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开元年间,长安的大慈恩寺来了位特殊的僧人——波斯来的景教传教士伊斯。他带着波斯的《东方记》抄本和洛阳城墙的纹样拓片,求见玄奘法师的弟子窥基,希望能将这些故事翻译成梵文,收录在大慈恩寺的藏经阁里。
窥基见他带来的拓片上,玄鸟与狮子环绕着佛经的字句,不禁动容:“佛法讲普度众生,你们这些故事,也是在讲天下一家,为何不能收录?”他亲自带着伊斯,在藏经阁里整理典籍,还特意腾出一个专柜,用来存放《东方记》和各种纹样拓片,柜门上刻着草纹,旁边写着“中外同缘”四个大字。
有一天,大慈恩寺举行法会,伊斯在寺内的墙壁上绘制波斯的宗教纹样,窥基则让弟子们在旁边补画玄鸟与草纹。来参加法会的百姓见了,都围过来看热闹。有个从洛阳来的老人,指着墙上的纹样,给孙儿讲阿衡和伯禽的故事,讲天津桥上的柳毅,讲洛阳城墙的画。孙儿听得入迷,伸手去摸墙上的草纹:“爷爷,这些草会长到波斯去吗?”
伊斯听见了,笑着蹲下来,用汉语说:“会的,你看这风,能把长安的花香吹到波斯,也能把波斯的驼铃声音吹到长安,草纹也一样,会顺着风,顺着商路,长到每一个有朋友的地方。”老人点头,从怀里取出块木牌,上面刻着洛阳城墙的纹样:“这个送给你,往后你要是去洛阳,拿着它,百姓们都会把你当家人。”
伊斯将木牌挂在藏经阁的专柜旁,与《东方记》放在一起。后来,大慈恩寺的僧人去西域弘法时,都会带上纹样拓片,将这些故事讲给西域的信徒听。而波斯的景教寺庙里,也开始绘制玄鸟与草纹,两种不同的信仰,因为这些跨越千年的纹样,竟有了奇妙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