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烬宫:痣
本书标签: 现代  全员恶人  完结     

第二十四章 百草传灯与岁岁安

烬宫:痣

江南的春日又至,南宫离蹲在蔷薇花田边,将《江南百草集(终极增补版)》的最后一页手稿平铺在石桌上。纸上贴着新采集的“雪参”“冰薄荷”标本,旁注是她与墨在东北基地记录的培育笔记,笔尖落下最后一个句号时,风恰好吹过,带着蔷薇的甜香,翻起纸页边缘的细碎褶皱。

“出版社刚才来消息,说终极版下个月就能上架了。”墨提着竹篮走来,里面装着刚采的银藤草嫩叶——是从江南本地培育的新苗,叶片比东北品种更小巧,却同样带着解毒的活性成分。他将叶片放在手稿旁,猩红的眸子里映着花田的粉白,温柔得像浸了春日的溪水,“还说要在苏州办首发式,邀请了东北基地的农户、京城医学院的教授,还有张爷爷他们。”

南宫离抬头笑了,指尖轻轻碰了碰银藤草叶片:“正好,小远说首发式那天他能带着科研团队回来,要现场演示银藤草提取技术。林野也说,那天会把东北研究中心的新成果带来——他们用银藤草研发的外用解毒膏,已经通过临床试验了。”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汽车喇叭声。沈辞抱着念从车上下来,身后跟着扛着相机的记者——是当地报社的,特意来采访《江南百草集》的成书故事。念手里捧着一个崭新的青铜盒,是沈辞找人复刻的,比南宫离母亲留下的那个更精致,盒身上刻着“百草传灯”四个字:“离姐姐,这个盒子是给终极版医册准备的,以后要把它放在博物馆里,让大家都能看到!”

记者的镜头对准花田时,远处突然传来孩子们的笑声。是村里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提着小竹篮来采蔷薇——每年春天,南宫离都会教孩子们辨识草药,今年也不例外。孩子们围在石桌旁,指着手稿上的标本叽叽喳喳:“离姐姐,这个是蔷薇花对不对?我知道它能做安神水!”“这个银藤草我认识,奶奶说去年喝了它煮的汤,感冒很快就好了!”

南宫离笑着点头,从竹篮里拿出提前准备好的草药图鉴,分发给孩子们:“这上面画了我们江南常见的草药,你们可以带着图鉴去花田找,找到后要记得,草药是用来救人的,不能随便采摘哦。”

午后,陈医师和张爷爷也来了。陈医师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旧医书,是他年轻时行医的笔记,上面记录着几十种快要失传的偏方:“这些方子我整理好了,正好补充到博物馆的展览里,和你们的医册做个呼应。”张爷爷则带来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古方新传,医者仁心”,是东北基地的农户们联合送的,边角还绣着小小的蔷薇和银藤草图案。

夕阳西下时,所有人都聚在花田边。记者的相机不停闪烁,记录下众人捧着医册的笑脸,记录下孩子们辨认草药的认真模样,也记录下石桌上那本承载了无数心血的《江南百草集(终极增补版)》——它不再是一本简单的医书,而是从烬宫的血与火里走出来的“守护之书”,是跨越时空、连接古今的“传承之灯”。

南宫离靠在墨的肩上,看着眼前的热闹景象,突然想起很多年前在庄园炼毒室的那个夜晚。那时她以为复仇是唯一的出路,却没想到,最终会在江南的花田里,用一本医册完成了母亲的遗愿,也找到了真正的“归处”。墨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尖与她掌心的旧疤相贴,无需多言,彼此都懂——这场始于仇恨的旅程,终在守护与传承里,落得满径花香。

首发式那天,苏州的阳光格外好。博物馆的展厅里,《江南百草集》的手稿与复刻青铜盒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的屏幕循环播放着东北基地的劳作场景、京城医学院的实验画面,还有孩子们在花田辨识草药的笑脸。南宫离站在展厅中央,对着镜头轻声说:“这本医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以后会有更多人接过‘百草传灯’,让古方的温柔,守护更多人的岁岁平安。”

台下,墨、林野、沈辞、陈医师、张爷爷,还有蹦蹦跳跳的小远和念,都笑着鼓起了掌。展厅外的蔷薇开得正盛,风一吹,花瓣落在展厅的玻璃窗上,像一场温柔的祝福——祝福那些逝去的人得以安息,祝福活着的人岁岁安康,也祝福这本从血与火里诞生的医册,能在岁月里,永远传递着守护的微光。

《烬宫》的故事,至此终章。但“百草传灯”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上一章 第二十三章 东北霜雪与药香 烬宫:痣最新章节 下一章 烬宫·番外 岁岁蔷薇与旧盒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