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雪落归州
本书标签: 古代  女频开学季更新 

第一章 寒雪遇故人

雪落归州

归州城的腊月,总被一场接一场的大雪裹得严实。铅灰色的天空低低压着屋檐,雪花像撕碎的棉絮,簌簌落下来,转眼就把青石板路盖成了白茫茫一片。城西的“百草堂”药铺前,林砚蹲在积雪里,冻得通红的手指正小心翼翼地把刚采来的雪见草理成捆。

她身上那件蓝布棉袄,袖口和领口都磨出了毛边,棉花从破洞里露出来,被雪打湿后硬邦邦地贴在身上。风裹着雪粒子往脖子里灌,林砚忍不住缩了缩肩膀,把脸往衣领里埋得更深些。怀里的雪见草还带着山间的寒气,叶片上沾着的雪沫子融化成水,顺着指缝往下滴,冻得她指尖发麻。

“我说你这丫头,杵在这儿做什么?”药铺的伙计王二扛着扫帚出来,看到林砚就皱起了眉,“这破雪见草值几个钱?你挡着门口,客人们怎么进来?赶紧挪挪!”

林砚攥着草绳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她抬起头,睫毛上还沾着雪粒,声音细弱却带着点执拗:“王大哥,张掌柜上周说过,雪见草能治风寒,最近天冷,要的人多。我今天多采了些,您再看看……”

“看什么看?”王二不耐烦地挥了挥扫帚,雪沫子溅到林砚的手背上,“掌柜说了,最近药材够了,不要了!你赶紧走,别在这儿碍眼!”

林砚的眼圈有点发红。她昨天在山里待了整整一天,为了采这些雪见草,差点滑下结冰的陡坡。家里的米缸早就空了,要是卖不出这些草,今晚又得饿肚子。她咬了咬下唇,还想再求求王二,就听见一阵马蹄声从街那头传来,伴着车轱辘压过积雪的“咯吱”声。

一辆乌木马车缓缓停在药铺前,车辕上挂着的铜铃叮当作响。车帘被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掀开,露出一截月白锦袍的袖口,接着,一个男人弯腰从车里走下来。

他穿着件月白锦袍,外罩一件玄色貂绒披风,领口和袖口都绣着细密的云纹。墨发用一支玉簪束着,几缕碎发垂在额前,衬得他眉眼温润。他的皮肤是常年不见日晒的白皙,鼻梁高挺,薄唇微抿时带着几分书卷气,可那双眼睛却很亮,透着沉稳和温和,让人见了就觉得安心。

男人刚站稳,目光就落在了蹲在地上的林砚身上。他看到她冻得发紫的指尖,看到她怀里那捆沾着雪的雪见草,眉头轻轻蹙了一下。

“王二,”男人的声音很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她的雪见草,我全要了。”

王二原本还带着不耐烦的脸,一看到男人,瞬间堆起了谄媚的笑:“哟,是沈先生啊!您怎么来了?这草您要多少有多少,我这就给您称!”说着,他赶紧放下扫帚,从店里拿出秤来。

林砚愣了愣,抬头望向男人。他恰好也看向她,目光落在她冻裂的指尖上,眼神里多了几分关切:“天这么冷,怎么不多穿件衣裳?”

林砚慌忙低下头,把冻得发僵的手往袖子里缩了缩,声音有点发颤:“谢……谢谢先生。”她长这么大,除了爹娘,还没人这么关心过她。

男人没再多说,转身对身后的随从吩咐:“阿福,把药草收好,付钱。”

叫阿福的随从连忙上前,接过林砚手里的雪见草,又从钱袋里拿出二两银子,递给林砚:“姑娘,这是草钱。”

林砚看着那锭银子,眼睛都直了。她采了这么多次雪见草,最多也就卖几十个铜板,这二两银子,够她买好几个月的米了。她连忙摆手:“先生,太多了,这草不值这么多钱……”

男人回过头,对她笑了笑。他的笑容很温和,像春日里的阳光,能驱散冬日的寒气:“不多,这草能治风寒,最近用得上。你拿着吧,买件厚实的衣裳,别冻着了。”说完,他又让阿福从马车上拿了一袋东西,递给林砚,“这是刚买的蒸糕,还热着,你先垫垫肚子。”

林砚接过那袋蒸糕,指尖触到袋子的温度,心里也暖烘烘的。她攥着银子和蒸糕,看着男人转身走进药铺,想说句谢谢,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直到马车驶远,车帘缝隙里露出的那截月白锦袍消失在雪幕中,她才咬了口蒸糕。

甜糯的米香混着豆沙的甜味,顺着喉咙滑进心里,暖得她眼眶发热。她后来从王二的话里才知道,那个男人叫沈砚之,是归州城里有名的书香世家子弟。沈家世代行医,还在城郊开了家善堂,专门接济穷苦人。归州城里的人都说,沈先生是个好人,心善,又有学问。

