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理的秋天过半时。黎歌站在支教小学的门口,交代给新来的老师孩子们的教学进度后,看着孩子们挥手告别,阳光洒在他们红扑扑的脸颊上,像一层温柔的金箔。她把最后一批画具交给校长,对着新老师和校长轻声说。
黎歌他们会长大,也会记得,有人曾教他们画下自己的情绪。
黎歌回到小院,收拾行李。那本夹着《自渡》的书被她轻轻取出,风铃在屋檐下叮当作响,像在送别。手机震动,赵婉兮发来消息。(《》为微信消息。)
赵婉兮《他看了信,一句话没说,只问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黎歌盯着屏幕很久,指尖微颤。她曾幻想过无数种回应——热烈的、克制的、犹豫的,却没想过是沉默。可她不再害怕沉默了。有些话,写出来,就已经是答案。
她打开日记本,写下最后一行。(“”为日记内容。)
黎歌“我曾以为,爱是等待一个人准备好。遇见他之后,我知道了,爱也可以是,我先走到他面前,说:我来了,这次不会走了。”
三天后,黎歌登上飞往长沙的航班。窗外云海翻涌,像极了她石凯三巡时的主题,幸好她很幸运看了一场。黎歌也不知道石凯会不会见她,不知道那三十封信是否真的触动了他,但她知道的是,这一次,她不会再让他逃避了。因为爱,不该永远藏在信里。
-------转场长沙-------
长沙的秋雨,总是来得突然。黎歌拖着行李箱走出高铁站,雨丝斜斜地打在她脸上,凉得像某种提醒。她没打伞,只是把围巾往上拉了拉,遮住半张脸。
这座城她太熟了——熟悉到闭着眼都能画出和石凯游玩过的路线。可此刻,她站在街头,像一个迷路的旅人。
大理的阳光还在皮肤上留着温度,可长沙的风,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把她拉回现实。
黎歌租的房子在岳麓山下,一栋老式居民楼,窗台外是爬满藤蔓的砖墙。房东是个六十岁的阿姨,递给她钥匙时笑着提醒她:一个人住,记得常开窗。
黎歌点头,把行李放下,环顾空荡的屋子。墙上还贴着上一任住户走之前留下的便签:等我回来,要勇敢一点。黎歌笑了,任随便签贴在墙上,在上面补了一句:
黎歌祝我们都足够勇敢。
黎歌点开对话框,给石凯发消息。(《》为微信消息。)
黎歌《我回来了,现在在长沙,看邮件一面吗?我想要一个答案。》
光标闪烁,黎歌盯着这两句话看了很久,最终按下发送。
对方显示“已读”,却久久没有回复。
直到两小时后,才弹出一句:
石凯《你先好好休息吧。其他事不重要。》
黎歌躺在沙发上,望着天花板,忽然觉得眼眶发酸。
她不是难过他不热情,而是难过——自己明明已经走了那么多步,却还是会被一句冷淡的回复,拉回原地。然后再次向前靠近。
窗外雨越下越大,她起身关窗,看见楼下便利店的灯还亮着。
她忽然想之前石凯曾问她。({}为回忆内容。)
石凯{你最喜欢长沙什么?}
黎歌{每天早上的粉,夏天的小龙虾,冬天的热卤,和雨后的空气。(内心os:还有喜欢的人。)}
那时黎歌觉得爱一个人,不一定要被回应才算数。现在亦然。这一次,她不会再藏了。
哪怕石凯依旧选择躲,她也要找到他。哪怕他不说,她也要告诉他。
-------转场石凯-------
石凯收到黎歌在长沙的消息时,第一反应是开心,随后取之而代的是害怕和逃避。他暂时给不出黎歌想要的答案,又舍不得拒绝这样温暖的人,能做的只有逃避。在一旁目睹一切的刘小怂实在是憋不住了。
刘小怂喜欢就上啊!我认识的石凯可不是这样的。
石凯你一没谈过的还说起我了?
刘小怂没谈过怎么了?没谈过我也能看出来妹妹喜欢你。
石凯那你也该知道保持距离对我和她都好,怂哥,现在的我不敢奢求太多,就这样就够了。
刘小怂石凯,只要你不会后悔就行,一直躲着妹妹,到时候她换个人喜欢你能接受就行。
石凯能,到时候,我会祝福她,作为“哥哥。”
刘小怂屁!人家妹妹有亲哥。
石凯没在说话。盯着面前玻璃杯里的啤酒失了神。刘小怂也不忍心看着石凯这样。
刘小怂发什么呆?我告诉你啊,这样也不能躲酒,快喝!
石凯知道了。

(感谢以上几位宝子的鲜花,加更一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