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师大会的红横幅还没来得及撤,高三(2)班的早读课就先飘起了“火药味”——江叙白把错题本“啪”地拍在周砚秋桌角,晨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眼底,活像只憋足了劲要偷鸡的黄鼠狼:“周砚秋,说好的百日冲刺‘公平竞争’,你昨天晚自习居然藏着新的数学压轴题卷,太不地道了!”
周砚秋正咬着笔杆算物理题,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一道清晰的弧线,头都没抬:“谁让你下课跑去跟后排同学讨论‘食堂明天会不会有糖醋排骨’,我喊你三次你都没听见,活该没拿到卷。”
“我那是在‘放松大脑’!”江叙白急得直戳错题本上的红叉,“你看你给我批的错题,写‘辅助线画得像毛线团’,这叫什么批语?有失学神风度!”
周围同学早就习惯了这俩人的日常拌嘴,前排的林晓偷偷转过来递了颗奶糖:“江叙白,你别跟周砚秋争了,他昨天给我讲题,还说我‘受力分析画得像蜘蛛网’呢。” 话音刚落,全班都笑了,连讲台上刚放下保温杯的班主任都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江叙白捏着奶糖,突然眼睛一亮,凑到周砚秋耳边:“那我跟你打个赌,这次周测我数学要是能超过你五分,你就请我吃一周的辣条——要最辣的那种;要是我输了,我就帮你抄一周的物理错题,怎么样?”
周砚秋终于停下笔,抬眼看他,镜片反射着光:“你确定?上次你跟我赌‘能不能一天刷五十道题’,结果刷到第三十道就趴着睡着了,还流了一滩口水在卷子上。”
“那都是过去式了!”江叙白拍着胸脯,声音差点掀翻屋顶,“这次我可是有‘错题本复仇计划’,不信你等着瞧!”
这话刚说完,上课铃就响了,数学老师抱着卷子走进来,板着脸说:“昨天让你们做的压轴题卷,现在收上来,我看看谁还没做完。” 江叙白瞬间蔫了,赶紧把藏在抽屉里的卷子抽出来,假装奋笔疾书,结果被老师一眼看穿:“江叙白,别装了,没做完就举手,我又不会吃了你。” 全班笑得更欢了,江叙白的耳朵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只能慢吞吞地举起了手。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江叙白拽着同桌王浩去小卖部买辣条,刚掏出零花钱,就看见周砚秋站在冰柜前,手里拿着两盒牛奶。周砚秋看见他,挑了挑眉:“怎么,买辣条当‘复习燃料’?”
“要你管!”江叙白嘴硬,却忍不住盯着周砚秋手里的牛奶,“你买牛奶干嘛?难道想靠‘补钙’超过我?”
周砚秋没理他,付了钱,把其中一盒牛奶递过来:“给你的,昨天看你上课打哈欠,补充点能量,别到时候周测睡着了,又说我‘趁人之危’。”
江叙白愣了一下,接过牛奶,指尖碰到冰凉的盒身,心里却有点发烫:“谁……谁要你给我买牛奶,我自己也能买。” 嘴上这么说,却把牛奶揣进了校服口袋,连辣条都忘了拿,还是王浩帮他拎着跟上来的。
接下来的几天,江叙白像是打了鸡血,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晚上最后一个走,错题本上的红叉越来越少,连数学老师都在课堂上表扬他:“江叙白最近进步很大,大家要向他学习。” 可周砚秋却像是没事人一样,该做题做题,该睡觉睡觉,甚至还在晚自习时帮前桌的同学讲题,气得江叙白偷偷在错题本上画了个小人,标注“周砚秋”,还在旁边画了个哭脸。
周测前一天晚上,江叙白抱着错题本去找周砚秋,想请教最后一道压轴题,结果刚走到周砚秋座位旁,就看见他正在写东西,字迹工整,像是在写什么重要的笔记。江叙白凑过去一看,发现是“数学压轴题解题思路总结”,上面还标了重点符号,甚至连他平时容易错的步骤都用红笔圈了出来。
“你……你这是在干嘛?”江叙白惊讶地问。
周砚秋把总结纸折起来,递给江叙白:“给你的,你平时做压轴题总在步骤上出错,这个总结对你应该有用。”
江叙白接过总结纸,手指轻轻摩挲着纸面,心里五味杂陈:“你不是跟我打赌吗?为什么还要帮我?”
