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的辨认室外间,光线被调得很暗。一面巨大的单向玻璃墙隔开了我和隔壁房间,玻璃墙上方并排挂着五块显示屏,此刻漆黑一片。
老陆站在我身边,身上带着淡淡的烟草味。“别紧张,”他说,声音低沉,“只是例行程序。看清楚,不确定就说不知道。”
宋婷坐在操作台前,对我点了点头。
第一块屏幕亮起。一个穿着橙色号服的女人站在空房间里,面无表情地看着正前方的镜头。她脸型瘦长,下颌线光滑。
“不是。”我轻声说,“没有疤。”
第二块屏幕亮起。另一个女人,更年轻些,右边眉骨有一道明显的缝合疤痕,但下颌干净。
“不是。”
第三块。第四个。都不是。我的心脏在胸腔里跳得有些紊乱。她们都没有那道我虚构出来的、却仿佛已经真实存在的竖疤。
最后一块屏幕延迟了几秒才亮起。
画面里的女人站在灯光下,穿着自己的便服——一件灰色的高领毛衣。她微微低着头,长发垂在两侧。当监控镜头调整角度,迫使她抬起脸时——
我吸了一口气,手指下意识地攥紧。
她的右下颌,有一道清晰的、淡白色的陈旧性疤痕。竖着的,大约两厘米。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老陆的身体微微前倾。宋婷敲击键盘的声音也停了下来。
像。太像了。不是指容貌,而是那种冷漠的神情,以及那道疤的位置——几乎和我描述的一模一样。
“是她吗?”老陆问,声音里听不出情绪。
我的目光黏在那道疤痕上。大脑飞速运转。
这是谁?警察找到的嫌疑人?还是……另一个巧合?
不,不能指认。指认了,调查方向就会彻底固定在这个女人身上。如果她有不在场证明,或者后续调查发现任何矛盾,我的谎言就会瞬间崩塌。
更重要的是……那个黄色登山杖和神秘短信带来的寒意尚未消退。如果真有另一个凶手,我不能让警察的注意力被完全引向错误的方向。
我必须维持“不确定”的目击者状态。
“我……我不知道。”我迟疑地开口,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困惑和挣扎,“疤痕的位置很像,但是……感觉不对。”
“感觉不对?”老陆重复道。
“当时那个回头动作很快,影子是晃动的。”我努力回忆着虚构的场景,让它听起来真实,“这道疤……太静态了。而且,我记得那道疤颜色更暗一些,像是新伤或者更深。”我摇了摇头,显得十分不确定,“雾和碎镜子……我真的不能肯定。好像是她,又好像不是。”
老陆和宋婷交换了一个眼神。
屏幕熄灭了。辨认室亮起灯。
“感谢你的配合,林小姐。”宋婷站起身,“我们会综合所有线索继续调查。”
离开市局时,阳光刺眼。我坐进出租车,报出公寓地址,然后疲惫地闭上眼。
车子启动。后视镜里,一辆熟悉的黑色轿车缓缓跟了上来。
不是错觉。
它一直跟着我。
直到此刻,一种真正毛骨悚然的恐惧才缓慢地攥紧了我的心脏。
那个下颌有疤的女人,是真的存在?
还是警察为了测试我而设下的又一个圈套?
或者……是那个发送“封口”信息的人,派来的另一个“幽灵”?
我让司机在离家还有两个街口的地方停下,快步走进一家便利店。透过货架的缝隙,我看到那辆黑色轿车也在不远处停了下来,静静等待着。
我买了一把水果刀,拆开包装,冰冷的金属攥在手里,带来一丝虚幻的安全感。
回到公寓楼下,信箱里塞着一份广告传单。是附近新开的一家户外用品店的促销海报。
海报模特穿着鲜艳的冲锋衣,手里握着一根黄色的登山杖,笑得阳光灿烂。
我盯着那根登山杖,像被钉在了原地。
直到电梯叮一声到达我所住的楼层,门缓缓打开。
我的公寓门,虚掩着。一道细细的黑暗门缝,像沉默的邀请。
而我清楚地记得,我离开时,反复确认过,它被牢牢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