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个多月的奔波,林砚终于到达了京城。京城果然是繁华之地,街道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但林砚没有心思欣赏这繁华的景象,她一心只想找到李大人。
她按照密信上的地址,找到了李大人的府邸。李府坐落在京城的一条繁华街道上,府邸很大,门口有两个石狮子,看起来很气派。
林砚站在李府门口,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她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去,对门口的守卫说:“麻烦通报一下,我找李大人,有急事。”
守卫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见她衣衫褴褛,像个叫花子,不屑地说:“李大人是什么人,是你想见就能见的?赶紧走,别在这儿捣乱!”
林砚连忙从怀里掏出那封密信,递给守卫:“我不是捣乱的,我是归州来的,沈砚之沈先生让我来找李大人,这是他给我的密信。”
守卫接过密信,看了看,虽然觉得林砚不像能认识李大人的人,但密信上的印章确实是沈砚之的。他不敢怠慢,连忙拿着密信进去通报了。
没过多久,守卫出来了,对林砚的态度好了很多:“李大人请你进去。”
林砚跟着守卫走进李府,府里的装修很豪华,到处都是精美的装饰。她跟着守卫来到会客厅,里面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看起来很有威严。
“你就是林砚?”老者看着林砚,问道。
“是的,李大人。”林砚恭敬地回答。
“沈砚之是你什么人?”李大人又问。
“沈先生是我的恩人,也是……我喜欢的人。”林砚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心意。
李大人笑了笑,没有再追问,而是拿起桌上的密信看了起来。密信里,沈砚之详细地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并恳请李大人帮忙。
李大人看完密信,脸色变得严肃起来:“沈砚之是我的故友,他的为人我很清楚,他绝不可能通敌叛国。这件事一定有蹊跷。你放心,我会帮他的。”
林砚听到李大人的话,激动得眼泪又掉了下来:“谢谢您,李大人!沈先生他是被冤枉的,您一定要救救他!”
“你先别急,”李大人安慰道,“我会立刻着手调查此事。你一路辛苦,先在府里休息几天,等有了消息,我会告诉你的。”
林砚感激地点点头,在李府住了下来。李府的下人对她很客气,给她安排了房间,还送来了干净的衣服和食物。
在李府的日子里,林砚每天都盼着能有沈砚之的消息。她常常坐在院子里,望着归州的方向,心里默默地为沈砚之祈祷。
几天后,李大人找到了林砚,告诉她:“我已经查清楚了,沈砚之确实是被诬陷的。是归州知府刘大人因为嫉妒沈砚之的才名和百姓对他的爱戴,又觊觎沈家的财产,所以才联合了一些人,伪造了证据,诬陷沈砚之通敌叛国。”
“那沈先生现在怎么样了?他安全了吗?”林砚急切地问。
“我已经把证据呈给了皇上,皇上非常生气,立刻下旨,命人将刘大人革职查办,并派人去归州释放沈砚之,还他清白。”李大人说,“相信用不了多久,沈砚之就能回来了。”
林砚听到这个消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不停地向李大人道谢。
又过了半个多月,沈砚之终于回到了归州城。当他出现在善堂门口时,林砚正在里面照顾一个刚康复的病人。
听到熟悉的声音,林砚猛地抬起头,看到沈砚之站在门口,正微笑着看着她。他穿着一身干净的长衫,虽然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精神好了很多。
“先生!”林砚再也忍不住,扔下手里的药碗,扑进沈砚之怀里,放声大哭起来。这些日子的担心、害怕、委屈,在这一刻全部释放了出来。
沈砚之轻轻拍着她的背,温柔地说:“让你受苦了,我回来了,我以后再也不会让你担心了。”
林砚抬起头,泪眼婆娑地看着沈砚之:“先生,你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沈砚之帮她擦去眼泪,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林砚,这次真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去京城找李大人,我恐怕……”他不敢想象后果。
“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林砚摇摇头,“只要能救你出来,让我做什么都愿意。”
沈砚之看着林砚坚定的眼神,心里充满了感动和爱意。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错过这个女孩了。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沈砚之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林砚的感情早已超越了普通的关心。他喜欢她的善良、她的勇敢、她的执着。他向林砚表明了心意。
那天,沈砚之带着林砚来到了他们第一次相遇的“百草堂”药铺前。雪又开始下了,像当年一样,纷纷扬扬。
沈砚之看着林砚,认真地说:“林砚,我知道我们的身份有差距,我是书香世家的公子,而你……”
林砚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紧张地看着他。
沈砚之握住她的手,继续说:“但我不在乎这些。我喜欢你,不是因为你能为我做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你。我想和你在一起,一辈子都在一起。你愿意嫁给我吗?”
林砚愣住了,她没想到沈砚之会向她求婚。幸福来得太突然,让她有点不知所措。她看着沈砚之真诚的眼睛,用力地点了点头,眼泪再次流了下来,不过这次是幸福的泪水:“我愿意,先生,我愿意!”
沈砚之紧紧地抱住林砚,在她耳边轻声说:“以后,不要再叫我先生了,叫我砚之。”
“砚之……”林砚轻声唤道,声音里充满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