周砚秋收拾着书包,语气平淡:“打赌归打赌,我不想赢一个‘没准备好’的对手,那样没意思。” 说完,他背上书包,转身往教室外走,走了两步又回头:“明天周测,别紧张,正常发挥就行。对了,记得把牛奶喝了,别过期了。”
江叙白站在原地,看着手里的总结纸,又摸了摸口袋里的牛奶,突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热。他拿出笔,在总结纸的空白处画了个笑脸,然后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了错题本里。
周测那天,江叙白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拿到数学卷子后,发现最后一道压轴题居然跟周砚秋总结纸上的题型差不多,他心里一阵激动,笔走龙蛇,很快就做完了。交卷的时候,他特意看了周砚秋一眼,发现周砚秋也刚好交卷,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周砚秋对着他点了点头,嘴角还带着点淡淡的笑。
成绩出来那天,江叙白紧张得手都在抖,跟高考查分时一样。数学老师拿着成绩单走进教室,先念了周砚秋的分数:“周砚秋,145分,全班第一。” 江叙白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生怕自己没超过他。
“江叙白,141分,全班第二。” 数学老师的声音刚落,江叙白就跳了起来:“我141分?真的吗?” 得到老师的肯定后,他兴奋地看向周砚秋,眼神里满是“我赢了”的得意。
周砚秋看着他,笑着说:“不错嘛,居然考了141分,比我低四分,差一点就超过我了。”
“差一点也是差!”江叙白虽然有点遗憾,但还是很开心,“不过没关系,下次我肯定能超过你!对了,你输了,要请我吃一周的辣条,可别耍赖。”
周砚秋点点头:“行,没问题,放学就去小卖部买。”
放学后,两人一起去小卖部买辣条,江叙白挑了最辣的那种,还想多买几包,结果被周砚秋拦住了:“别买太多,吃多了上火,影响学习。” 江叙白只好放下几包,只买了一周的量。
走出小卖部,江叙白拆开一包辣条,递了一根给周砚秋:“你也吃一根,可好吃了。”
周砚秋犹豫了一下,接过辣条,放进嘴里嚼了嚼,结果刚咽下去,就被辣得咳嗽起来,脸都红了。江叙白笑得前仰后合:“哈哈哈,周砚秋,你居然不能吃辣,太好笑了!”
周砚秋瞪了他一眼,从口袋里掏出牛奶,喝了一口,才缓解了辣味:“谁跟你一样,整天吃这些重口味的东西。” 嘴上这么说,却又接过江叙白递过来的辣条,慢慢吃了起来。
两人并肩走在校园里,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江叙白一边吃着辣条,一边跟周砚秋讨论着下次周测的目标,周砚秋偶尔会插一两句话,还会纠正江叙白的错误思路。
“对了,周砚秋,”江叙白突然说,“上次誓师大会,你在誓师墙上写‘湖南见’,是不是早就想好要去湖南上大学了?”
周砚秋点点头:“嗯,我爸妈在湖南工作,我想离他们近一点。你呢?为什么也想去湖南?”
江叙白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我就是觉得湖南挺好的,有很多好吃的,而且……而且跟你一起去湖南,还能继续跟你争第一,多有意思啊。”
周砚秋看着他,嘴角忍不住上扬:“行啊,那咱们就一起努力,争取都能去湖南上大学。”
“好!”江叙白用力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的日子里,江叙白和周砚秋依旧每天一起刷题、一起讨论问题、一起为了目标努力。江叙白的错题本上,除了红叉和总结,还多了很多周砚秋的批注,有时候是“这里思路不错”,有时候是“下次注意步骤”;周砚秋的桌肚里,也时不时会出现江叙白偷偷放进去的辣条和牛奶,旁边还会附带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吃了辣条更有精神刷题”“牛奶补钙,有助于思考”。
有时候两人会为了一道题的解法争得面红耳赤,甚至会吵到班主任办公室,结果班主任只是笑着说:“你们俩啊,真是一对‘欢喜冤家’,不过这种互相竞争、互相帮助的精神很好,要继续保持。”
百日的时间一天天减少,教室里的倒计时牌从“99”变成“50”,再变成“30”。江叙白和周砚秋的成绩也越来越稳定,始终占据着全班前两名的位置,成为了老师和同学们口中的“学霸组合”。
有一次,林晓问周砚秋:“周砚秋,你跟江叙白整天吵来吵去,难道不觉得烦吗?”
周砚秋想了想,说:“不烦啊,有他在,刷题也不觉得无聊,而且跟他竞争,我也能不断进步。其实,有一个这样的对手,挺好的。”
林晓又问江叙白:“那你呢?江叙白,你觉得跟周砚秋当对手,开心吗?”
江叙白笑着说:“当然开心啊!虽然我总是输给他,但每次超过他一点点,我都特别有成就感。而且,他虽然嘴硬,但其实人特别好,总是帮我讲题,还给我买牛奶。我觉得,他不仅是我的对手,还是我的好朋友。”
这些话被路过的周砚秋听到了,他没有说话,只是悄悄放慢了脚步,嘴角的笑意却更浓了。
又一次周测结束后,江叙白终于超过了周砚秋,数学考了146分,比周砚秋高了一分。他拿着成绩单,兴奋地跑到周砚秋面前,像个得了奖状的小孩:“周砚秋,我超过你了!我终于超过你了!”
周砚秋看着他,笑着说:“不错嘛,有进步。不过别得意,下次我肯定能超过你。”
“来啊,谁怕谁!”江叙白挑衅地看着周砚秋,眼里满是斗志。
夕阳下,两个少年的身影在校园里奔跑着,笑声传遍了整个操场。他们知道,百日冲刺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难题在等着他们,但只要想到有对方在身边,就觉得再难也能扛过去。
因为他们知道,最好的对手,不是互相打压,而是彼此成就;最好的约定,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一起努力,一起实现的承诺。百日誓师大会上的那声击掌,那句“湖南见”,已经深深印在了他们的心里,成为了他们前进的动力。
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继续带着这份斗志和友谊,一起刷题、一起进步、一起朝着湖南的方向努力,直到实现那个属于他们的约定。而那些一起拌嘴、一起讨论、一起为了目标奋斗的日子,也会成为他们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永远闪耀在时光的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