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初雪来得比往年早,十一月末的清晨,许淮安推开出租屋的窗户,就看见漫天飞雪簌簌落下,楼下的树枝裹着白霜,连胡同里的青石板路都覆上了一层薄雪,像撒了把碎糖。
“景辞!下雪了!”他兴奋地转身,陆景辞正站在厨房门口,手里端着刚煮好的热牛奶,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眉眼,“快来看,比去年在青澄中学的雪还大!”
陆景辞走过来,从身后轻轻环住他的腰,下巴抵在他的肩窝:“别开窗太久,小心着凉。”温热的呼吸落在颈间,许淮安忍不住缩了缩脖子,转身接过热牛奶,指尖碰到杯壁的温度,暖得刚好。
早餐吃的是陆景辞包的白菜猪肉馅饺子,煮得热气腾腾。许淮安咬开一个,汤汁溅在嘴角,陆景辞伸手帮他擦掉,眼底满是笑意:“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谁让你包的太好吃了。”许淮安含糊不清地说,又夹了一个放进嘴里,“对了,下午没课,我们去什刹海滑冰吧?我昨天刷到视频,说那边的冰场开了。”
“好。”陆景辞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两副手套,“把这个带上,滑冰的时候别冻着手。”
下午的什刹海热闹非凡,冰面上满是嬉戏的人群。许淮安租了两双冰鞋,拉着陆景辞小心翼翼地走上冰面。他以前在老家的河面上滑过冰,还算熟练,而陆景辞却是第一次,刚站上去就踉跄了一下,赶紧抓住许淮安的手:“小心点。”
“别怕,我扶着你。”许淮安放慢脚步,牵着他慢慢滑行。陆景辞学得很快,没过多久就能自己滑了,两人在冰面上并肩穿梭,冷风拂过脸颊,却一点都不觉得冷,只觉得心里热烘烘的。
滑累了,两人坐在岸边的长椅上休息。许淮安从包里掏出热奶茶,递给陆景辞一杯:“你看那边,有人在拍婚纱照呢。”不远处的雪地里,一对新人穿着婚纱礼服,笑容甜蜜,雪花落在他们的头发上,像撒了层碎钻。
陆景辞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沉默了几秒,忽然开口:“许淮安,等我们毕业,也来这里拍张照片吧。”
许淮安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眼底亮得像落了星光:“好啊,到时候我们穿同款的大衣,在雪地里拍,还要把我们的戒指拍进去。”
陆景辞点头,握紧他的手。指尖的戒指冰凉,却仿佛能传递温暖,两人相视而笑,雪花落在他们的发梢,无声地见证着这个约定。
晚上回到出租屋,许淮安把下午拍的照片导进电脑里。有他们在冰面上牵手滑行的背影,有陆景辞被雪花沾湿睫毛的特写,还有那张背景里有新人的雪景照。他把照片整理好,存进一个名为“我们的北京”的文件夹里,里面已经存了几百张照片,从春天的玉兰花,到夏天的颐和园,再到秋天的香山红叶,每一张都记录着他们在北京的点点滴滴。
陆景辞在厨房煮姜汤,浓郁的姜香飘满整个屋子。他把姜汤端到客厅,递给许淮安一碗:“喝点暖暖身子,别感冒了。”
许淮安接过碗,喝了一口,辛辣的滋味顺着喉咙滑下去,浑身都暖和起来。他看着陆景辞坐在对面,正低头翻看手机里的课程表,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有喜欢的人在身边,有温暖的小窝,有共同的目标,平凡却满是幸福。
“景辞,”许淮安轻声说,“明年我们去哈尔滨看冰雕吧?听说那边的冰雕特别好看,还有松花江的冰灯。”
“好。”陆景辞抬头,眼里满是温柔,“等放寒假,我们就去。”
窗外的雪还在下,出租屋里的灯光温暖而明亮。两人坐在沙发上,喝着热姜汤,聊着未来的计划,偶尔相视一笑,不用说话也能懂彼此的心意。
夜深了,许淮安躺在床上,看着身旁熟睡的陆景辞,忍不住伸手轻轻碰了碰他的脸颊。从青澄中学的初遇到北京的相守,从青涩的少年到并肩的青年,他们一起经历了流言蜚语,一起克服了困难阻碍,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这份感情,早已在岁月的打磨中,变得坚不可摧。
他想起高三那年的跨年夜,江边的烟花绚烂了整个夜空;想起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两人激动的拥抱;想起第一次在北京看升旗时,内心的震撼与骄傲。这些画面像电影片段一样在脑海里闪过,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许淮安轻轻握住陆景辞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度。他在心里默默许愿:希望以后的每一个冬天,都能和陆景辞一起看雪;希望以后的每一个新年,都能和陆景辞一起度过;希望以后的岁岁年年,他们都能像现在这样,相守相伴,不离不弃。
窗外的雪渐渐停了,月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亮了两人相握的手。在这座繁华的城市里,两个少年的故事还在继续,他们的未来,像初雪后的天空,澄澈而明亮,充满了无限的希望。
作者20章了
作者真不容易
作者大家能不能给我花花还有评论啊
作者我爱你们