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后,民国十五年冬月初四,大雪纷飞。
今日便是费文典和宁绣绣的大婚之日,费书瑜提前两日从学校赶回天牛庙村。
她等这一日已经很久了,这一天也是宁绣绣、宁苏苏、费文典等人命运的转折点。
婚礼的前夜,费书瑜身为费文典的姐姐,原本得和费左氏一同在费家招待宾客。
可她却偏偏跑到宁家,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才是宁绣绣的姐姐或娘家人。
“瑜姐姐?!快进来,瑜姐姐何时回来的?俺都有两年多没见到你呢。”
宁绣绣和宁苏苏正在拉呱,一看到费书瑜来了,脸上带着喜色和激动,拉着她的手进了屋。
“俺也是,俺可想瑜姐姐了,瑜姐姐不在费家,俺都不敢去费家玩。”
宁苏苏扎着两根麻花辫,正难过自己的姐姐就要嫁人了,一见到费书瑜,顿时高兴坏了。
费书瑜身穿银锻青花瓷旗袍,头扎麻花辫,显得清纯又温婉。
“绣绣和文典成亲,俺自然得回来,俺也想你们,这不昨日刚回到村,就立即来看看你们。”
一进门就被热情可爱的宁苏苏抱了个满怀,费书瑜笑着拍了拍宁苏苏的背,语气温和。
她可不止上了新学,还去了德国留学。
但没花费家的银子,以至于费左氏还以为她上了新学,毕业后留在学校教书。
只有同样上新学的费文典,知道她去了德国,学的还是理工、军事技术。
倒不是她不想告诉费左氏,只是她今年二十岁了。
比她小几岁的费文典和宁绣绣都要结婚了,就她还一直单身。
费左氏为了她的婚事,简直都要操碎了心,一见面总得念叨两句,还想给她说亲。
而她则是打着马虎眼,敷衍过去,费左氏总拿她没办法。
这次留洋回来,费左氏抱着她泣不成声,说她瘦了,担心她在外受委屈。
或许怕她一声不吭又两、三年不回家,并未再提及嫁人之事。
“瑜姐姐,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吧?俺姐嫁给文典哥,俺也想跟着去费家,不然俺待在宁家没人拉呱,多无聊啊。”
宁苏苏抱着费书瑜不松手,撒娇道。
她和姐姐这些年常去费家找瑜姐姐玩,瑜姐姐会的可多了,讲的故事也特别稀奇有趣。
除了自己亲姐姐宁绣绣,她最喜欢瑜姐姐了。
瑜姐姐离开天牛庙村这两年,她可经常盼着瑜姐姐回来。
姐姐和文典哥成亲,她还担心瑜姐姐不回来参加婚礼,心里有点难过呢。
好在姐姐嫁人的对象是文典哥,算是知根知底。
他们成婚后,她往后便能经常去费家找姐姐和瑜姐姐拉呱,还能喝费家嫂子煮的小米红枣粥。
“暂时不走了,苏苏想来费家,随时都行啊,左右是添双筷子的事,就算常住也没问题。”
费书瑜捏了捏宁苏苏精致的小脸,眼中带着一丝宠溺,温声细语。
现在的她算是个富婆,比天牛庙村首富宁学祥还有钱,养几个吃货宁苏苏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