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黄昏时分,李白才悠悠转醒。
见王昭君守在床边,他有些意外:“劳公主费心了。”
王昭君递上汤药:“李大人感觉如何?”
李白接过药碗一饮而尽,笑道:“死不了。”他目光落在床头那块晶石上,“公主可知道这是什么?”
王昭君摇头:“只感觉其中蕴含极强寒意。”
“这是'寒玉髓',传说只在地底寒脉中形成,蕴含极寒之力。”李白神色凝重,“寒仪宫建在此处,恐怕不是巧合。”
王昭君心中不安:“李大人是说……”
“我怀疑这寒仪宫,乃至这口寒髓井,都是为寒冰血脉者特意准备的。”李白注视着她,“公主可觉得住在这里,体内力量更加容易控制?”
王昭君一怔,仔细回想。
确实,虽然寒仪宫寒冷异常,但她却感觉格外舒适,体内那股寒意也温顺许多。
“看来我说中了。”李白沉吟道,“长安城中,知道寒冰血脉秘密的人,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就在这时,窗外忽然传来一声轻响。李白眼神一凛,闪电般出手,一枚铜钱射向窗外!
只听一声闷哼,似乎有人中招。李白跃窗而出,却只看到一地血迹,人影早已不见。
“好快的身手。”李白皱眉返回。
王昭君担忧道:“是什么人?”
李白摇头:“没看清。但能潜入寒仪宫,绝不是普通角色。”他忽然想起什么,“那块寒玉髓,公主好生收着,或许有用。”
王昭君将晶石握在手中,只觉一股清凉之意流遍全身,精神为之一振。
李白见状,眼中闪过讶异:“公主似乎能吸收其中寒气?”
王昭君也感到惊奇。随着寒气流入,她只觉得体内力量更加充盈可控。
“果然如此...”李白喃喃道,“寒玉髓对寒冰血脉者是大补之物。”
他忽然正色道:“此事万万不可让外人知晓,尤其是明世隐。”
王昭君点头:“我明白。”
窗外月色渐明,李白起身告辞:“今日多谢公主照料。明日就是芙蓉园宴席,公主好生休息,养精蓄锐。”
送走李白,王昭君独坐窗前,手中把玩着那块寒玉髓。晶石在月光下泛着幽幽蓝光,美丽而神秘。
长安之局,比她想象的更加复杂。寒仪宫、寒髓井、寒玉髓...这一切都暗示着,她的到来并非偶然,而是某个巨大阴谋的一部分。
而李白...他究竟知道多少?又为何要帮助她?
王昭君轻叹一声,将寒玉髓贴身收好。无论前路如何,她都必须走下去。
取出古琴,她轻抚琴弦,奏起一曲《寒梅曲》。琴声清冷孤高,却比往日多了几分决绝与坚韧。
远处屋顶上,李白临风而立,听着随风传来的琴声,眼中闪过复杂神色。
他手中也握着一块寒玉髓,喃喃自语:“寒冰血脉终于觉醒...师父,您等待的时机,是否已经到了?”
仰头饮尽壶中酒,他的身影在月下显得格外孤独。
而在大明宫深处,武则天正听着狄仁杰的禀报。
“寒髓井异动?”女帝眼中闪过精光,“看来时机将至。明世隐那边如何?”
狄仁杰恭敬道:“明大人一切按计划进行。只是李公子似乎...”
武则天轻笑:“李白那边,朕自有安排。倒是北夷使者那边,都准备好了吗?”
“都已安排妥当。”狄仁杰迟疑道,“只是公主那边...”
女帝目光深邃:“昭君公主...她是这场大戏的关键。传朕旨意,明日芙蓉园宴席,务必万无一失。”
“是。”狄仁杰躬身退下。
武则天独自走到窗前,望向寒仪宫的方向,唇角微扬:“寒冰血脉...终于要重现人间了。”
月光下,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威严,也格外孤独。
长安的夜,越来越深了。而明日芙蓉园之宴,必将掀起更大的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