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大会”结束后,“护魂者”的名号传遍了两大帝国。各地送来的守护故事堆满了协会的储物间,朱竹清特意让人在护魂史馆旁边开辟了一间“星火阁”,将孩子们的日记、画作、木雕一一陈列,阁门上挂着唐三亲笔题的“星河万里”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恰是如今护魂事业的模样。
小守光十岁那年,已能独自跟着小石头的护魂小队去近郊巡查。出发前,她总会认真地摸一摸母亲颈间的暗影石,再握紧自己胸口的木雕灵猫,像在完成一场仪式。“娘亲放心,我会像你教的那样,辨魂兽、护村民,还会把遇到的故事都记下来!”
朱竹清看着女儿蹦跳着远去的背影,眼底满是欣慰。这些年,戴沐白忙着协调各地驿站的联动,她则专注于星火阁的整理,偶尔也会带着阿青等几个优秀的启蒙班孩子,去星斗大森林边缘——那里是她当年逃亡的起点,如今成了护魂小队的实训地,她会指着林间的树影,讲自己当年如何用幽冥突刺避开魂兽,如何在绝境中被暗影石守护。
“朱姐姐,当年你一个人在这里,不怕吗?”阿青握着手中的护魂牌,眼神里满是敬佩。他如今已是启蒙班的小助教,魂力扎实,做事沉稳,很受孩子们喜欢。
朱竹清笑着摇头,指尖划过身边的古树——树干上还留着当年幽冥灵猫爪痕的浅印。“怕过,但我知道,暗影石里有母亲的光,有父亲的嘱托,还有对未来的盼头。”她顿了顿,看向远处正在练习魂力的孩子们,“现在你们不用怕了,因为你们不是一个人,有小队,有驿站,有无数人的光陪着你们。”
这日,戴沐白从北境带回一个消息:极北之地的冰原村落,近来常有冰碧蝎出没,村民们束手无策,恳请护魂小队支援。小守光听说后,攥着自己的“守护故事集”跑来找父母:“爹爹娘亲,带我去极北吧!我想看看冰原的光,想把冰原的故事写进书里!”
戴沐白看向朱竹清,眼神里带着询问。朱竹清摸了摸女儿的头,又看了看颈间的暗影石——玉石泛着淡淡的光,像是在赞同。“好,我们一起去。”
极北的冰原一片雪白,寒风刺骨。村落里的孩子们裹着厚厚的兽皮,看见小守光胸前的木雕灵猫,都围了上来。“这是幽冥灵猫吗?我在故事里见过!”一个扎着兽皮帽的小男孩,举着一本翻得卷边的《守护故事集》,上面还贴着小守光画的护魂牌插画。
小守光眼睛一亮,立刻拉着男孩的手,讲起自己巡查时的经历。朱竹清与戴沐白则跟着村长勘察地形,发现冰碧蝎的巢穴在冰原深处的冰川下,巢穴周围的冰面布满了裂隙,贸然靠近极易坠入。
“冰碧蝎怕强光,我们可以用魂力凝聚光盾,逼它出来。”戴沐白拿出图纸,与护魂小队的队员们商议战术。朱竹清则想起母亲笔记里关于冰系魂兽的记载,“冰原夜间温度极低,魂力消耗会加快,我们得让孩子们在村落外围布置微光阵,既能照明,也能接应我们。”
入夜后,战斗如期展开。戴沐白发动白虎真身,金色光盾在冰面铺开,硬生生将冰川下的冰碧蝎逼了出来;朱竹清施展幽冥领域,黑色雾气与光盾交织,形成一道进退自如的屏障;小守光则带着村落的孩子们,在远处点亮微光阵——数十道微光汇聚成一道光柱,虽不具攻击性,却照亮了冰原的每一处裂隙,为小队扫清了障碍。
激战中,冰碧蝎突然甩出冰刺,直扑小守光所在的微光阵。朱竹清瞳孔一缩,正要冲过去,却见小守光突然发动了她教的幽冥影分身,三道小小的身影同时举起手中的护魂牌,竟凝聚出一道淡紫色的光墙——那是暗影石的力量,通过木雕灵猫的共鸣,传递到了小守光手中!
冰刺撞在光墙上,瞬间消融。小守光喘着气,抬头看向父母,眼底满是兴奋:“娘亲!石头的光,传到我这里了!”
朱竹清心中一暖,与戴沐白对视一眼,两人同时发动双魂契的力量。金色的白虎魂力与黑色的幽冥魂力交织,形成一道虎猫缠绕的光刃,狠狠劈向冰碧蝎的要害。冰碧蝎发出一声凄厉的嘶吼,最终倒在冰原上,化作一枚莹白的魂环。
战斗结束后,村落的孩子们围着小守光,崇拜地看着她手中的木雕灵猫。“守光姐姐,你的猫会发光!”“我们也想有这样的光!”
小守光笑着,将自己的“守护故事集”递给孩子们:“光不在石头里,也不在猫里,而是在心里。只要你们想守护别人,光就会一直在。”她顿了顿,像当年朱竹清教她那样,指着冰原上的微光阵,“你们看,这些微光聚在一起,就是照亮冰原的星河呀。”
极北的驿站落成那天,小守光在星火阁的新陈列架上,贴上了冰原孩子们画的《光刃劈冰图》,旁边放着那枚冰碧蝎魂环的拓印,还有一张她与村落孩子们的合影——照片里,大家举着护魂牌,身后是茫茫冰原,头顶是璀璨星空,笑容比星光还亮。
返程时,小守光靠在马车里,捧着新写满的“守护故事集”,对朱竹清说:“娘亲,以后我要去更远的地方,把星河的光,传到没有驿站的地方。”
朱竹清摸了摸女儿的头,颈间的暗影石与女儿胸口的木雕灵猫同时泛光。戴沐白握住她的手,目光望向车窗外掠过的风景——从星罗城的竹林,到西境的青岩村,南境的望海村,东境的山地,再到极北的冰原,那些红点早已连成了线,织成了网,成了真正的“星河万里”。
星罗城的灯火再次亮起时,护魂协会的院子里,小石头正带着新一批护魂小队队员练习;星火阁里,阿青在整理刚送来的南境潮汐日记;小守光则趴在石桌上,认真地给“守护故事集”写序言,笔尖落下:“外婆的光,照亮了娘亲;娘亲的光,照亮了我;而我要和伙伴们一起,让这光,照亮星河万里,温暖每一个春秋。”
朱竹清与戴沐白并肩站在阁前,看着星火阁里陈列的一切——母亲的笔记泛着旧光,孩子们的画作闪着新亮,暗影石的微光与阁外的灯笼交融,温暖了整个庭院。夜风穿过竹林,带着星火阁的墨香与孩子们的笑声,朱竹清忽然明白,所谓守护,从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同行;所谓光,也从不是孤星一点,而是无数人用心意汇聚的星河。
这星河,映着幽冥灵猫的影,也映着白虎的光;映着母亲的期盼,也映着他们的坚守,更映着孩子们的未来。它会伴着每一个春秋,流淌向更远的地方,让每一片土地都有守护,每一个人都能被光温暖——这便是他们用一生,甚至世世代代,要守护的,最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