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南枝的旅程抵达第二站——张掖。正值初冬,寒风卷着细雪掠过脸颊,她裹紧厚围巾,踩着积雪踏入七彩丹霞。
晨光斜照下,覆雪的山体泛着玫瑰金与赭红交织的光泽,她蹲在观景台边缘,指尖轻触冰凉的砂岩,相机里定格下这幅“烈焰覆糖霜”的奇景。
魏南枝
她曾在马蹄寺三十三天石窟的悬梯上驻足,看凿石为佛的千年匠心。黄昏时探访平湖大峡谷,坐在越野车后座穿越冰封的沟壑。
司机老李指着远处泛红的岩壁笑道:“瞧,像不像火星?”
赭红岩壁映着漫天晚霞,她忽然想起《河西走廊》里的那句“孤行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心境竟与这苍茫天地莫名契合。
在张掖的最后一日,甘州老街的灯笼次第亮起。魏南枝捧着一碗滚烫的牛肉小饭,看蒸气模糊了木窗上的剪纸。
檐角积雪坠落,“啪”地惊起檐下麻雀,惹得隔壁桌小孩咯咯直笑,烟火气与寒意交织,成了旅途里最温暖的注脚。
看过张掖的苍茫雪色,魏南枝乘绿皮火车一路向南。她走过兰州的黄河铁桥,逛过西安的古城墙,在武汉的热干面香里度过春节,最终在初春抵达长沙。
湘江上泛着湿润的潮气,裹着整座城的温柔。她住在太平街的民宿顶楼,每天被晨光晒醒。
巷口的茶颜悦色永远排着长队,她捧着幽兰拿铁,在氤氲茶香里穿过岳麓书院的雕花门廊。
黄昏时,她常去橘子洲头。三月的湘江水冷得刺骨,她却固执地脱了鞋袜踩在鹅卵石上。对岸霓虹亮起,身后熟悉的青年雕像的影子越拉越长,仿佛时空交错间的温柔触碰。
遇见黎光是在文和友。她正对着一盆小龙虾发呆,他就这样误入了她的镜头。
黎光拍得不错。
他指着她相机里虚焦的霓虹灯牌,声音熟悉又意外。
魏南枝(惊讶抬头)黎光?
半年未见,黎光的头发比在北京时略短了一些,应是来着之前刚打理了头发,那双眼睛望向她时依旧温柔。
魏南枝你怎么找到我的?
她今天可没给他或者程教授共享位置。
黎光专注地看着她。半年不见,她的头发已长至腰际,穿着宽松的亮粉色毛衣坐在竹楼里,周身透着旅途中沉淀的松弛感。
他自然地在她对面坐下,语气平静得像多年老友:
黎光刚见面就问这个?
其实从下飞机起,他就一直在长沙街头漫无目的地走。路过每一家店铺都在想,她会不会来过这里,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直到踏入这条街,强烈的预感告诉他——她在这里。
魏南枝顺手递给他一双碗筷,问道:
魏南枝你还没回答我,是来工作的?
黎光翻出桌上的一次性手套,动作熟练地帮她剥虾。
黎光你怎么知道我不是专门来找你的?
他特意找了需要来长沙的工作,黎明大厦在这边的施工已经提前预案。选择这个时间点的原因,只有他自己清楚。
魏南枝点点头,权当他是玩笑:
魏南枝你在这里待几天?
黎光可以待到和你一起离开。
黎光语气随意,却让她震惊地睁大了眼睛。
魏南枝你真的是专门来找我的?
看着她全然不信的模样,黎光忍不住轻笑,目光灼灼地注视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
黎光我想你了,南枝。
没人知道这几个月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一边担心着,一边焦躁着。担心她在外面是否安全,又怕出去找她被觉得冒犯。焦躁的是,万一南枝加快了进程去香港了呢?
文和友的喧闹忽然远去,只剩霓虹灯在两人脸上投下流动的光影。远处传来《浏阳河》的琵琶弹唱,魏南枝垂下眼,心头泛起温热——
原来真的有人,会穿越三千公里风雪来找她。
她耳尖红得快要滴血,嘴上却嘟囔:
魏南枝你好肉麻啊黎光。
吃完小龙虾,魏南枝拉着黎光离开,路上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几个男生的搭讪,熟练得显然早已习以为常。
黎光(醋意)经常遇到?
魏南枝(耸耸肩)对啊,旅行开始就总有人要联系方式。
魏南枝有大学生、摄影师,上周还有个法国游客用蹩脚中文夸我漂亮。
她没说的是,随着《offer》热播,她的粉丝暴涨,没有公开账号的她,甚至被网友追到其他实习生的微博下求消息,各种CP粉更是层出不穷。
两人慢慢走在橘子洲头,江风拂过发梢。
魏南枝(喃喃)我原本计划去云南、桂林,然后…去香港,最后到上海。
黎光眼神微动,试探着温声建议:
黎光先回北京吧,程教授和苏总监他们都说很想你。
我也是。
最终,魏南枝同意了。
剩下几天,魏南枝和黎光去了张家界。
和黎光旅行的好处开始显现出来。他会准备好一切,从日用品到常备药,连每天穿什么都安排妥当。钞能力让他们免排队直通观景台,代价却是必须听他的唠叨——
必须喝热水、禁止赤脚玩水、晚上十一点前必须睡觉……
魏南枝在张家界观景台小声吐槽:
魏南枝不愧是‘黎爸爸’。
两人站在栏杆最前沿,背后是拔地而起的“乾坤柱”,云雾缠绕山腰,仿佛浮在半空的神迹。
魏南枝举起手机,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
魏南枝一起?
黎光怔了半秒,随即站到她身侧,肩膀与她保持着一拳的距离。像是谨慎守着某种界限,却又在镜头对准的瞬间,不自觉地朝她偏了偏头。
照片定格时,她笑得眼睛弯成月牙,右手比着幼稚的剪刀手,发丝被山风撩起一缕,斜扫过他的肩头。
而他站得笔直,嘴角只扬起极浅的弧度,眼角眉梢的紧绷却被暮光柔化,泄露出罕见的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