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烬宫:痣
本书标签: 现代  全员恶人  完结     

第二十章 京城春深与终章

烬宫:痣

京城的春比江南晚些,医学院的樱花刚绽出粉白的瓣,南宫离抱着《江南百草集》站在教学楼前,指尖轻轻拂过封面的桃木书脊——“江南百草集”五个字是墨亲手刻的,木纹里还留着淡淡的木香,像极了苏州花田的气息。

“紧张吗?”墨走到她身边,将落在她发间的樱花瓣摘下,猩红的眸子里满是笑意。他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的西装,褪去了玄黑外套的冷感,倒显出几分温雅,“等会儿只是和教授们聊聊古方,就像我们从前在破庙研究解毒剂一样。”

南宫离点了点头,却还是攥紧了医册的边角。她想起昨天见到小远时的模样——少年穿着白大褂,胸前别着医学院的校徽,正跟着林野在实验室整理药材,眼里的光和当年在深山里说“要保护大家”时一模一样。

讲座室里早已坐满了人,陈医师坐在第一排,身边是老兵张爷爷,还有几位白发教授。看到南宫离和墨进来,陈医师立刻起身,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医案:“这就是我在东北找到的民国医案,里面的‘寒地解毒方’正好补全你们医册里的缺漏。”

南宫离接过医案,指尖划过纸页上的字迹,突然停在一行批注上——“银藤草需与长白山参同煮,可解寒毒”,字迹娟秀,竟和母亲的手书有几分相似。陈医师看出她的疑惑,笑着解释:“这医案的作者,是你母亲的远房姨母,当年在东北行医,救了不少人。”

眼眶突然发热,南宫离低头摩挲着医案,想起母亲藏在青铜盒里的信:“守心方得归处。”原来母亲的“守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坚持,而是整个家族对“医者仁心”的传承。

讲座开始后,南宫离翻开医册,从江南的“银藤草防瘟方”讲到北方的“寒地解毒方”,墨在一旁配合着展示草药标本——晒干的银藤草叶片、装在玻璃瓶里的樱花蜜,还有从深山采来的薄荷,每一件都带着他们在现代生活的印记。

“这些古方不仅能治病,更藏着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南宫离指着医册里的“蔷薇露安神方”,“就像这蔷薇,不仅能观赏,花瓣煮水还能安神助眠,是江南百姓传了几代的法子。”

台下的教授们频频点头,张爷爷更是激动地举起手:“当年在东北打仗,要是有这样的方子,多少战友就不会因为寒毒丢了命!”他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旧照片,“这是当年救我的老中医,她的方子和你们医册里的很像,可惜没能传下来。”

讲座结束后,林野带着小远和念赶来。小远手里拿着一本新装订的医册,是医学院根据《江南百草集》印刷的,封面上印着樱花与蔷薇的图案:“离姐姐,墨哥哥,这是给你们的,教授说要把它放进医学院的图书馆,让更多人看到。”

南宫离接过医册,指尖触到光滑的封面,突然觉得所有的经历都有了意义——从庄园的血与火,到江南的花与雨,再到京城的春与暖,那些刻骨铭心的过往,最终都化作了守护他人的力量。

傍晚,几人跟着张爷爷去拜访他的老战友。老人住在胡同深处的小院里,院墙上爬满了蔷薇,虽还没开花,却已抽出嫩绿的枝芽。老人拿出珍藏的老药箱,里面装着几包晒干的草药:“这是当年常用的‘防风草’,和你们医册里的薄荷配着用,能防风寒。”

墨接过药包,放在鼻前轻嗅,点了点头:“和我们在深山采的草药很像,回去后可以加到医册的补充页里。”

夕阳透过胡同的空隙洒进来,落在几人的身上,也落在院墙上的蔷薇枝上。南宫离靠在墨的身边,看着小远和念在院子里追逐,看着林野和陈医师讨论医案,看着张爷爷和老战友回忆往事,突然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终章”——没有阴谋,没有仇恨,只有安稳的日子,和彼此守护的温暖。

离开京城前,他们去了医学院的图书馆,将《江南百草集》的手稿和那本民国医案一起放进了陈列柜。玻璃柜里,医册旁摆着母亲的青铜盒,里面装着朋友们的书信、念画的画,还有瑶生前最喜欢的玻璃弹珠。

火车开动时,南宫离趴在窗边,看着京城的樱花渐渐远去。墨从身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发顶:“等我们回到江南,蔷薇应该就开了。”

“嗯。”南宫离点头,转头看向墨,蓝眼睛里满是笑意,“到时候我们在花田边立个木牌,写上‘医者仁心,代代相传’,好不好?”

墨笑着点头,指尖与她掌心的旧疤相贴。火车穿过春日的田野,窗外的景色渐渐染上江南的绿意,远处的天空湛蓝,像极了他们在现代迎来的,崭新而温暖的未来。

烬宫的故事早已落幕,但属于他们的新生,才刚刚开始。那些从血与火里走出来的人,终将在没有硝烟的岁月里,用爱与守护,书写出最温柔的篇章。

落落评论

上一章 第十九章 春樱医讯与远信 烬宫:痣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十一章 蔷薇满园与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