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时的乡下,中年人们都会选择外出务工这一条道路,把孩子放在父母身边由他们照看,但是年老一些的人们往往会有做不完的农活,小一点的孩子被带着,大一些的就会被独自放在家中。
那时四岁多的李洪燕就会被单独放在家中,爷爷奶奶会叮嘱她不要乱碰东西,也不要出门,就安静地坐在炕上,等他们回来。
李洪燕很听话,农忙之时,她坐在炕上可以一动不动地呆一整天,用四岁孩子无穷的想象力为自己编织一个个美好又虚幻的梦境。
幻想中,她会看到只见过一面的妈妈。
妈妈在生下她后就离开了这个小村庄,因为这个村子有个习俗,如果头胎为女,其母需离开,此生不得踏入村庄。
李洪燕用那一点很模糊的记忆在梦境中一点点勾勒出母亲的形象,然后,在那年的清明,伴着屋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她第一次在现实世界中看到了那个形象。
她也闻到了一股很奇特的香味。
妈妈说,她要走了。
三年后,上了小学的李洪燕才得知村子的习俗还有后半条,女孩如果活过四岁,在那年清明,其母需自愿走上草垛,在雨中被活活烧死。
是的,在那个村子里,每一年的清明都会下雨,从无例外。
岑亦瞑静静听着,他并不知道已经共事多年的战友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过去,而且他也敏锐地觉察到,那个村子与仲裁所记录中的一个禁地有一丝联系。
“那时候的我还太小,七岁的年纪什么都做不了,我想给母亲报仇,但”她顿了一下,“当我知道的时候,事情已经走上了一条未知方向的道路。”
李洪燕带着惊恐讲述了后来发生的事情。
“秦山之上,神灵潜藏,奉嫁新娘,佑我秦乡!”
“奉嫁新娘,佑我秦乡!”
一声声高喊此起彼伏地响彻整个村庄,八个青壮男子肩抬一顶大红喜轿。
送亲的队伍很长很长,其隆重程度超过了任何一家女子的嫁礼。
这个村庄建立在一座山的山脚下,依秦山之名定名为秦乡。秦山山顶有一座山神庙,里面供奉着一位真正的山神,在世代流传下来的古老传说中,山神不止一次地庇护了这座小小的村庄。而山神需要的,只是几个被当做祭品的女人而已。
送亲之人上了山,把轿子和嫁妆放在山神庙前的空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地下了山。
山顶忽然起了阴风,吹开了盖在轿子上的红布。
与之前的情形一样的是,轿子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一样的是,这是一个只有七岁的小女孩。
风吹得越发大了,将轿子吹进了庙内。女孩穿着为她定制的大红嫁衣慢慢走到祭台前,面对山神雕像极尽虔诚地拜了三拜。
风,拂过了她的脸颊,熄灭了蜡烛,一个男子的轮廓突兀出现,周边同时出现了十多位身着各式服装的妇女。
“从古至今,你是第十七个以活人之身成为我新娘的,虽然不如前十六个那么完美,但总算也是个活物。”男子的声音很好听,将女孩心中的恐惧抹除了大半。
女孩缓缓开口,“你,你是,山神?”她的声音很小。
“是,我就是这秦山的山神。”
“那,她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