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篇的录制在一片喧嚣中落幕。张真源已经从云南回到北京,而丞磊从上次休整过后几乎是立刻切换回了熟悉的节奏。
他早已习惯了在不同角色和场景间无缝转换,就像熟练地更换戏服。
在这个圈子里,适当的热情是必要的社交货币,但过度的留恋则是多余的负担。他深谙此道。
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经历告诉他,机会稍纵即逝,感情用事是奢侈品,每一步都必须计算价值,将偶然转化为必然,才是生存法则。
短暂的北京商务行程更像是一个恰到好处的缓冲。工作强度不大,给了他喘息和布局的空间。他习惯性地评估着每一次相遇的价值,计算着投入产出比。效率,始终是他行事准则里重要的一环。
丞磊知道张真源此时也在北京。简单的微信问候后,对方回复正在家休息遛狗。丞磊看着那条消息,指尖在屏幕边缘轻轻敲击。信息本身无足轻重,但背后代表的可能性却值得留意。
那个年轻人身上有种未经雕琢的鲜活感,在节目里是难得的亮色。起初,他只是将其视为一个值得维系的有价值的人脉——阳光、讨喜、观众缘好,与这样的人交好,总不会有错。
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份算计开始变了味。
也许是看到那人总是细心地给工作人员递水,记得每个人的喜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时;也许是看到他即使疲惫也总是对谁都笑眯眯,像个小太阳般散发着温暖时;
又或许是那天,在那个临时的化妆间里撞见他一个人笨拙地对着镜子化妆,而自己却直接将对方拉到自己化妆间的那一刻失控。
这种失控就像一根细针,猝不及防地刺破了他层层包裹的伪装,精准地扎进了连他自己都几乎遗忘的、许多年前同样青涩笨拙、只能靠自己摸索着前进的岁月里。
那一刻,理智的评估还在,但一种陌生的、近乎本能的情愫却更快地涌了上来。一种想要保护什么的冲动,想要守护那份难得的不设防和纯粹,就像……隔着时光,仓促地想要护住当年那个同样孤立无援、只能拼命抓住每一个机会的自己。
张真源成了他精密计算的人生里,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一个理智之外的失序点,一抹过于鲜艳、让他无法单纯用利弊去衡量的色彩。
——
这日的行程结束得早。傍晚时分,夕阳给高楼林立的城市镀上了一层柔和的暖金色。
丞磊让助理先回去,自己则戴上口罩帽子,随意在临近的街区散步,享受这难得的、无人安排的私人时刻。
北京的秋意渐浓,微风拂过已带了些许凉意。他漫无目的走着,目光掠过行色匆匆的路人和街边熟悉的店铺招牌。然后,在一个街心公园的入口处,他的脚步顿住了。
不远处,一个穿着宽松黑色卫衣和运动长裤的身影,正略显狼狈地试图控制一只活力过分充沛、试图追逐落叶的赤褐色柴犬。那少年眉头微蹙,压低声音试图命令:“呼安!No!停下!”
然而那只名叫呼安的柴犬只是耳朵抖动了一下,仿佛选择性失聪,依旧兴高采烈地往前冲,拽得牵引绳绷紧。
“呼安!听见没有!No!”张真源的语气带上了一点无奈的暴躁,却又在下一秒被狗狗一个试图回头扑向他腿边的动作弄得没了脾气,只能弯下腰,徒劳地试图稳住那个毛茸茸的、不受控制的小火箭。“你真是……我真是服了你了…”
是张真源和他的狗狗呼安。
丞磊的唇角无声地勾起一抹真切的笑意。真是……巧得有些出乎意料,画面也比想象中更有趣。
眼前这生动却略显狼狈的一幕,与他记忆中舞台上光芒四射的模样奇妙地重叠,让丞磊一贯冷静的心湖不禁漾起一丝极细微的涟漪。
他唇角下意识地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但很快又被收敛好。丞磊没有立刻上前,而是用了几秒钟观察,评估着最佳介入时机和方式——这几乎是他的本能。
他缓步走近,声音调整到恰好能传达惊讶与友善的音量:“真源?这么巧。这是…遇到麻烦了?”
张真源闻声抬头,眼里的惊讶很真实,
“丞磊哥,你怎么在这?”
