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重生后我是大明星
本书标签: 轻小说 

第46章 剧热歌爆

重生后我是大明星

6月27日晚,由李希、杨薇主演的都市情感剧《亲爱的》正式登陆黄金档。谁也没料到,这部开播前低调无宣发的剧集,会在短短几天内掀起收视狂潮——首播收视率便破1,之后更是节节高升,开播第三晚直接冲破2.5,稳居同期收视榜首。

剧中,李希饰演的少年总裁褪去了以往的青涩,将角色的隐忍与温柔演绎得淋漓尽致,凭借一张“哭戏名场面”动图刷爆全网,从“潜力新人”一跃成为“顶流小生”,微博粉丝数一夜之间暴涨三百万;而杨薇饰演的单亲妈妈,更是打破了观众对她“花瓶演员”的固有印象,几场细腻的情感戏看得人热泪盈眶,让这位沉寂多年的女演员成功迎来事业第二春,话题#杨薇演技封神#连续三天霸占热搜前列。

随着剧集热度攀升,观众对剧情的讨论也愈发激烈,尤其是对大结局的走向,网上早已分成“HE党”和“BE党”两大阵营,每天都在为男女主能否走到一起争论不休。所有人都没注意到,剧集片尾的字幕里,藏着一个即将引爆全网的“彩蛋”——插曲《你还要我怎样》的作词、作曲栏,赫然写着“百里天”三个字。

终于到了大结局播出当晚,无数观众守在屏幕前,却被剧情打了个措手不及——男女主历经重重阻碍,最终没能迎来圆满结局,而是在医院上演了一场催泪的“生离死别”。当男主躺在病床上,虚弱地对女主说“下辈子还找你”时,背景音乐突然切换,一段带着沙哑质感的男声缓缓响起:“你还要我怎样,要怎样,你突然来的短信就够我悲伤……”

熟悉的旋律搭配戳心的歌词,瞬间将剧情的悲伤氛围推向高潮。屏幕前的观众再也绷不住,有人一边抹眼泪一边在弹幕里“骂”:“什么烂歌!听得我眼泪止都止不住,编剧和作曲没一个好东西!”可手指却诚实地暂停截图,去音乐平台搜索歌名;有人刚搜索到歌曲,就忍不住在评论区吐槽:“本来因为邹深专辑的事有点恨百里天,结果这歌一出来,我直接被打动到循环播放,这人怎么这么会写虐心歌啊!”

一时间,《你还要我怎样》的评论区成了“大型真香现场”——骂声与喜爱交织,有人嫌弃“歌词太扎心,听一次哭一次”,转头就把歌曲设为手机铃声;有人调侃“百里天是不是跟编剧串通好了,专门来赚眼泪的”,却在分享歌词时配上了自己的哭脸自拍。这种“一边骂一边单曲循环”的独特反响,让歌曲在上线两小时内就冲进音乐平台热歌榜前十,搜索量更是呈指数级增长。

而这场“音乐风暴”的始作俑者百里天,此刻正窝在尤芷兰公寓的沙发里,一边吃着薯片一边刷手机。他原本只是想看看《亲爱的》大结局,结果刷着刷着,就发现自己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热搜词条里——百里天你还要我怎样#被百里天的歌刀到了##恨百里天又忍不住循环#,甚至连他之前在好声音舞台上的表演视频,都被网友翻出来重新剪辑,播放量一夜之间破千万。

“哎?我这啥也没干啊,人气怎么又涨了?”百里天看着自己微博粉丝数从4万飙升到10万+,忍不住对着尤芷兰扬了扬手机,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了。

尤芷兰正坐在旁边看文件,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笑着调侃:“人家剧火带歌火,歌火带你火,你这是躺赢。”

“什么躺赢,这叫实力!”百里天故意挺直腰板,手指还轻轻碰了碰自己的脸颊,一脸自恋地说,“不过话说回来,长得帅就是好,连带着歌都让人更容易喜欢了。”说着,他还对着手机摄像头眨了眨眼,看着屏幕里的自己,心里美得冒泡。

这份轻松得意的心态,与此前为70万专辑成本心疼得“滴血”的样子形成鲜明对比。之前的焦虑仿佛被这场突如其来的“人气暴涨”冲得烟消云散,他甚至开始琢磨:“照这个趋势,等邹深的专辑发了,说不定还能借一波我的热度,销量应该能好点吧?”

客厅里的灯光暖融融的,电视里还在回放《亲爱的》的片尾曲,百里天哼着自己写的歌,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划着不断增长的粉丝数,心里满是雀跃。剧情节奏也在这股轻松氛围中悄然转变,从之前的“资金焦虑”转向“意外惊喜”,让接下来的专辑发行故事,多了几分让人期待的底气。

七月初的清晨,薄雾还没完全散去,蓝氏娱乐顶层会议室的玻璃窗上凝着一层细雾。长条会议桌旁坐着发行部、宣传部的负责人,百里天和邹深也在其中,只是气氛比往日严肃几分——尤芷兰刚走进来,手里就捏着一份边缘泛着褶皱的蓝色文件,眉头轻蹙着,指尖无意识地在文件封面上摩挲。

她走到主位坐下,将文件轻轻放在桌上,目光先扫过在场的几位部门负责人,最后才定格在百里天和邹深身上,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分:“今天叫大家过来,是有个重要消息要同步——《大鱼海棠》的上映档期,要调整了。”

