两人最常去的地方,有时对着数据忙到深夜,陆屿揉着酸胀的眼睛,总能看见沈亦舟递来的热牛奶。“别熬太晚,明天还要做实验。”沈亦舟说着,把自己的笔记推过去,“这部分你上次说没听懂,我补了细节。”

有次实验报告提交前,陆屿卡在一个数据计算上,急得额头冒冷汗。沈亦舟凑过来,指尖点在草稿纸上,一步步帮他梳理思路,直到窗外泛起鱼肚白,报告终于完成。陆屿靠在椅背上松了口气,转头看见沈亦舟盯着自己笑,眼底带着血丝,却亮得像有星光:“搞定了,去吃早饭?学校门口的豆浆油条不错。”

深秋的周末,两人约着去颐和园。沿着昆明湖散步时,陆屿忽然想起上海的梧桐,转头对沈亦舟说:“去年这时候,我们还在教室刷高考题。”沈亦舟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颗柠檬糖,剥了糖纸递给陆屿:“现在不用刷题了,以后每个周末,我们都可以去不同的地方。”

陆屿含着糖,甜意混着秋风里的桂花香漫开来。他忽然注意到沈亦舟脖子上挂着的吊坠——是个小小的银色钥匙,“这是什么?”沈亦舟摸了摸吊坠,笑了:“上次去潘家园淘的,以后我们要是在校园里走散了,就用它当暗号。”

期末考前的复习周,图书馆里座无虚席。两人占了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玻璃落在书页上。陆屿做题累了,抬头看见沈亦舟正盯着自己,手里还拿着笔在草稿纸上画着什么。他凑过去看,纸上是两个小人坐在图书馆里,旁边写着:“第一个在北京的冬天,和你一起复习。”

陆屿忍不住笑出声,沈亦舟赶紧把草稿纸折起来,耳尖有点红:“别笑,还没画完。”可他眼底的笑意藏不住,像把整个冬天的暖阳都装在了里面。

放寒假回家前,两人去超市买年货。沈亦舟推着购物车,陆屿在旁边挑零食,忽然看见货架上的姜茶,伸手拿了两盒。“冬天喝这个暖。”陆屿说着,把姜茶放进购物车,转头看见沈亦舟盯着自己笑,“怎么了?”

“没什么。”沈亦舟摇摇头,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就是觉得,和你一起买年货,像……像过年回家一样。”

陆屿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他看着购物车里的姜茶、零食,还有沈亦舟手里的春联,忽然觉得,北京的冬天,因为有了身边这个人,连寒风都变得温柔起来。

列车开动时,沈亦舟靠在车窗边,手里拿着相机翻照片,从清华园的梧桐到未名湖的涟漪,每一张里都有陆屿的身影。陆屿凑过去看,忽然看见一张自己睡着的照片——是在实验室熬夜时,沈亦舟偷偷拍的。

“你什么时候拍的?”陆屿有点无奈,却忍不住笑。沈亦舟把相机递给他,“以后还要拍更多,等毕业的时候,我们就做一本相册,从上海的梧桐,到北京的博雅塔,都记下来。”

陆屿接过相机,指尖划过屏幕上的照片,忽然转头对沈亦舟说:“那我们还要一起去更多地方,不止北京,还有更远的地方。”

沈亦舟点头,伸手牵住他的手,指尖相扣的瞬间,列车穿过隧道,窗外的灯光在两人脸上明明灭灭。他轻声说:“好,以后所有的地方,都和你一起去。”

未名湖畔的新序章

年后返校时,北京还飘着细雪。沈亦舟提前一天到宿舍,把陆屿的床铺仔细擦了一遍,又在暖气片上烘着他常穿的那件灰色外套。傍晚陆屿提着行李箱进门时,就看见沈亦舟坐在桌边煮泡面,氤氲的热气里,他抬头笑:“刚煮好,加了你爱吃的溏心蛋。”

陆屿放下行李走过去,指尖碰了碰暖气片上的外套,还带着温度。他凑到桌边看泡面,忽然发现碗里卧着两个蛋,“你不吃吗?”沈亦舟把筷子递给他,“我刚才在楼下买了包子,你先吃,我帮你收拾行李。”说着就弯腰去拉行李箱拉链,耳尖还沾着点雪沫,没来得及擦。