林砚攥着剩下的蒸糕,往家的方向走。她的家在城角的一间破庙里,四壁漏风,只有一张铺着稻草的破床。她把银子小心翼翼地藏在床板下,又把蒸糕分成几份,打算留着慢慢吃。躺在冰冷的稻草上,她想起沈砚之温和的笑容,心里第一次有了种异样的感觉,像有颗小种子,悄悄发了芽。

从那以后,林砚总能在采草药的山上或是送缝补衣裳的路上碰到沈砚之。有时是他带着阿福去善堂,马车里装着粮食和药材;有时是他独自在城外的书院看书,身边放着一壶热茶。每次遇见,沈砚之都会停下脚步,问她几句近况。

“最近山上雪大,采药的时候小心些,别去陡坡。”

“这几晚冷,你要是缺炭火,就去善堂找李婶要。”

“这是我以前看的医书,你要是感兴趣,就拿去看看,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

沈砚之的关心,不像施舍,更像朋友间的叮嘱,温和又真诚。林砚每次都乖乖点头,把他的话记在心里。她开始学着看他给的医书,虽然很多字不认识,但她会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下次遇见沈砚之的时候问他。沈砚之总是很耐心,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她读,还给她讲解医书里的内容。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归州城下起了连绵的春雨。山上的积雪融化,山路变得泥泞湿滑。林砚为了采一种叫“迎春草”的药材,早早地就上了山。迎春草长在半山腰的石壁上,能治咳嗽,很受药铺欢迎。

她踩着湿滑的山路,好不容易爬到石壁下,刚伸手够到迎春草,脚下突然一滑,整个人顺着陡坡往下滑。林砚吓得尖叫起来,双手胡乱地抓着身边的杂草,可杂草根本抓不住她,她还是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嘶——”林砚疼得倒吸一口凉气,脚踝传来一阵钻心的痛。她低头一看,脚踝已经肿了起来,青一块紫一块的。雨水打湿了她的衣服,冷得她发抖。她想站起来,可刚一用力,脚踝就疼得她眼泪直流。

就在她坐在地上无助地掉眼泪时,一个熟悉的声音突然从上面传来:“林砚?你怎么了?”

林砚抬头,透过雨幕,看到沈砚之撑着一把油纸伞,正快步朝她走来。他穿着件浅蓝色的长衫,雨水打湿了他的下摆,可他丝毫不在意,脚步匆匆。

“沈先生……”林砚看到他,眼泪掉得更凶了,声音带着哭腔,“我的脚……好疼……”

沈砚之蹲下身,小心翼翼地卷起她的裤腿,看到她肿得老高的脚踝,眉头皱得更紧了:“怎么这么不小心?都肿成这样了,得赶紧去医馆处理。”说着,他便弯腰,背对着她,“来,我背你下山。”

林砚连忙摆手:“先生,不用,我自己能走……”她怎么能让沈先生背她呢?他们身份悬殊,要是被别人看到了,会说闲话的。

“别逞强。”沈砚之不由分说,伸手把她拉到背上。他的肩膀很宽,身上带着淡淡的墨香和药草香,很干净,很好闻。林砚趴在他背上,脸颊瞬间发烫,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砰砰直跳。

雨水顺着油纸伞的边缘往下滴,打湿了沈砚之的头发和肩膀。他的脚步很稳,一步一步地往山下走,嘴里还时不时地问她:“是不是很疼?再忍忍,马上就到医馆了。”

林砚把脸埋在他的披风里,闻着他身上的香味,心里暖烘烘的。她小声说:“先生,谢谢您。”

沈砚之笑了笑,声音温和:“举手之劳而已。你一个女孩子家,以后上山采药一定要小心,要是遇到危险,可怎么办?”

林砚没说话,只是紧紧地抓着他的披风。她知道,沈砚之是真的关心她。从爹娘去世后,她就一直一个人生活,从来没有人这么疼过她。她心里的那颗小种子,好像在这一刻,长得更快了。

到了山下的“济世堂”医馆,沈砚之替她付了医药费,又嘱咐大夫一定要好好照顾她。大夫给林砚的脚踝敷了药,又用布条缠好,叮嘱她最近不能走路,要好好养伤。

沈砚之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林砚的脚踝,眉头还是没舒展开:“你住的地方太简陋了,养伤不方便。要不,你先去善堂住吧?善堂里有李婶,能照顾你。”

林砚连忙摇头:“先生,不用了,我自己能照顾自己。善堂里还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我不能去添麻烦。”

沈砚之知道她性子执拗,也不勉强她。他从怀里拿出一个布包,递给林砚:“这里面有一些伤药,还有几两银子。你好好养伤,别再上山采药了。要是缺什么,就去沈家找我,或者让阿福给你送过来。”

林砚攥着布包,布包里的银子沉甸甸的,伤药还带着淡淡的香味。她看着沈砚之离去的背影,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知道,自己好像越来越离不开这个温润如玉的男人了。

雪落归州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书院伴读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