“调整档期?”邹深刚端起面前的青瓷茶杯,杯沿都碰到了嘴唇,听到这话手猛地一顿,滚烫的茶水晃出几滴,溅在虎口上也没察觉。他放下茶杯,身体前倾,语气里满是疑惑和着急:“不是早就定好,要跟我的专辑同步发行吗?怎么突然要改了?我还特意把主打歌的练唱时间排到了七月,就等着借电影热度推专辑呢。”

尤芷兰把文件往桌中间推了推,指尖点在打印清晰的“档期安排”栏,解释道:“你们看,七月的暑期档太挤了——光是已定档的大制作,就有五部,有喜剧片、动作片,还有一部跟《大鱼海棠》同类型的国风动画。发行方怕撞档后票房被分流,前天才跟公司敲定,把《大鱼海棠》推迟到八月初上映,避开七月的竞争高峰。”

百里天伸手拿起文件,指尖划过纸面,目光落在新档期“8月5日”上——比原定时间整整推迟了近一个月。他抬头看向尤芷兰,指尖还停在日期上:“那邹深的专辑呢?也要跟着推迟到八月吗?”

“对,必须同步。”尤芷兰点头,语气很肯定,“电影的主题曲收录在专辑里,专辑的宣传也得靠电影的热度带动。要是分开发行,电影的观众听不到主题曲,专辑也借不到电影的流量,两边的效果都会打折扣。而且八月初学生还在暑假,正好是专辑的目标受众有空听歌的时候,不会影响销量。”

邹深的手指在桌沿上敲了敲,脸上的着急渐渐淡了。他想了想,拿起桌上的笔在笔记本上写了个“8.5”,又抬头笑了笑:“行,那我就跟着推迟。刚好我觉得《归期》的高音部分还能再磨磨,多一个月时间,能把细节抠得更细,到时候跑宣传、录节目,状态也能更好。”他心里门儿清,自己是没名气的新人,能借到《大鱼海棠》的资源已经是百里天帮忙争取的,没必要在档期上较真,多些时间准备反而更稳妥。

百里天也没反对,只是在心里默默把“70万回本”的计划往后挪了一个月。不过转念一想,多一个月的预热期,说不定能让宣传团队多做几波短视频推广,邹深也能多跑几场小型音乐活动攒人气,销量或许能比七月更好。他轻轻点了点头,把文件放回桌上:“没问题,我这边主题曲的编曲还能再优化,八月发行也来得及。”

会议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百里天和邹深走在最后。邹深手里攥着笔记本,翻到写满宣传想法的那一页,兴致勃勃地凑到百里天身边:“天哥,我刚才想了,这一个月咱们可以多拍几个短视频——比如我练唱《归期》的片段,或者你讲主题曲的创作思路,发在抖音上肯定能吸粉。我还想在直播里唱几首专辑里的非主打歌,先让粉丝听听demo,提前预热。”

“这个主意不错。”百里天点头,手指在手机上点开短视频平台,“我可以让宣传组帮你剪几个‘录音棚花絮’,再把你之前唱《归期》的live片段加进去,说不定能上热门。”两人一边聊,一边往电梯口走,完全没留意到——这场看似合理的档期变动,已经为后续的“撞档危机”埋下了时间线的伏笔。

接下来的十几天,日子过得格外平静。邹深几乎每天泡在录音棚,早上八点就到,晚上十点才走,偶尔会去参加本地的小型音乐节,在台上唱两首专辑里的歌,慢慢攒了些现场粉;百里天则忙着打磨《大鱼海棠》的主题曲,偶尔会和尤芷兰一起去录音棚听邹深练歌,下班后还会绕路去街角的糖水铺买两碗绿豆沙,一人一碗,坐在店里聊到天黑。

蓝氏娱乐的官博每天按时更新——今天发《大鱼海棠》的角色海报,明天放邹深的专辑封面预告,评论区里满是粉丝的期待:“终于要等到国风动画了!”“邹深的新歌什么时候能听啊?”没人提“撞档”,连宣传部的人都觉得,八月初没什么强劲的对手;音乐平台上,《你还要我怎样》的热度虽不如之前,但仍稳在热歌榜前二十,百里天的微博粉丝数也从10万涨到了15万,每天都有新粉丝留言:“等老板的新专辑!”“主题曲什么时候发?”

这种平静一直持续到七月中旬的一个晚上。百里天刚洗完澡,头发还滴着水,就听到手机“叮”地响了一声——是娱乐新闻的推送,标题格外醒目:“顶流歌手林宇官宣新专辑,定档8月5日,携国风抒情曲风强势回归!”

他心里“咯噔”一下,手指飞快地点开推送。屏幕上的内容让他瞬间僵住:林宇不仅把新专辑定在了8月5日,宣传方向还明晃晃写着“国风+抒情”,跟邹深专辑的风格几乎一模一样。更要命的是,林宇的粉丝数过亿,光是一条官宣微博,转发量就破了百万。

百里天没顾上擦头发,直接把新闻截图发给尤芷兰,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林宇的新专辑也定在8月5日!这不是跟邹深的专辑正面撞档了吗?他可是顶流,邹深一个新人,根本没法比啊!”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他脸上,之前的轻松荡然无存。此刻的平静被彻底打破——前半个月的“风平浪静”,和这突如其来的“顶流撞档”形成了强烈反差,连空气都好像变得紧绷。百里天盯着屏幕,心里的不祥预感又涌了上来:邹深的专辑本就缺热度,现在遇上林宇这样的对手,别说回本70万,恐怕连销量都要惨不忍睹。

上一章 第45章 宣传 重生后我是大明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47章 顶流撞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