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半,厨房的抽油烟机还没停,林晚正站在灶台前,往平底锅里倒蛋液。金黄的蛋液在锅里慢慢凝固,她撒了把葱花,香味瞬间飘满整个厨房——今天要去第三社区居委会对接APP需求,沈亦臻说居委会的王主任喜欢吃中式早餐,她特意早起做了蛋饼和小米粥,还装在保温饭盒里,想着路上带过去。
“在忙呢?”沈亦臻揉着眼睛走进厨房,从背后轻轻环住她的腰,下巴蹭着她的肩膀,“闻着好香,是不是我最爱的葱花蛋饼?”
“明知故问。”林晚笑着把他的手掰开,“快洗手去,粥马上就好,苏蔓说七点半在工作室集合,别迟到了。”
“知道啦。”沈亦臻在她脸颊上亲了一口,转身去洗手间。镜子里的他眼底带着点红血丝——昨晚为了整理对接资料,忙到快一点,林晚怕他累,硬是把电脑抢过来,帮他把需求清单分类整理好,还在重点项旁边画了小三角,标注“王主任可能关注老人安全问题,重点讲紧急呼叫功能”。
等两人收拾好出门,天刚蒙蒙亮,小区里的早点摊刚支起来,油条在油锅里炸得滋滋响。沈亦臻提着保温饭盒,林晚挎着资料袋,两人并肩走在人行道上,影子被晨光拉得很长。
“对了,”沈亦臻忽然想起什么,“苏蔓昨天跟我说,她之前跟第三社区的李社工很熟,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了,今天对接应该会顺利很多。”
林晚点点头,心里却莫名有点不舒服——苏蔓又提前做了“准备”,好像每次有重要的事,她都能先一步介入,甚至比自己这个“合伙人”还了解情况。她攥了攥手里的资料袋,指尖碰到袋里的需求清单,那上面有她熬夜画的流程图,忽然觉得有点不踏实。
七点二十五分,两人到了工作室楼下。刚停好车,就看见苏蔓站在玻璃门前,手里提着两个纸袋,还有一个蓝色的文件夹。她看到他们,立刻笑着迎上来:“沈总,林晚姐,你们来啦!我刚买了豆浆,还是热的,快拿着。”她把纸袋递过来,又晃了晃手里的文件夹,“这是我昨晚重新整理的对接方案,加了点李社工之前提过的‘社区志愿者联动’内容,咱们等下跟王主任说的时候,能更全面点。”
沈亦臻接过豆浆,打开看了眼文件夹里的方案,页面排版整齐,重点内容用荧光笔标了色,比他昨晚整理的还细致:“你也太用心了,昨晚忙到很晚吧?”
“还好,也就忙到一点多。”苏蔓笑着摆摆手,眼神却不经意地扫过林晚手里的资料袋,“林晚姐也带了资料吧?要不咱们把两份合在一起,等下跟王主任说的时候,也能互补。”
林晚还没说话,沈亦臻已经接了话:“好啊,等下上车咱们一起对对,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
林晚把资料袋递过去,看着苏蔓把自己的需求清单抽出来,和她的方案放在一起,手指在她画的小三角旁边顿了顿,然后抬头笑着说:“林晚姐想得真细致,还标了重点,不过‘紧急呼叫’这里,我加了‘志愿者上门响应’的内容,咱们等下可以重点说这个,王主任之前跟李社工提过,想让志愿者参与进来,这样能提高响应速度。”
“嗯,这样挺好。”林晚点点头,心里的不舒服又重了点——她昨晚整理的时候,明明在需求清单里写了“建议联动社区志愿者”,只是没标重点,苏蔓却像是“重新提出”这个想法,还让沈亦臻觉得是她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