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微妙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便被一阵由远及近的喧哗声打断。
只见巷口涌来一群百姓,男女老少皆有,脸上带着淳朴而急切的神情,直直奔向柳家小院。为首的几位老者一眼便看到了院中气质卓然的赵渊,竟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高声喊道:“王爷!青天大老爷!您可要为我们做主啊!”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让院内众人都愣住了。
赵渊眉头微蹙,迅速收敛了方才的私人情绪,恢复了王爷的威仪,沉声道:“诸位请起,有何冤情,慢慢道来,本王在此。”
原来,这些是京郊的农户。近日有城中豪强勾结衙门小吏,欲强行低价兼并他们的土地,毁坏青苗,断他们生计。他们告状无门,恰才在集市上听闻靖王爷微服在此体察民情,便不顾一切地赶来拦驾喊冤。
赵渊仔细听着老农涕泪交加的陈述,面色逐渐沉静如水,眼神却锐利起来。他并未立刻表态,而是转向身旁的黑鹰,低声吩咐了几句。黑鹰领命,立刻带着两名亲兵快步离去,显然是去核实情况。
在此期间,赵渊又细致地问了几个关键问题,逻辑清晰,直指要害,显示出极高的政务处理能力和对民间疾苦的洞察。
一旁的青儿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此刻的赵渊,与方才谈诗论词时的温和儒雅截然不同,更不同于她记忆碎片中那个会为她簪花、流露柔情的男子。他沉稳、威严、睿智,仿佛一座可以依靠的大山,天生就该执掌权柄,裁决是非,庇护一方百姓。
她看到他认真倾听时微抿的唇角,看到他分析情况时深邃的眼神,看到他下达命令时不容置疑的气度……一种难以言喻的安心感和仰慕之情在她心中悄然滋生。这种魅力,是超越儿女情长的,是属于一个强大守护者的魅力。
马天龙也看着这一幕,心情复杂。他不得不承认,此刻的靖王爷,光芒万丈,令人无法忽视。他自己或许能带给青儿快乐和陪伴,但在这种关乎民生大事、需要强大力量和权势才能解决的难题面前,他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攫住了他。
很快,黑鹰返回,在赵渊耳边低语几句,证实了农户所言非虚,甚至情况更为恶劣。
赵渊点了点头,目光扫过眼前跪了一地的、面带惶恐与期盼的百姓,缓缓起身。他并没有说什么慷慨激昂的承诺,只是用沉稳有力、足以让所有人安心声音说道:
“此事,本王已知晓。尔等且先回家安心等待,毁苗占地之事,即刻便会停止。三日之内,本王必给你们一个公正的交代,绝不容许此等欺压百姓、败坏朝纲之事发生!”
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千钧,带着绝对的权威和说服力。百姓们顿时磕头如捣蒜,感激涕零,高呼“青天王爷”。
赵渊示意众人起身,又对老管家吩咐道:“从王府拨调些米粮,暂且分发给受损最重的几户,助他们度过眼下难关。”
“是,王爷!”老管家立刻领命。
处理完这一切,赵渊才重新坐回座位,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院内的气氛已然不同。柳宜宣和蓝儿眼中充满了敬佩,就连一直对他抱有敌意的马天龙,此刻也说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
青儿看着他平静的侧脸,心跳如鼓。她忽然想起之前他说的“体察民情”,原来并非全然是借口。他是真的会将百姓疾苦放在心上的王爷。
就在这时,赵渊的目光不经意间再次落回到青儿身上。两人的视线在空中轻轻一碰。
这一次,青儿没有立刻躲开。
她的眼中还残留着方才的震撼、仰慕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
赵渊的心弦被轻轻拨动。他从她眼中看到了自己希望看到的东西——不仅仅是心动,还有认可与信赖。
他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褪去了王爷的威严,重新染上了几分专属于她的温和,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我能为你、也为更多人撑起的世界。
青儿读懂了他眼中的含义,脸颊微红,这一次,她没有低头,只是微微垂下了眼睫,唇角却不由自主地,向上弯起了一个极小的、清浅的弧度。
一切尽在不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