开春后学校里的玉兰花都开了,周末两人约着去拍照片。沈亦舟拿着相机,让陆屿站在玉兰树下,“稍微侧点身,风吹过来的时候笑就行。”陆屿照着做,风刚好吹起他的衣角,花瓣落在肩头,沈亦舟赶紧按下快门,连说了好几声“好看”。

拍累了两人就坐在长椅上休息,陆屿翻着相机里的照片,忽然看见一张沈亦舟的侧脸照——是刚才他专注调相机时,陆屿偷偷拍的。沈亦舟凑过来看见,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拍我干嘛,不如多拍点花。”陆屿把相机递给他,“花哪有你好看。”阳光落在陆屿眼里,亮得像盛了星光,沈亦舟的心跳忽然慢了半拍,赶紧别开眼,却忍不住弯了嘴角。

四月的物理竞赛要去外地参加,出发前一晚,陆屿在收拾书包,沈亦舟坐在旁边帮他检查证件。“身份证、准考证都放最外层了,记得别弄丢。”沈亦舟说着,又把一瓶晕车药放进书包侧兜,“你坐长途车容易晕,提前半小时吃。”

陆屿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个小盒子递给沈亦舟。“这是什么?”沈亦舟打开,里面是个小小的银色相机挂件,和他脖子上的钥匙吊坠刚好能配成一对。“上次在文具店看见的,给你。”陆屿说着,耳尖有点红,“这样……就算分开,也像带着对方的东西。”

沈亦舟拿起挂件,指尖轻轻摩挲着,忽然伸手把陆屿拉进怀里,声音有点哑:“就三天,我等你回来。”陆屿靠在他肩上,点点头,闻到沈亦舟身上淡淡的洗衣液香味,忽然觉得,就算去外地,好像也没那么紧张了。

竞赛回来那天,沈亦舟提前半小时就去车站等。看见陆屿从车厢里出来,他赶紧跑过去,接过陆屿手里的背包,“累不累?有没有晕车?”陆屿摇摇头,从口袋里拿出个奖杯,递到沈亦舟面前,“二等奖,没拿第一。”语气里有点失落。

沈亦舟却笑了,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已经很棒了,走,带你去吃你上次说想吃的火锅。”说着就牵着陆屿的手往车站外走,阳光透过玻璃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暖得像要融进心里。

夏天到来时,学校里的梧桐叶长得郁郁葱葱。两人常在傍晚去未名湖散步,有时坐在湖边的石头上,听远处传来的蝉鸣。沈亦舟会把耳机分给陆屿一只,两人一起听同一首歌,直到天色渐渐暗下来,路灯一盏盏亮起来。

有次陆屿靠在沈亦舟肩上听歌,忽然说:“明年我们就要分专业了,你想选什么方向?”沈亦舟低头看他,月光落在陆屿脸上,柔和得像画。“你选什么我就选什么,”他轻声说,“不管选哪个方向,我们都要一起。”

陆屿抬头看他,眼里映着路灯的光,像撒了把碎星。他伸手勾住沈亦舟的手指,轻轻捏了捏:“好,一起。”晚风拂过湖面,带着夏末的凉意,却吹不散两人指尖的温度,也吹不散那句藏在心里,没说出口的“永远”。

九月开学,专业分流结果贴在公告栏前,陆屿挤在人群里找两人的名字,手指刚触到“物理学(理论方向)-沈亦舟”,就被身后的人轻轻握住手腕。

“找到了?”沈亦舟的气息落在他耳后,陆屿回头时,正撞见他眼里的笑——公告栏的灯光落在沈亦舟发梢,把他手里攥着的两张选课表映得清晰,上面圈出的专业课时间,竟连一节都没错开。

十月的银杏道成了校园里的风景,两人常抱着书从树下走过。有次陆屿蹲下来捡落在书页上的银杏叶,起身时没注意头顶的树枝,沈亦舟伸手替他挡了一下,指尖蹭到他发顶,还带着点落叶的碎渣。

“小心点。”沈亦舟帮他把碎渣拂掉,又把自己刚捡的银杏叶夹进陆屿的笔记本里,“上次你说想做叶脉书签,这个形状好看。”陆屿低头看着那片金黄的叶子,忽然想起去年冬天,沈亦舟在暖气片上烘他外套的模样,心里软得像被晒化的糖。