他手下意识一松,呼安立刻趁机挣脱些许,但这次却没跑远,只是欢脱地围着丞磊的裤脚嗅来嗅去,甚至用毛茸茸的脑袋蹭了蹭,尾巴摇得像螺旋桨。
“刚好在附近结束工作,想着透透气,随便走走。”丞磊简略地解释,他蹲下身,轻轻摸了摸那颗赤褐色的、毛茸茸的小脑袋,小家伙似乎很受用。
张真源看着没给任何甜头就跟着别人走的呼安,有些无奈。同时,又在思索丞磊说的话的真实性。
“正好也在发愁晚饭。”他语气自然地流露出一点恰到好处的困扰,“在北京待的时间碎,对这边不熟,也不知道哪家馆子地道。不像在横店,闭着眼睛都能找到几家合口味的。”
丞磊说着,站起身来目光温和地看向张真源,带着点请教意味,姿态放得低而自然,“你在这边待得久,应该知道不少好地方吧?有没有什么特别点的、味道正宗的本地菜馆可以推荐一下?”
这个请求合情合理,既给了对方展示熟悉度的机会,又不会显得过于冒昧。
张真源果然被这个问题带入了情境,暂时忘了跟呼安“较劲”。
他眨了眨眼,认真地思考起来:“地道的本地菜馆啊…我想想…”他看了看脚边又开始不安分的呼安,又看了看丞磊,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犹豫。
他并非毫无察觉。那天晚上游戏时范丞丞突如其来的冷硬语气,以及之后群里若有似无的微妙气氛,还有他与范丞丞之间……都让他隐约感觉到,丞磊哥和范丞丞之间,似乎因为自己而产生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隔阂与误会。
这让他感到些许不安和愧疚。他不想因为自己导致两位哥哥关系不和,更不希望丞磊哥因此对范丞丞产生什么不好的印象。范丞丞本质上是个很好的人,只是有时候脾气急了点,心思其实很单纯。
此刻,丞磊哥态度温和地向他询问,语气里带着真诚的困扰。
如果自己只是冷淡地推荐一个店名就离开,似乎显得太过疏远,也可能让丞磊哥觉得尴尬,反而加深那种不必要的隔阂感。
或许……一起吃个饭,能稍微缓和一下气氛?至少能让丞磊哥知道,范丞丞并不是他可能以为的那种难相处的人,自己也能从中稍微调和一下?
想到这里,张真源点了点头,语气变得轻快了些:“附近有家还挺地道的,味道不错。”他指了指不远处那家丞磊早已留意到的餐馆,“那家外面好像有笼子可以暂时放一下呼安…丞磊哥要是还没找到地方,要不…就这家?”
“好啊。”丞磊从善如流地点头,笑容温和,“那就省得我继续盲目乱找了。正好,你也还没吃吧?要不一起?也算感谢你帮我解决了晚餐难题。”他发出邀请的语气极其自然,仿佛只是顺理成章的提议。
“…行啊。”张真源应了下来,心里想着调和关系的念头,拉紧了呼安的绳子,“那走吧,丞磊哥。”
于是,短暂的遛狗变成了同行。呼安在前头蹦蹦跳跳,两人并肩走着,闲聊些日常琐事。
丞磊能感觉到张真源似乎比平时多了一份刻意的周到和温和,心里那点因为对方答应而升起的喜悦,不由得掺杂进一丝疑虑:他答应得似乎……太干脆了些?不仅仅是因为热心推荐?
那家菜馆确实不错。安置好呼安后,两人在靠窗位置坐下。丞磊熟练地点了几道招牌菜,期间状似无意地将话题引向近期工作,引向共同认识的朋友,气氛融洽自然。
张真源也渐渐放松下来,甚至会主动说起一些趣事,但丞磊敏锐地捕捉到,对方的目光偶尔会掠过自己,带着一种不易察觉的、观察般的审慎。
直到——他的视线撞见了窗外那个猝不及防出现的身影。
范丞丞。
隔着玻璃,那双眼睛里的震惊、难以置信和冰冷的戾气,丞磊看得一清二楚。心底那点预料之中的兴味和挑衅本能让他下意识地挑眉回应。
几乎同时,对面的张真源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变化:“看什么呢?丞磊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