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透过雕花木窗的缝隙,斑驳地洒在案几上。那本被翻得卷边的《策论集》安静地躺在那儿,封皮因岁月摩挲而微微发亮,仿佛还能听见昨夜烛火下低声诵读的余韵。许思宁静坐在铜镜前,指尖轻抚过蓝发带上的细纹,动作温柔却带着几分怔然。她的目光游离而复杂,好似一池春水被微风拂乱。新帝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如同一记雷鸣,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炸响——女子亦可入朝为官。这份宣告如一颗巨石坠入湖心,激起了层层波澜。有人拍手称快,视其为开明之治的起点;也有人冷嘲热讽,将其称为动摇国本的荒唐之举。然而,对于许思宁而言,这却是她等待已久的契机。自幼年始,她便耳濡目染父亲如何用笔墨济世、以智谋匡扶君王,那满腹经纶的身影早已深深刻进了她的记忆。只可惜,身为女子,她只能藏身于帘幕后偷听先生授课,靠炭笔在简陋的纸上偷偷记录书中的句子,再于深夜无人时默诵至天明。如今,新帝的一纸诏书让她终于得以堂堂正正地站在考场之中,与天下男儿一较高下。然而,现实远比想象来得残酷。数月苦读之后,初试放榜之时,当她发现自己的名字并不在榜单之上时,胸口宛若压了一块千斤巨石,沉闷得几乎喘不过气来。街巷间议论纷纷,有人惋惜,有人嗤笑:“终究是女子罢了,纵使读书再多,也不过是装点门面。”这样的声音像刀刃一般刺进她耳中。“难道我真的不行吗?”许思宁垂眸凝视着自己的双手,那上面布满因反复练习书法而磨出的厚茧。她咬紧牙关,眼眶隐隐泛红,却倔强地没有让一滴泪水滑落。失败固然令人痛楚,但放弃却是绝不可能的事!她缓缓站起身,将散落的长发重新束起,将蓝发带系得更加牢固。镜中的少女虽难掩疲惫,却依旧扬起一抹明媚的笑容,宛如逆境中破云而出的一线阳光。既然科举之路暂时受阻,那就另寻他法!无论如何,她绝不会停下追逐梦想的脚步。因为她始终坚信: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来自外界的认可,而是源自内心的坚持,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