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的台北,雨丝像扯不断的银线,斜斜地织着潮湿的网。胡夏攥着从南宁带来的黑色录音笔,站在《超级星光大道》海选场地外的骑楼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身——那里面录着他高三时在校园礼堂唱的《那些年》 demo,是还没被电影选中的青涩版本。
“借过一下,麻烦让让。”
清脆的女声带着急促的歉意撞进耳膜,胡夏侧身时,看见个抱着吉他盒的姑娘差点踩进水洼,浅灰色的帆布鞋边缘还是沾了泥点。她抬头冲他笑了笑,眼角弯成月牙,发梢沾着的雨珠晃得人眼花:“谢谢你呀,这雨下得太突然了。”
“没事。”胡夏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些,目光落在她吉他盒上贴着的贴纸——广西艺术学院的校徽格外显眼,“你也是内地来的?”
“嗯!我叫向榆,从南宁来的。”姑娘眼睛亮了,像是在异乡撞见同乡的惊喜,“你呢?”
“胡夏。”他报上名字,看见她突然“呀”了一声,从帆布包里翻出个皱巴巴的节目单,指着海选名单上的名字:“原来你就是那个被詹仁雄制作人钦点来台北的?我在后台听工作人员说了,说你唱《火柴天堂》特别打动人。”
胡夏耳根微微发烫。来台北之前,他刚办理休学,揣着父母给的两千块钱,瞒着老师偷偷参加了海选。出发时父亲只说“唱自己的就行”,可站在这陌生的城市里,那句叮嘱反倒让他多了几分忐忑。
向榆似乎看出了他的紧张,从包里摸出颗薄荷糖递过去:“我昨天彩排的时候看到评委席有张宇老师,他点评很犀利但人超好的。对了,你准备唱什么歌?”
“《可惜不是你》。”他接过糖,薄荷的清凉在舌尖散开,“你呢?”
“原创,叫《雨季》。”向榆拍了拍吉他盒,语气里带着点小骄傲,“写的是南宁的梅雨季节,不知道台湾的评委会不会喜欢。”
广播里开始叫号,向榆的号码在前头。她背上吉他盒冲他挥挥手:“加油!等下听你唱歌!”看着她轻快跑远的背影,胡夏捏紧了录音笔,忽然觉得这台北的雨好像也没那么凉了。
向榆的演唱隔着候场室的门传过来,吉他声伴着干净的嗓音,唱着“青石板路润成墨,旧屋檐下燕掠过”,胡夏忽然想起南宁老家的老房子,雨季时屋檐滴水的声音和这歌声渐渐重合。他拿出录音笔,按下了录音键。
轮到他上场时,雨还没停。聚光灯亮起的瞬间,胡夏看见了评委席上陶晶莹赞许的目光,也在侧台的阴影里瞥见了向榆举着加油手势的身影。前奏响起,他闭上眼睛,把所有的思乡与憧憬都融进歌声里,尾音落下时,全场的掌声让他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
走下台时,向榆正等在出口,手里拿着杯热奶茶:“我说吧!你唱得超棒的!陶晶莹老师都笑了!”
奶茶的温度透过纸杯传到掌心,胡夏看着她被雨水打湿的刘海,忽然想起刚才她歌词里的句子。他拿出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雨季》的旋律轻轻流淌:“这个……我录下来了,很好听。”
向榆的脸颊瞬间红了,伸手想去抢:“哎呀太丢人了,我唱错了好几个音……”
争执间,录音笔不小心滑落在地,滚到了路过的工作人员脚边。那人捡起来看了眼,忽然眼睛一亮:“这歌不错啊!小姑娘是原创歌手?我们后面有原创赛道复活赛,要不要试试?”
雨停的时候,两人并肩走在台北的街头。向榆拿着刚领到的复活赛报名表,兴奋地踢着路边的水洼:“胡夏,要是我们都能进下一轮,以后就能一起练歌啦!”
胡夏看着她眼里的光,用力点头。晚风带着湿润的气息,他把那支录着《雨季》的录音笔放进外套内袋,和装着家人照片的钱包贴在一起。台北的夜色里,两个来自南宁的年轻人,脚步踩着相同的节奏,朝着未知却明亮的音乐之路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