期末复习周,图书馆的座位格外紧张。沈亦舟每天提前半小时去占座,还会带两个保温杯,一个装着热牛奶,一个泡着陆屿爱喝的柠檬茶。陆屿刷题累了,就趴在桌上歇一会儿,头轻轻靠在沈亦舟胳膊上,听他翻书的沙沙声,连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都觉得安心。

跨年夜那天,学校举办了烟火晚会。两人挤在人群里,看着烟花在夜空里炸开,像撒了一把又一把的星星。陆屿踮着脚拍照,手机忽然被沈亦舟轻轻拿过去,他刚想回头,就被沈亦舟揽进怀里——身后的人群有点挤,沈亦舟的手掌护在他腰侧,声音裹着烟火的声响传来:“别被挤到。”

烟火落尽时,陆屿从口袋里拿出个小袋子,递给沈亦舟。“什么?”沈亦舟打开,里面是两片压好的银杏叶书签,一片写着“亦舟”,一片写着“陆屿”,边缘还画着小小的星星,和去年物理笔记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之前你帮我捡的叶子,”陆屿耳尖有点红,“我想着……以后我们的书里,都能有对方的名字。”沈亦舟捏着那两片书签,忽然低头,在他额头轻轻碰了一下,像碰落一片易碎的雪花。

“不止书里,”沈亦舟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落在陆屿心里,“以后的每一天,都要有。”晚风带着冬夜的凉,却吹得两人指尖相扣的地方,暖得发烫。未名湖的冰面映着远处的灯光,像铺了一层碎钻,见证着属于他们的,未完待续的序章。

开春后的未名湖渐渐化了冰,湖边的柳树抽了新枝。沈亦舟选了个周末,带着陆屿去了学校附近的旧书店——上次陆屿提过一句,想找本绝版的物理习题集,他记了快半个月,终于从学长那问来了地址。

书店藏在老胡同里,木质书架上堆着密密麻麻的书。陆屿蹲在角落翻书时,沈亦舟就站在他身后,帮他把散落的书轻轻归位。忽然陆屿眼睛一亮,举起一本泛黄的书:“找到了!就是这个版本!”沈亦舟凑过去看,书页边缘还留着前主人的演算痕迹,他笑着揉了揉陆屿的头发:“看来运气不错。”

付钱时,老板看着两人手里的书,笑着说:“现在还找这种老习题集的学生不多啦,你们俩倒是认真。”陆屿把书抱在怀里,有点不好意思地笑,沈亦舟却接过话:“他喜欢就好。”走出书店时,阳光刚好穿过胡同的缝隙落在两人身上,陆屿低头摸着书皮,忽然觉得,比找到习题集更开心的,是身边有人陪着一起找。

四月的实验课总在下午,两人一组做电路连接。陆屿捏着导线往接线柱上绕时,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沈亦舟立刻伸手扶稳他的手腕:“慢点儿,别碰着接线端。”说着就帮他调整导线的角度,指尖偶尔碰到陆屿的手,两人都愣了一下,又很快移开目光,只是耳尖都悄悄红了。

实验结束后,陆屿收拾器材,发现沈亦舟的笔记本上画满了电路图,旁边还标着小字——“陆屿容易接错的地方,下次提前提醒”。他拿着笔记本凑到沈亦舟面前,笑着说:“你怎么记得这么细?”沈亦舟把器材放进箱子里,声音有点轻:“怕你又被老师说。”其实他没说,陆屿上次因为接错线低头道歉的模样,他记了好几天。

五月的校园里满是毕业季的气息,两人路过教学楼前的公告栏,看见学长学姐们贴的毕业照。陆屿忽然停下脚步,指着照片里的未名湖:“等我们毕业的时候,也要在这里拍合照。”沈亦舟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湖面波光粼粼,像撒了层碎金。他握住陆屿的手,轻轻捏了捏:“不止合照,还要一起把这里的每一季,都再走一遍。”

那天傍晚,两人又去了未名湖。陆屿把脑袋靠在沈亦舟肩上,看着夕阳一点点沉下去,把湖水染成橘红色。“你说,以后我们会不会还像现在这样?”陆屿忽然问。沈亦舟低头,看见他眼里映着的夕阳,比湖面的光还要亮。他伸手把陆屿揽得更紧些,声音裹着晚风:“会的,不管以后去哪,我都陪着你。”

晚风拂过柳梢,带着初夏的暖意,吹得两人交握的手指更紧了些。未名湖的水波轻轻晃着,像在为他们未完的故事,写下新的注脚。

梧桐影里的倒计时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