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烽火映砚台
本书标签: 古代  军阀  双强双洁     

双镜照影

烽火映砚台

腊月初八的武昌城飘着冻雨,沈君安站在教会医院废弃的产房外,看枯梅枝桠刺破彩绘玻璃。薛砚之的咳嗽声在廊柱间回荡,军刀拄地的节奏与当年产床摇晃的频率重合。

老妪从忏悔室拖出铁箱,箱内装满婴孩的胎发与乳牙。每份标本都系着名牌,最新那对银牌刻着相同的生辰——民国九年腊月初八寅时三刻。

她点燃胎发,青烟在雨中盘旋成双生梅花的形状。看见了吗?她枯手指向烟影,姐姐用巫蛊镇着你们的魂。

沈君安踢翻铁箱,胎发在积水中漂浮。他拾起两缕纠缠的发丝对着天光,发现发根都沾着朱砂——与他耳垂痣痕相同的色泽。薛砚之突然用军刀劈开忏悔室圣像,底座露出半本接生记录,潦草记载着“沈红绡诞双男,长者背有青龙胎记”。

雨越下越大,两人在废弃医院搜寻时,沈君安被某间病房的镜墙吸引。无数个“沈君安”在镜中回望,每个倒影的耳垂都缀着朱砂痣。薛砚之挥刀击碎镜面,玻璃碎片里竟飞出泛黄的病历——诊断栏写着“双生子记忆混淆症”。

穿过染满霉斑的产房,他们在手术室发现生母的戏箱。戏服上结着蛛网,刀马旦的靠旗插着二十三把匕首,每把都刻着不同男童的姓名。薛砚之扯下猩红斗篷,内衬用血绣着关东军暗码:“雏凤清于老凤声”。

沈君安在斗篷暗袋摸到硬物,扯出来竟是面鎏金菱花镜。镜背刻着双生梅纹,转动镜钮时,镜面突然映出童年画面:两个男童在梅树下习字,穿和服的女人将朱砂点在他们耳垂。

这是…记忆镜。薛砚之咳着血抚过镜缘,你生母从唐王墓盗的。

突然响起的枪声击碎残窗,穿国军制服的士兵冲进手术室。为首军官掀开军帽,眉骨疤痕与薛砚之如出一辙。他举着双胞胎合影冷笑:帝国送给沈五爷的…本来就是三胞胎。

沈君安低头看菱花镜,新映出的画面里确有三个婴孩。第三个被奶娘抱着,襁褓露出半截青龙胎记——正是他后腰的印记。军官突然撕开衣袖,相同位置的胎记在烛光下泛青:我们…才是真正的双生子。

手术屏风轰然倒塌,后面站着微笑的老妪。她扯掉假发露出清秀面容,将假面扔进消毒锅:重新认识下…沈红绡。

沸腾的水汽模糊了菱花镜,镜中浮现武昌医院的换子记录。沈君安看着“沈氏抱养三子”的朱批,忽然想起薛公馆那二十三张船票的日期——全是腊月初八。

沈红绡从戏箱取出鸳鸯剑,剑柄梅花钮与梅花钥严丝合缝。她舞剑划破满地病历,纸屑纷飞中吟唱:“曲有误,周郎顾…”

剑锋突然刺向沈君安后心,薛砚之徒手攥住刃口。血顺着剑槽滴在菱花镜上,镜面显出新画面:三胞胎在梅林结义,将血滴进同一碗朱砂。

现在明白了?沈红绡抽回剑,剑尖挑破沈君安的戎装,青龙胎记在雨中泛光,你们都是…帝国之子。

教堂钟声穿过雨幕,沈君安在钟声里拾起鸳鸯剑。双剑合璧的瞬间,剑身映出三张相似的脸。他忽然挥剑斩向镜墙,无数破碎的映像中,每个“沈君安”都举起枪。

薛砚之大笑著撞向产床,床底暗格弹开,里面堆满梅花形状的炸药。他点燃引信时哼起童谣:“腊八粥,喝不完,弟弟藏在灶台前…”

沈君安在爆炸的气浪中扑向沈红绡,鸳鸯剑刺穿她心口的梅花烙印。血溅上菱花镜时,他看见最后一段影像:奶娘将第三个孩子塞进戏箱,箱盖刻着“薛砚之”。

浓烟吞没产房前,沈君安攥住薛砚之的手。两人的血在碎镜上交融,勾勒出完整的青龙纹——首尾相衔,正好圈住三颗朱砂痣。

上一章 残照当初 烽火映砚台最新章节 下一章 三生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